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分析范文

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分析

一、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的优势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更好地适应围绕高职院校对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的变化来开展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2)更加有益于高职院校走校企结合之路,并给予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以及相应的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3)更加有益于充分发挥高职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高职学生能够在修满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的发展方向自由选修某门或者某几门课程。4)更加有益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高职学生提前完成学业,节约求学成本;也鼓励优秀学生刻苦学习,提前顺利完成学业以更早地走上工作岗位。5)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由于是按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综合考查学生学习成绩,显然比以往按照学生平均成绩来考评的方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二、制约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瓶颈

(一)学校和教师没有从本质上深刻了解学分制多年以来,我国的各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上一直在沿用学年制,传统的学年制观念已经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这种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往往这样认为,推行学分制就是“换汤不换药”,仅在传统的学年制的基础之上补充或增加了若干门选修课程。其实,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并没有从本质上深刻了解学分制,更没有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去理解与适应学分制。也有的教师迫切希望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把学分制看作“灵丹妙药”,好像高职教育一旦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就能立即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进而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思想观念也不科学,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显然不能简单地看作“灵丹妙药”,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应该值得肯定。

(二)师资力量建设比较薄弱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满足全体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满足全体学生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多元化需求,则应该开设种类丰富的课程,以提供更多课程供学生选择。与过去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开设的课程增加了不少,因此对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从数量或者素质上都难以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尤其是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名教师就要承担多门的必修课程的教学,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则囿于时间和精力,有些教师就无法开设选修课了。所以,高职学生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应选择选修课程的授课老师的愿望则难以实现。师资力量单薄,高职院校则无法开设比较多的选修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比较盲目,缺乏主观能动性有些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并不很了解,对自己的学习和就业也没有认真考虑和规划,不明白自己在学校里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还需要学习什么课程,在选修课的选择上比较盲目,往往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随意选择课程,也不合理安排课余学习时间。

(四)教学硬件的配套不够完善学分制推行以后,选修课的设置与开设已不同于原来教学班级的设置,一般大班上课的情况比较多,则在一定程度上需更多的大型教室;需要安装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需要建设更多的实验实训室,联系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等。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的配套不是很完善,与学分制的硬件教学要求尚有差距,导致很多课程无法按课程需要进行安排授课,实训项目无法开展,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五)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方法相对落后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从从单纯的按班级管理转换成了班级管理和课程管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管理就变的更加复杂。但许多学校与学分制教学紧密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没有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教学管理效率相对低下,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完善。

三、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分制实行提供师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在学分制推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分制的推行势必要开设许多的选修课,而所有的选修课需要由教师来开设。假如因教师选修课开设的门数不足,则会出现有许多学生选不上课;假如只是追求选修课的开设门数而忽视了课程的内涵建设,则会使选修课内容不够丰富,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也无法教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因此为顺利推行学分制应大力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努力改善实践条件为学分制实行提供实践保障学分制推行以后,随着开设的选修课越来越多,授课班级则越来越多,因此教学与实践的场所的需求量必定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该将建设做到前面,着重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实训室等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加大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分制建设的需要。

(三)不断改革课程形式为学分制实行提供教学资源保障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行学分制,依据学分制的教学需要,在当面讲授和实习实训的基础上,我们可考虑改革课程形式,增加以下教学形式:1)课程的远程教学。弹性学制可以允许优秀的学生就业与学习交替进行,然而有些学生就业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再返回至学校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机会不大,所以建议运用网上远程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2)实用新型技术项目开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可鼓励学生参与实用新型技术项目的开发,由学校组建专门的评议机构对学生开发的项目给予评价和鉴定,然后按照技术项目的开发质量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

(四)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为学分制实行提供管理保障计算机技术运用至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可以开发出很多的关于课程建设、学生选修、各种形式的考试管理、教学效果测评等一系列的软件,能够很好地解决学分制工作数据量大、工作过程多等问题,并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四、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对策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高职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改革浪潮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强研发能力,主动接受与适应学分制。学分制的推行更加注重高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师能够开设更多的实践技能课程,进一步优化与丰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提升实践技能课的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新型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学分制的顺利施行需要大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新型课程的建设,同时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程的评估与管理,不断的对课程进行改进,完善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起一批精品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真实作品、任务、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特色,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三)加快建设信息化校园,不断完善网络资源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教学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建设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将精品课程与优质核心的课程建成网络资源教学课件,从而进一步充实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运用网络进行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建立并完善主辅修制由于选修课开设的门数多、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对于学生来说,每次都要从许多的选修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的课程时间比较辛苦的事情,同时,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各门课之间的关联性,选课时难免出现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开设辅修专业,将相关的课程纳入专业构成中,这样学生只需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行了,同时,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课程的连贯性,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裨益莫大。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创新应用性人才,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学校可以依据企业的意见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共同开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从而实现学校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

作者:汤巍单位:黎明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