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美国戏剧嬗变与艺术创新范文

美国戏剧嬗变与艺术创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美国戏剧嬗变与艺术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国戏剧嬗变与艺术创新

《戏剧艺术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继承与创新:世纪之交成名作家再放异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世纪之交三十余年中,由于新老作家的共同努力,使得美国戏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世纪早、中期成名的作家此时再创佳绩,女性作家表现出色,族裔戏剧精神纷呈,各种实验戏剧、先锋戏剧也纷纷登场。这其中有一支队伍不可忽视,那就是在20世纪早中期成名的作家,他们后期仍然不懈努力,为美国戏剧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长串名单中,阿瑟•密勒、爱德华•阿尔比、山姆•谢泼德、戴维•雷勃等虽然在80年代前已经成绩卓著,但在两个世纪之交的三十余年中,他们的作品在主题与艺术风格上既秉承传统,又大胆创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阿瑟•密勒(ArthurMiller,1915–2005)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虽然其主要知名作品集中于60年代前,但是在世纪之交,晚年的密勒仍笔耕不辍,为美国当代戏剧舞台贡献了一部又一部新作。进入80年代,晚年的密勒孜孜不倦,虽然与他前期的创作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作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好的戏剧作品还是层出不穷,他的创作重心从关注重大社会问题转向了对社会与个人的关注。《美国时钟》(TheAmericanClock,1980)写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1982年上演的两部剧作《献给一位女士的挽歌》(ElegyforaLady,1982)和《某种爱情故事》(SomeKindofLoveStory,1982)是两部独幕剧,这两部剧也是密勒在戏剧上新的实验,与密勒之前创作的现实主义剧作有很大的不同。1986年上演的《危险:回忆!》(Danger:Memory!,1986)由两部短剧组成,分别是《我什么都不记得》(ICan''''tRememberAnything,1986)和《克拉拉》(Clara,1986)。密勒80年代的戏剧作品与其之前的知名作品相比反响平平,没有受到美国批评家们太大的关注,但是晚年的密勒在英国的名声远远超过了他在美国的名声,他的很多戏剧在英国的反响都比在美国大。值得一提的是密勒在1983年来到了中国,并将《推销员之死》搬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取得了很大成功。1984年,他还出版了《〈推销员之死〉在北京》一书,介绍了该剧在中国上演的真实情况。到了90年代,他的《驶下摩根山》(TheRideDownMountMorgan,1991)、《最后一个美国佬》(TheLastYan-kee,1992)和《破镜》(BrokenGlass,1994)等都很受欢迎,其中《驶下摩根山》和《破镜》分别获得2000年和1994年托尼奖提名。2004年,89岁的密勒推出了以他的34岁女友艾格尼丝•巴丽(AgnesBarley)为原型创作的《完成画作》(FinishthePicture,2004),这也是他的封箱之作。纵观密勒这一时期的戏剧,美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仍然是他关注的焦点。从讨论家庭、个人问题展开,进而影射一些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如《驶下摩根山》表面上讨论了忠诚与道德等问题,实际上又是一种隐喻,剧中的莱曼影射了一些国家或者群体的帝国主义风气:他侵占、控制他人,就像美国在国际问题上到处插手,尤其是当时对南斯拉夫的干涉。该剧还表现了对美国社会道德腐败的一种讽刺。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Albee,1928–)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剧坛崭露头角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借鉴欧洲实验戏剧的新形式,他与他的同代人以大胆、反叛的戏剧艺术实践将先锋、革新的戏剧思潮引入当时陷于刻板、平庸的美国剧坛,其活力和朝气令美国观众耳目一新。