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继续教育的转型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高等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继续教育处于“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主要是从继续教育外部环境角度所作的判断。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要求继续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人力支持;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继续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公平需要发挥继续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能动作用,为实现社会的和谐提供支持;五是构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需要继续教育发挥作用,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应发挥关键作用,在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方面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作用的发挥,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大量外部社会需求的存在,拓展了继续教育的生存空间,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地位,彰显了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赋予了继续教育以发展动力和机遇,预示着继续教育未来广阔而又光明的发展前景。“机遇期”和“转型期”的提出,揭示出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既面临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表明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还有许多新的工作要做,继续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二、高等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策略
高等继续教育转型,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方向应把握五个问题,一是要真正转变观念,二是继续坚持办好学历教育,三是实现传统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四是履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办好非学历教育,涉及企业职工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休闲教育、养老教育等,五是把继续教育由追求数量的扩张转移到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来。
1.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笔者认为,多年来我们老讲转型,但实际行动迟缓,成效不显,有种种原因,根本上说,是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与人才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更移。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组织乃至教育者、学习者无不如此。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要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来修正我们的观念。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的人格、实现人自身这样的教育场域无限广阔,无所不至,这是就教育的宽度而言;就长度来说,人的一生,是终身受教育、终身学习的过程,真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我们常讲的社会是个大学校和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只是领域中的一小块和过程中有限的一段,绝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继续教育不仅是习惯上说的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应该拓宽疆域,并延伸到一个人生命的终止。所以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再从继续教育的地位而言,与普通教育相比,从上至下,从官方到民间,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继续教育被边缘化,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连一些继续教育的教育者、管理者、受教育者,也感觉到自己施行的和接受的不是正规教育,自我鄙薄,人们不是经常用正规与非正规来界说成人继续教育和全日制学校教育吗?难怪有专家诘问:凭什么花国家的钱,买来化肥种的菜才是菜,自己攒农家肥种的菜就不是菜?由此延及下去,我们要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会不会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被虚浮搁置起来?如果不在根本上转变观念,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没有可能。还有一个质量观的问题。多年来,将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而论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将继续教育作为质量低下的代名词看待,认为成人高考比普通高考容易通过,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的学生一定比不上通过普通高考选拔的大学生。更有甚者,前些年不是经常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比不上前的高中生,现在的高中生比不上前的小学生,至于成人大学生更是无法提了,如此等等。如果反问一句,前的大学生有现在高中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高吗?普校大学生有经过多年工作历练的成人学习者的经验丰富、做事能力强吗?我估计对方是无法回答的。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是否能确立多元质量观和进步质量观的问题。两种教育形式的教育质量不能一个标准去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要用此时比彼时是否有长进,现在比过去是否有变化和进步来界定,静止的、僵化的质量观要不得,要用发展的、进步的科学质量观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观念决定行动,观念不明确、不正确,行动必将游移、迟缓甚至走偏,这是必然的。
2.继续坚持办好学历教育传统学历教育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稳步办好继续学历教育,这仍是我们的主要职责。成批量、成建制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从创办到现在,已历时30余年,相应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流程,已相对完善和成熟,办学历教育,对继续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来说,可说是轻车熟路了。笔者曾对全国与本省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12年参与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数做过统计,发现年招生量没有多大的起伏,也就是说,总盘子没有大的变化。这些年之所以说成人教育生源枯竭,规模下滑,实际上是相当一部分学习者选择了本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远程教育,即继续教育领域内生源的转移。有资料显示,全国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招生量与一千余所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量大体持平。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43.96万人,比上年增加25.44万人,成人本专科扩招达11%之多,这一数字多少超出意料,而与之对应的是成人高校数实际在减少。这能说明的是,“学校规模效应”在增加。在全日制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冲击下,成人高等教育还能有如此表现,表明我国成人学历教育还存在不少空间。这源于一方面社会人士有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其中,中职毕业然后工作的学生攻读专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大量的全日制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着继续攻读本科学历的要求。还有部分已取得文凭的人士因转岗或再就业,需要重读一门新的专业,这些学生也汇入到学历教育的行列中来。这说明,继续学历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天地和潜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历教育仍将是高等继续教育的主体之一。转型不等于消失,悲观和失望实无必要。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办好学历教育,办好的教育,办适用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
