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国初期地区美术教育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独立出来的“上海美专”
解放前上海曾经有三所美术院校:老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沪校以及新华艺专。但在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后,老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沪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了“华东艺专”,校址由原来所在地上海迁到了无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此后的几年,是上海地区高等美术教育的空白期。
直至1957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上海地区国画领域的空白得以填补,而其他艺术门类并没有成立相关部门,不论是专门创作部门还是教学机构。当时在上海中国画院担任画院筹建工作的邵洛羊通过在画院的工作发现,画院画师年龄偏大,大部分已是当时有名气的为解决其生计而招纳入院的老画家,年轻的美术力量急需培养起来,由此看来,上海没有自己的高等美术学校着实是一个艺术上的重大缺口。邵洛羊的这种忧虑,在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上海文化局局长的徐平羽的支持下,筹建上海高等美术院校的议案被提上工作日程,但是一所高校的成立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邵洛羊便想“是不是能利用我们画院人才上的优势,先在画院内部办一个“学馆”性质的“班”,进行中等美术教育,为今后再办高等美术学院积累一些经验和力量呢?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徐平羽同志和市委宣传部及文化局领导的支持,办“班”的事就这样搞起来了。”
在市领导的支持下,1959年初开始了第一批招生,招生方式不是画院培训班的报名考试,而是由教师去中学、工厂和乡下“亲自挑人”,在美协和学校的协助下,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好的美术苗子“,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农村,像杨正新、徐志文、吴明耀等人;也有的来自工厂,像屠传法、杭英等;也有直接从中学里招来的,像邱瑞敏、任美君等,各个年级、大大小小都有,因此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①,这一批一共录取了60名学生,分为三个班,两个绘画班和一个工艺班。这次的招生只是中专性质,但这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个“班”被画院办的如火如荼,除有着自身优势的中国画外,还从画院外聘请专业教师开设了西洋画和工艺美术等课程。这已不是单纯的中国画创作和教育部门了,文化局领导便考虑把“上海中国画院”改为“上海画院”。开班之初恰逢陈半丁来画院视察,对于有利于美术教育的举动给予肯定,但是他坚决反对画院名称因此而改变,重申了当初在上海建立中国画院的初衷,于是,市领导恢复了“上海中国画院”的名称,这个春季美术班以“上海美术学校”的名义迁址华山路1448号继续开办(当时称为“老中专”),1960年正式成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自此,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专虽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美术机构,但对建国初期上海地区的美术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二、上海美专与上海中国画院的教育体制
1.上海中国画院传统的师徒制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以“六法”为主要创作原则的中国画,不需要以科学和效率为主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跟师傅手把手的“临摹”下悟性的培养,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下,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艺术成就显赫的国画大师。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北京中国画院、上海中国画院等都通过师徒制这种授课方式培养了众多现代国画家。师徒制在国画领域有着许多优势,首先,画院师徒制招生不受名额的限制,这便可由“师傅”挑选可塑之才进行“精雕细琢”,更易汲取“师傅”多年的绘画经验;其次,不受学制的限制,可根据学生的天资悟性调整学习年限;第三,不受课程设置的限制,国画的学习相对于西方绘画来说更注重临摹,所以程式性授课内容的比重可自行调整。除以上几点教学特色以外“,其更深层的意义就是建立一种与学院不同、与学院相竞争的体制。”②
2.上海美专中西结合的班级授课制上海美专最初设立在上海中国画院下面,是基于师徒制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而当时最有名气的老画家便聚集于画院,随着后来的“独立”以及一些教学改革“,大课”这种班级授课制取代了师徒制,虽然这在艺术传承的深度上有了一些限制,但是在学生对于知识认识广度上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912年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专)成立之初,刘海粟便借鉴西方国家的美术办学方式在上海首先进行教学改革,以“大课”的形式进行美术专业课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当时已有肖像画、油画、素描、水彩画、广告画等课程。在这些中西绘画的方法及技巧互相变通的经验基础上,开设了透视学、色彩学、人体解剖学、图案(运笔联系和写生变化)、文艺理论和美术史、书法、美术字、篆刻以及西洋美术史等课程。无论是上海中国画院传统的师徒制还是上海美专中西结合的班级授课制,对于上海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艺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环节,它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决定了它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它的认可,所以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专一开始就将创作和体验生活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当时已经体现出了教育的现实性,对于当代艺术教育同样具有典范作用。
1.创作兼顾教育上海中国画院在完成国画创作任务的同时,在专业学员教育和社会普及教育领域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画院除每年招收学员进院学习、定期开展辅导班外,还在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场所设立了三十多个辅导点,共计学员六百余人。此外,和群众艺术馆共同筹办的“群众业余国画师资训练班”,为各类院校输送了一批优质的国画师资力量。
2.深入生活,下厂下乡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6年1月根据《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画师和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来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体验生活,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广泛收集创作题材的同时,一边进行创作一边对工农徒弟进行业余辅导,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3.举办展览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专举办的各种展览活动无疑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画院每年的迎春画展、五一画展以及美专学员的毕业展不仅是给了画师和学生一个展示创作成果的舞台,更是提供了一个供广大群众评论建议的良好平台,涂克曾在1958年《美术》杂志上发表的《五一画展》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位观众说‘:这次画展已经带有一些泥土味了!可喜可贺。’这句话说明国画家已经走出书房,接近劳动人民了。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专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和教育基地,以及传承海派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开拓者,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画院画师以及上海美专培养的优秀人才是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书画市场萎靡、画家生活穷困潦倒的情形下,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海派文化精髓得以代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美专继承了20世纪初老上海美专开辟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兴办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完善,使其课程结合西方近现代教学经验,洋为中用,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培养了众多具有广阔眼界的、全面的、综合的新生艺术力量,在历经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洗礼后,于1983年并入上海大学成立美术学院,并成立国、油、版、雕和美术史论等院系,成为上海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教育院校,不断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如今,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专培养出的大部分人才已然都成为海派文化的中流砥柱,并在当代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教育中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同时,后来人也不断在传承着历史的教育伟业。
作者:滕健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