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学原理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开展的数据库课程在提升构建数据库的专业技能和升华数据库理论知识两个方面的起步和发展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学生迫切的希望快速掌握中医文献数据数字化和结构化的技巧和方法却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基础,比如编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我们最希望他们能够理解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原理接受困难,特别是数学原理和逻辑证明方面,因为这类知识与他们学习了多年的中医哲学原理差异很大。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其中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终我们将这些改进统一到一个混合但是相互关联的“首要教学原理”中。这个方法或者说模式最先由教育技术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教授提出。
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是一个体现很多种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折衷物。把所有的理论整合到相同框架中去。使得不同教学方法或者教学设计中重要的相似之处体现出来,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说相似之处才是重点。当然首要教学原理也不乏争议之处,根据梅里尔对于“问题”的界定,只有使用“完整任务”的教学方法才可以称之为“聚焦解决问题”,教学中采用部分任务的方法被排除在外了。这样原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主体———“聚焦主题探讨教学”被拒之门外了。同时也排除了很多程序教学方法,正是程序教学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有层级的子任务,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所以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未必一定完美,我们用他最核心的部分来指导教学设计同时也不排斥原有教学中的方法。
首要教学原理的核心主张是: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构成。在这一主张的指导下,我们依据如下的原则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核心是聚焦解决问题。创建一个中医药专业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经常呈现的场景作为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了构建方剂数据库(知识库)作为教学场景。中医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是中医药各个学科的纽带。
收集相应的数字化内容并构建一个原型机作为教学素材。这种方式比起用传统学籍管理系统或者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素材更容易被中医药专业学生接受和模仿。然后将整个方剂数据库(知识库)系统从设计到构建到实施分成六个单元:概念模型的设计、数据模型的构建、数据库的构建和参照完整性的设计、查询与SQL语句、存储过程与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界面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用90课时分解六个单元的学习。每一个单元都能解决一部分设计技能和理论知识。为每个单元设计任务和交互,安排进程并提供考核。每个单元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循环,六个单元形成逐次递进的模式。教学循环首先开始于激活原有知识。这里的原有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专业学生本事的专业领域知识,二是前置单元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知识群集和技能,同时每个单元又利用前置单元的知识作为基础并同时为后置单元提供支持。从六个单元的设计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前后关联,例如概念模型单元和数据模型单元。
其次是展示论证新知。每个单元的教学不仅仅是陈述内容而是展示实际效果。整个方剂数据库(知识库)系统是一个已经完成并可以实际运行的原型机。这就是使得每一次的模仿学习和实际操作都有样张的效果。原型机甚至提供了多个版本的模块化内容供学生组装和修改。例如提供中医模型规则模块给学生用以阐述知识库和数据库的区别。为了更好的紧扣目标施教。六个单元的设置基本包括了数据库理论和构建技能的全部内容,但是也可以发现很多程序设计的内容。这里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程序已经编制好作为素材使用,即便部分学生的程序设计功底相对较弱也不影响他们学习相关的数据库知识。而且程序中提供了大量的文档支持,甚至在程序中提供了多版本的程序供学生切换,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目标还是聚焦于数据库的构建和查询。再次是尝试应用练习。我们在每个单元要求学生提供一个模仿系统作为考核目标,中医方剂学涉及很多方面。我们提供不同的数据集合并在结构上稍作调整,然后让学生依据教学用的系统进行仿制。这样可以紧扣目标学习和练习,在知识结构和技能上都可以高度一致。最后就是融会贯通掌握。为了将教学效果提高到新的层次。我们积极的与各个学院联系,将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做成两个学科的交叉联合项目。一方面使得我们这门课程的素材积累和原型机扩充有所保证。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交叉复合型人才,实现了在中医药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见,以“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制定教学策略。改变中医药专业学科的数据库课程由原先教授信息工具的使用为教授信息技能和实现信息化思维。最终培养出即拥有渊博的中医药领域知识又具备信息处理和数据建模技能的双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作者:高治国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