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后现代教育理念下口语教学的反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对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教师口语课开设二十年来,教师口语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教师口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职能,从口语表达的角度强调了师范专业的职业特性,使师范院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适应了教师职业的从业需求。但是,目前这门课也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等问题。由于规范化、程序化的教学运作规则的影响,教师口语课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教学过程缺乏启发性和实践性,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未完全转化为实际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教师口语课的兴趣,并且使这门课程在师范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中发挥基础作用,就需要结合师范类各专业的特点,参照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二、对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思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是对复杂的现实的多重解释,是需要不断修正和调整的。利奥塔认为:“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共识,精确地说是追求‘不稳定性’。而所谓的不稳定性,正是悖误或矛盾论的实际应用和施行的结果。”参照后现代的开放性、生成性的知识观,教师口语课的教学要针对各专业实际,注意课程自身内容模块之间的衔接及层级性,注意沟通与其他学科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注意教学内容的动态性。
1.注意课程自身内容模块之间的衔接及层级性国家教委颁发的《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师口语课的内容,“本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普通话训练部分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熟练地运用教师的职业语言。一般口语交际训练部分是让学生具备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教师口语课程内容的三个模块,三个模块互为基础,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普通话训练是前提,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基础,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提高和扩展,在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及层级性。
2.注意沟通与其他学科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教师口语课程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它与许多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口语课程与语言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中学教材教法等多种学科、多种课程相互交叉。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与使用者及其社会心理、文化背景等等有密切的关系。口语表达的过程是人的内部思维语言借助语音、词汇的有序组合快速转换为口头语言的过程,也是动态语境中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口语表达能力是多种学科教学、多种训练的结果,也是一个人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所以在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教师要从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借鉴引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口语表达能力。
3.注意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教师口语课的教学要根据专业实际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和调整课程内容,及时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口语课的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积极合理地引起教育教学口语中新的案例,引进社会交际口语的经典案例和网络等新媒介语言表达的案例,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感受其所传递的真、善、美和沟通的艺术技巧。“教育的理念在逐渐变革,与此对应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教师口语教材中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训练的内容也要根据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的案例,让学生感兴趣,乐于练习。
三、对教师口语课教学过程的反思
1.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互动教学在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和网络互动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不仅研究教与学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还研究教与学的过程”。例如,在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电视录像示范模式。电视录像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口语基本技能训练及表演训练的范例,学生对这些重要技能要领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在语音实验室进行教学和实训时可以采用录音诊断法。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发音错误,却能听出他人的语音错误。因此,可以在语音室为每个学生建立语音档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录音,自我诊断,自我纠正,提高学习的效果。通过类似练习,学生不仅知道了自己要学什么,而且知道了怎么学,从而进一步掌握教师口语训练“理论—示范—实践—反思”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境训练法,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情境训练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和教育的情境中学习运用教师口语。陈璐在《教师口语“情境训练法”初探》中认为,“情境训练法在教师口语课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不仅让学生始终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情境训练,对培养学生自觉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良好的教师素质有极为显著的意义,而且它适用于教师口语课的任何阶段、任何内容的训练”。例如,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普通话言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教学,置身于模拟的真实教学场景中,进行导入语、总结语、讲授语、应变语等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的实训教学教师口语课以培养学生运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以及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为目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师口语课程标准》,教师口语的课程性质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有相应的训练实践,是一项在理论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技能性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口语课教学要把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实训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原则上每完成一个内容,就要求学生完成一次具体的实训任务,做到教师讲和学生练及时结合。教师要注意理论指导,注重示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但是,目前这门课由于课时限制,普遍存在着学生实践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口语的实践教学要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课内课外训练有机结合。教师口语课“课堂的实践性训练仅仅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要想更深一步进行训练,还必须依靠大量课后实践性训练活动”。因此,课后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语言素质。要把课外训练作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实训。可以为学生建立语音档案,记录每阶段的学习成绩;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教师口语精品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通过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和教师提供的网络信息网络自主学习与自主训练。另外,每学期应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教学技能竞赛等,并逐渐把这些实训项目纳入学分制。
作者:李卫中单位:平顶山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