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职院校担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作为培养人才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存在政策制度支持不足、培养理念有欠科学、培养过程不合理等方面的不足,还有就是时代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所有这些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外,还需要职业院校找准定位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更需要社会、企业、行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
法国著名学者涂尔干在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提出:“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颠覆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传统观念,况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然而,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目前却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学科专业设置不健全、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要素上。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所需要的,更是时展所需要的。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共计12种左右,具体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式模式等。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高职院校(大专)1359所,教职工人数65.2万人,专科在校人数1082.8万人,毕业人数329.8万人。随着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参与者由单一高职院校开始转向政府、行业、高职院校、企业,不过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参与者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参与者相对还是比较单一的。
1.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各不相同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培养理念的指导,在高职院校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有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培养的“订单式”;有以培养具备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和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工学结合”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模式;有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2+1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有以培养社会急缺人才为目的“结合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模式;有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等。由此可见,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中,要么关注市场需求,要么关注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以既适应时代需要又具备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
1.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不足
“2+1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存在企业与学校利益协调困难的问题;“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淡化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且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容易浮躁;即使“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虽然根据社会需求,融入行业、企业元素进行专业设置,依然存在容易受培养主体某一方的影响,难以推广这样的不足。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多元化,但也存在制度支持不足、培养理念有欠科学、培养过程不合理等方面的不足,这些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2.1培养制度还待健全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区域到高校,从教学到就业等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和规则。尽管国家、政府出台了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文件规定,并明确要求企业、行业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来,但是缺乏对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的企业具体的激励措施,所以,尽管高职院校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参与主体虽然是以院校和企业为主,但由于企业觉得选择与学校合作所带来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又没有政府资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合作的深度了。
2.2培养目标有欠科学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么没能正确理解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关注高职人才理论教学而忽视其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就业缺乏针对性;要么把“升本”作为自身的发展出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而违背了职业教育的要求,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背道而驰;要么强调就业率,试图以毕业生就业率来显示自身的办学能力,分不清就业与就业能力,使未来的技能性人才在行业企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不仅理论素养不足,未来就业面比较窄,而且忽视其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转岗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从而影响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3培养过程尚需优化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首先,作为联系社会和学校纽带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虽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管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专业设置,还是“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课程专业设置,都立足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和专业设置与时展还是有差距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专业设置应该既要包括作为技能型人才就业“敲门砖”的硬技能方面,又要包括跟上时代步伐的学习能力等软技能方面。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目前高职院校的老师比“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时的老师,教学手段是多了一些,比如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普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投入在教学设备上的资金是有限的,甚至没有录制微课的设备等,而这些又限制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3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在更高层次的制度和理念中寻找突破口: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需要职业院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找准定位,在培养学生理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更需要社会、企业、行业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1政府加大相应政策和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府首先要通过出台相关激发企业、行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积极性的措施,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比如给以税收的减免等,企业、行业在利益保证的基础上,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就可能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提供条件。其次,政府应制定关于校企合作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相应企业对校企合作进行适宜的信息披露,高职院校校内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这样有助于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谐互动局面。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把资源集中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
3.2高职院校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落实高职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更是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指南。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统筹考略,不能人云亦云,从本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制定出既适应时代需要又具备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其次,制定培养目标时,不仅要将培养目标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还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修订培养目标,不能一成不变。最后,分清就业导向和就业教育,面对科技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关注对未来技能型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塑造。
3.3高职院校优化教学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过程。首先,高职院校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及时增设新专业,满足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将前沿信息、各种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各种职业技能纳入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专业紧跟时代,课程体系完善。其次,信息化时代到来,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在资金允许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师把微课、慕课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根据课程性质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翻转课堂”常态化,使课堂教学方式尽可能地灵活多样化,尽可能创设利于学生时时处处学习的环境。最后,高职院校评价模式可以采用“互联网+评价”模式,学生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学生在线互动交流,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坚实基础。总之,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大好机会,结合学生具体学情,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再配以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为高职院校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目标服务。
3.4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和企业岗位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众所周知的德国现代学徒制模式即“双元制”。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在中国存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合作难的问题,教育部在2015年8月选出165家单位作为第一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两年后又确定203家单位作为试点。高职院校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坚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赢原则,建立校企联合育人的长效机制,解决校企合作难的问题,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梦卿,任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动力导向与推进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7(2).
[2]杜召强.职教“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教育”[N].现代物流报,2015-12-01.
[3]朱鹏.基于就业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王志换.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中的探索与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8,6(2).
[5]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
作者:赵艳丽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