在这世纪之交的三十余年中,尤其是90年代之后,阿尔比创作仍然热情高涨,长期的艺术积累也使他后期的戏剧创作更加成熟。进入80年代,阿尔比推出了三部新剧《三条手臂的男人》(TheManWhoHadThreeArms,1981)、《寻找太阳》(FindingtheSun,1982)以及《婚姻游戏》(MarriagePlay,1986)。总体来看,阿尔比80年代在创作上表现平平,推出的这三部剧作并未引起轰动。90年代以后,阿尔比迎来了事业的另一个高峰期,1991年上演的《三个高个子女人》(ThreeTallWomen,1991)一举获得了普利策奖以及其他各大戏剧奖项,从此打开了阿尔比创作的一个新阶段。此后,阿尔比连续创作出了《洛尔卡戏剧》(TheLorcaPlay,1992)、《碎片》(Fragments,1993)、《关于小宝宝的剧》(ThePlayabouttheBaby,1996)。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小宝宝的剧》获得了2001年普利策奖提名。进入21世纪阿尔比更是新作不断,2002年《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TheGoatorWho’sSylvia,2002)获最佳托尼奖,剧评人奖杰出新戏奖,并于2003年获普利策戏剧奖提名。随后他还创作了《占有人》(Occupant,2001)、《笃!笃!谁在那儿?!》(Knock!Knock!Who’sThere?!,2003)以及《宾我、自我和主我》(Me,MyselfandI,2007),这些剧都引起了积极反响,再一次证明了阿尔比的创作实力。阿尔比在2004年推出了《动物园的故事》的前篇《家庭生活》(Homelife,2004),和《动物园的故事》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两幕剧,并于2009年更名为《在家在动物园》(AtHomeAttheZoo,2009)。纵观阿尔比世纪之交的作品,他更关注人生的历程、死亡、幸福等主题,像《三个高个子女人》探讨了人生各个阶段对死亡的看法,反映了人到老年之孤独,也揭示了尽管人生最终会走向死亡,但漫长人生路上的经历并非毫无意义。另外,家庭主题仍然是阿尔比关注的焦点,像《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等探讨了紧张的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以及朋友之间的忠诚等,通过对危机家庭的讨论,阿尔比也挑战了观众在面对如不忠、同性恋、乱伦以及人兽恋等社会禁忌时的道德底线。在阿尔比的创作生涯中,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许多批评家更看重他作品中的荒诞主义元素,但阿尔比本人却对这种观点不是很赞同。毋庸置疑,虽然阿尔比也确实深受荒诞派剧作家们的影响,但是他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利用荒诞元素的同时也反映和探讨了社会与人生问题,带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作品常常将现实问题隐藏于戏剧中并让观众审视和思考,在荒诞和人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与阿尔比相比,山姆•谢泼德(SamShepard1943-)是后起之秀,他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70年代谢泼德创作了一系列剧作,其中《被埋葬的孩子》(TheBuriedChild,1978)一举捧得最佳托尼戏剧奖和普利策奖。进入80年代,在世纪末的二十年中,谢泼德新作不断,《真正的西部》(TrueWest,1980)在2000年获得了托尼奖最佳戏剧奖提名;《情痴》(FoolForLove,1983)在1984年获得奥比奖最佳新戏奖和奥比奖最佳导演奖;《撒谎》(ALieoftheMind,1985)1986年连续获得纽约戏剧委员会杰出戏剧奖、纽约剧评人最佳剧作奖、外百老汇杰出戏剧圈外剧评人奖。除此之外,还创作了《震惊》(StatesofShock,1991)、《和谐》(Simpatico,1993)和《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珠》(EyesforConsuela,1998)等作品。进入新世纪,谢泼德仍勤奋工作,推出了《亨利•莫斯的晚年》(TheLateHenryMoss,2000)、《地狱之神》(TheGodofHell,2004)、《徒劳》(KickingaDeadHorse,2007)、《月之轮》(AgesoftheMoon,2009)等,为谢泼德戏剧名单上增加了诸多新剧目。纵观谢泼德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在他的作品中一直未变的是他对真实和对自我的探索和追求。不论他的笔下的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何人身上,他始终都在说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美国神话。他始终都在描写着一种困境,神话与现实所造成的强烈反差下人们所面对的困境。他关注着美国梦,美国神话下的西部真实,关注着生活在这些神话中成长的美国人的现状,关注着处于这些神话与真实的夹缝之中美国人的困惑、迷失和挫败,以及对自我的追寻。牛仔、艺术家、农民、退伍军人已经成为他作品的标签。酗酒的父亲,疏离扭曲的人际关系,受挫的灵魂总是萦绕在他的作品之中。谢泼德笔下的众生总是挣扎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他们本身也如同是一件件容器,盛满了谢泼德自身在追寻自我路程中的矛盾与反思。谢泼德的每一部作品既是独立的存在,又是他对于自我探索自我定位的一步步阶段性的又互相关联的载体。谢泼德曾在采访中提到“作为人类,最让自己感到奇异和恐惧的是对身份的需求。这总是让我很困惑,可以说现在这对我仍是未解之谜”。[5](P.6-7)谢泼德对政治十分敏感,《震惊》针对当时的美国局势,海湾战争等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9•11”之后,谢泼德似乎已经无法按捺自己的愤怒,在《地狱之神》上演之时,又适逢美国大选,因此该剧以更加浓烈的笔墨毫不留情地嘲讽了美国当局。2007年上演的《徒劳》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该剧结尾时直接列出了美国历史上的一些罪状,难以掩饰其对美国的失望和担忧。毋庸置疑,“9•11”之后遭受创伤的美国社会和美国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谢泼德作品本身的政治倾向也因此越发明显,这同谢泼德对当今美国所抱有巨大的危机感和不信任感有着很大的关系。

密勒、阿尔比和谢泼德是20世纪早中期就成就非凡的剧作家,但是在世纪之交,这些重量级的大师继承和发扬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从社会与时代中发现主题,在艺术手法上革新求变,积极投身创作,依然为美国戏剧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二、贪婪、自私与疯狂:世纪末的迷茫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作家们所热衷的主题,20世纪40年代阿瑟•密勒的一部《推销员之死》将人们追求美国梦带来的悲剧演绎得淋漓尽致。时过境迁,美国梦似乎成为过时话题,但是美国梦的毒汁仍然侵蚀着一代代人。80年代后期,一大批戏剧家围绕美国梦深刻的负面影响,创作了很多精彩佳作,他们的戏剧反映年轻一代为追求美国梦所表现出来的贪婪、自私与疯狂,以及梦想的破灭而带来的迷茫。大卫•马梅特、大卫•雷勃、兰福特•威尔森和查尔斯•富勒等围绕这些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反应时代特色、批判时代诟病的作品。大卫•马梅特(DavidMamet,1947–)的《拜金一族》(GlengarryGlenRoss,1984)反映的是商业竞争大潮中四个销售员的生活百态,它通过销售员们不惜采取欺骗、撒谎、盗窃等手段来实现各自美国梦的事实,揭示现代美国人的自私、贪婪与疯狂。该剧获1984年“普利策戏剧奖”,1992年被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故事讲述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板米契和莫里为了销售在弗罗里达州的“格伦加里•格伦•罗斯(GlengarryGlenRoss)家园”房产,采取销售竞赛的方法。销售业绩最佳者会获得一辆凯迪拉克轿车,第二名获厨房用刀具一套,而最后两名将会被解雇。为了获得丰厚奖励,也同时为了保住各自的饭碗,四个销售员之间明争暗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第一幕开始,年纪稍大而且销售记录走下坡路的雪莱•列文为了获得更好的客户资料,对主管约翰•威廉姆森阿谀奉承。他先是吹嘘自己过去辉煌的销售业绩,但威廉姆森不为所动,列文则又是乞求又是拍马,想说服威廉姆森将最好的份额给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向他行贿,但是威廉姆森认为他违反公司规定,拒绝了列文的贿赂。这部戏剧演绎着达尔文的丛林法则,“剧中每个人都在达尔文的丛林中行事,对于他们来说,销售毫无乐趣,只是为了生存”。[6](P.124)如果说列文是美国梦失败者的代表,那么推销员罗玛则貌似成功者的典型。他的销售技巧非常熟练老道,这完全得益于他巧妙但又充满欺骗的语言技巧。罗玛成功地诱骗了林克先生签订购买房子合同。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他不仅仅欺骗客户,对同事也是心存芥蒂。他诡计多端,让列文扮演客户和他演戏来保住自己的订单;当列文犯罪后,他又贪婪地占据了列文的销售份额。与罗玛高明的欺骗、列文的绝望相比,莫斯有的只是愤怒。他猛烈斥责公司政策不公和非人性化。在清楚地知道没有人会帮他后,莫斯策划盗窃公司的客户资料,并且拉拢阿伦诺与其同谋。马梅特通过莫斯表达了对商业社会自私、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的无情批判。在绝望、愤怒、勾心斗角的一群同事中,阿伦诺似乎选择接受这个事实。在和莫斯的对话中,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沮丧和无奈。但是阿伦诺并没有让他像其他人那样采取极端的手段去完成销售任务。主管威廉姆森对下属漠不关心,因此下属都讨厌他,但事实上,威廉姆森和其他销售员们一样,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工作。尽管他满嘴“公司的规定”,但是面对列文的贿赂他也动了心。他在销售员和上级之间游刃有余,足见他的城府之深。通过销售员之间复杂关系的描写,马梅特揭示现代版的美国梦的实现是靠尔虞我诈、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20世纪末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舒适、安逸和平和,但是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却因为失去了挑战和追求而显得迷茫,吸毒、酗酒、性淫乱等疯狂举动成为新时期美国人获得慰藉的重要途径。一些剧作家凭借对社会敏锐的观察力,创作了很多反映这一时期美国新一代生活的佳作,大卫•雷勃就是其中一员。

70年代,大卫•雷勃(DavidRabe,1940–)被认为是越战题材方面“最为出色、有名”[7](P.155)的剧作家。他的越战三部曲———《帕洛夫•赫梅尔的基本训练》(TheBa-sicTrainingofPavloHummel,1971)、《棍棒与骨头》(SticksandBones,1971)和《飘带》(Streamers,1976)———享有美国最重要的“越战戏剧”之称。但雷勃的戏剧创作并不局限于越战题材,尤其80年代以后,他的剧作基本脱离了越战主题,而紧贴时代脉搏,反映一代美国人在美国梦的腐蚀下,整天浑浑噩噩,生活在糜烂世界的情形。《纽约时报》的克莱夫•巴尼斯(CliveBarnes)称雷勃为“我们剧院新的、真实的声音”。[8]在雷勃的作品中,《浮世男女》(Hurlyburly,1984)和《怜悯问题》(AQuestionofMercy,1997)被认为是抨击时代弊病的得力之作。《浮世男女》以生活在好莱坞山上一座小房子里的一群年轻人为背景,讲述了四个与妻子或分居或离婚的男人,对家庭及自己工作的困惑,和对生活的失望。四个男人整天从、酒精、交换女人中寻找慰藉。全剧侧重其中两个人物———艾迪和菲尔。艾迪和米基同住一幢二层小楼,两人的工作都是剧本编辑,他们拼命工作为了在行业中求得生存。相比而言,米基对工作更加上进;艾迪则对生活失去信心。他们两人经常吸食可卡因,并交换女伴。他们的朋友阿蒂和菲尔经常前来拜访。阿蒂似乎已是成功的剧本编辑,菲尔则一心想要成为演员。剧中大部分时间里,菲尔都因吸毒而显得神智恍惚、忧心忡忡,随时都有可能会闹事。他有暴力倾向,可能会打烂屋子、攻击其他人。《浮世男女》通过四个男人以及他们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对生活的迷茫与失望。出现在舞台上的三个女性只不过是男人们的交易商品,她们用身体换取金钱,她们均代表了男人对女性的幻想:十五岁的多娜顺从听话,被男人视作性玩物;较年长的邦妮是脱衣舞女,却认为自己的节目很艺术,她吸毒、性经验丰富,婚姻破裂;世故的达琳是摄影记者,她像战利品一样被米基和艾迪争夺,然而这两个男人却又同时竞争年轻的多娜。菲尔的妻子苏茜和艾迪的前妻爱格妮思虽未直接出现在舞台上,但通过其他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苏茜迫切想做母亲,爱格妮思则是个十足的悍妇。剧中人物均来自美国好莱坞,他们酗酒、吸毒、滥交、空谈哲理,整天沉溺于电视画面和报纸之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早已迷失了方向。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80年代美国社会中被残害的一代。这部剧作的主题,用雷勃自己的话是“年轻人走上人生道路所付出的代价……”[9](P.89)年轻人乐于追求,却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现实的社会令他们失望、担忧。他们因此变得疯狂。像《飘带》一样,《浮世男女》好评如潮。克罗尔(Kroll)认为这部剧作“为美国戏剧做出了有力且永恒贡献”。[9](P.88)科林认为:“《浮世男女》是雷勃对80年代的悲观寓言。从上演年代来看,具有讽刺意味地是有很多可怕的事件均在80年代兑现了。借助他那具有挑战意味的戏剧艺术,雷勃向人们展示了好莱坞的吸毒文化,它象征着被困扰、喧闹、绝望而又缺乏人性的整个美国社会。”[10](P.64)无独有偶,这一时期另有一位剧作家关注普通人生存现状,反映现代人的生活。他就是兰福德•威尔逊(LanfordWilson,1937–)。威尔逊被誉为美国外外百老汇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末美国国内作品最多,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从威尔逊涉足戏剧创作开始,他就将重心放在那些害怕面对世界、自我孤立、自甘堕落的人身上。他呈现出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生机、迷失方向、失去内部平衡的社会。他作品中的社区日渐衰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巨大考验。这种堕落一部分来自外界物质主义腐蚀,一部分来自个体自身,他们为了自己的野心和利益而抛弃良知。1980年《塔利家的蠢事》(Talley’sFolly,1979)为威尔逊赢得普利策奖和纽约电影批评家奖,以及托尼最佳剧作奖提名,但随后的几年威尔逊少有作品问世。在经历了一段创作低谷之后,1987年威尔逊成功地推出了《烧掉这个》(BurnThis,1987)。该剧突破了他早期的创作模式,背景不再是风景如画的密苏里州南部,而是在曼哈顿城区一个舞蹈演员租住的简陋空旷的公寓中。

像雷勃的《浮世男女》一样,《烧掉这个》仍然以从事艺术的人群为主线,描写了现代年轻人的种种困惑与迷茫。剧中四个人似乎内心都积压着怒火无处发泄,他们生活上肆意挥霍,精神上极度空虚。剧中的女主角安娜是个才华出众的舞蹈演员兼编剧,她身上同时兼具多种特质:有时像一个温柔的母亲,有时又是一个浪漫的爱情高手,有时又像一个现代的自由女性。她同时体现出女性的坚强、美丽和脆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她“漂亮,高大,健壮”,追求舞蹈事业,生活独立,甚至有些异端,没有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身边有知心朋友陪伴,日子过得还算舒适。但是她的舞蹈搭档兼室友罗比的意外溺水死亡使她失去了心理支撑,丧失了创作信心。她感到孤单、迷茫,没有安全感,因为罗比不只是她的好友还是她的艺术生涯中的榜样兼导师,是她的精神支柱。罗比的弟弟佩尔,因为哥哥的死感到十分悲痛,因而来安娜住处整理哥哥的东西。他举止粗暴,言语粗俗,但是安娜看出佩尔粗暴背后隐藏的迷茫和愤怒。尽管一开始她想跟佩尔拉开距离,但后来渐渐地开始同情他。在佩尔最终崩溃哭泣时,安娜安慰他,并把他带到自己床上去,她后来对拉瑞解释说,这只是因为两人都很脆弱。如果说因为同情,安娜偶尔以此方式来安慰佩尔还是情有可原,但是时隔三月,当佩尔再次到访,并与伯顿激烈争吵时,安娜再次站到了佩尔一边,赶走男友伯顿,跟佩尔睡在一起。第二天早晨,安娜却告诉佩尔说她很害怕,不想跟他有感情纠葛,并要求他离开。安娜感情的变化无常,正是她未成熟、草率的表现。随着罗比的离去,她的生活和艺术追求都像是被“别在墙上的”蝴蝶———孤独、挣扎、难以逃脱现实的束缚,生活迷茫、徘徊。《烧掉这个》看似一部爱情剧,但其中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人对生活,尤其是对同性恋的态度。佩尔性格多变,躁郁,易怒,自大,蔑视别人,自怨自艾,这正是美国年轻一代大多数人的代表;罗比的家人似乎从来不知道他是同性恋者,但是后来佩尔说:“他们知道,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11](P.40)这正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和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态:社会对他们“敬”而远之,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世纪之交马梅特、雷勃和威尔逊等一大批剧作家,关心美国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反映现代人生活放荡、内心空虚、精神迷茫的事实,为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提供了一幅现代版图。纵观世纪之交这三十余年,美国戏剧迅猛发展,高潮迭起。老一代成名作家继续努力,不断推出新的佳作,新一代剧作家大胆创新,给美国戏剧增色添彩。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戏剧主题新中有旧、纷繁复杂,艺术手法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优秀的戏剧新人远不止以上所述,多元开放的戏剧主题也只是部分论及,限于篇幅,这一段时期艺术手法的变化也未能涉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余年美国戏剧发展的全景图只能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一一展示。

作者:陈爱敏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