3.促进传统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对教育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要以教学需求为导向,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和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充裕而周到的学习服务。笔者认为,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用优与劣来界说,用高和低来划分,是幼稚的,不合逻辑;一种形式的出现和存在乃至发展,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故用现代远程教育取代传统继续教育不可行;各种形式之间的争执和抵损是无意义和无价值的。各种形式间应该是互补而不是互斥,融合而不是取代,我中有他,他中有我,而不是有他无我或有我无他。真正实现一体化融合才是正理。实现融合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对包括入学考试和学籍管理在内的教务管理要整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要融合。首先是应从加快改革和整合现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入学体系入手。并未对所有成人学习者实行的成人高考,已成为横亘在求学者面前的一道障碍物乃或鸡肋,应该革除。除自学考试外,可将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整合为注册入学形式。取消统一入学考试,由各校自行测试录取,统一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在此基础上,自然要求统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实行统一的最低学习年限,最低学分要求,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适应统一的要求,要着力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实行学分积累和各类教学机构、学习模式在同类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学分互认,互相衔接。可先从实现本校学历继续教育各种教育形式的互认和衔接做起,逐步实现各高校继续教育课程的互认和衔接。其次必须整合各类办学机构,明确各自的定位,避免无序竞争。要整顿各函授站和校外学习中心,建立规范的准入制度和工作准则。要完善适应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实现质量评估工作的常态化、科学化。融合的重点是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把传统的自学、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深度结合,是融合的关键。理想的融合式教学是把教师、学生、教学支持系统等各因素通过教学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不断优化,达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笔者认为,在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还是多种入学形式并存的情况下,应秉承兼顾需求、适合多数的原则,在保证最低质量要求,力所能及可以操作的前提下,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一是采取哪种学习形式,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二是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一体化设计;三是实现学习评价多维化;四是教育管理一体化、网络化。上述融合的思路主要针对学历继续教育而言,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同样适用。
4.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非学历教育应该是主体。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而没有完成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对已经在职而又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的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文化和专业教育;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文中所说的成人教育现统称继续教育,文中的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原义)这个决定中提出的五大任务至少有四大任务指的是非学历教育。只是由于我们这些年来强调了某一方面而多少忽略了另一方面,注重了学历补偿教育而轻漫了其他。现在已经到了补课的时候了。即就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来说,哪一项职能能说与非学历教育没有关系?道理很简单,投身于非学历继续教育事业,担当主力,高等学校责无旁贷。非学历教育的领域包含有: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与进修(职前与职后),城乡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各种教育与学习活动),学习型组织建设。着眼于这三大领域,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任务是:第一,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教育。以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有计划、分领域、分层次地加强党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社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提升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职工全员培训。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农民科技、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等素质教育培训;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国家专项投入,保证继续教育公共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艰苦行业倾斜。为下岗转岗人员、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接受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政策保障。第二,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的重点是完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统筹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休闲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以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为依托,加强老年教育资源条件建设,满足老年人就近、就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第三,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内容有:加快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事业、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城市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制定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试点和评估;引导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倡导全民阅读,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文化建设。可见,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任务是如此繁重和复杂,丝毫不比学历教育的任务轻松。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而又艰巨。转型本身就是艰苦的,转型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必须做好下大决心、花大工夫、费大力气、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准备。
5.努力提高和保证高等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质量是一切物质产品的生命线,也是作为精神生产的教育的生命所系。把由追求数量扩张转移到追求内涵发展,保证和讲求质量建设,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高等继续教育亦是如此,而且显得更为紧迫。这些年来,高等继续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一直在大数量的高位轨道上运行,教育质量问题往往被数量的繁荣给遮蔽了。社会上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所谓“质量注水”的评价几乎已近常态。除去偏见,除去不解,除去质量观的错位,业内人士深知,人们对高等继续教育质量的怀疑和指责并非空穴来风和无事生非。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来说,高等继续教育的确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从外部因素看,社会对继续教育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继续教育被边缘化倾向明显,继续教育参与率较低,投入严重不足,体制机制上存在诸多不适应,优质资源不足且共享程度偏低,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质量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统筹管理体制未形成,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制度法规不健全,如此等等。从内部因素看,教学投入严重不足,偷工减料,缺斤少两;教学目的不明确,标准模糊,师生比失衡,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不强;评价机制不健全,不严密,考纪不严,考风不正,成绩水分大,作业与试卷雷同现象严重。这些情形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的确存在的事实,有些地方还非常严重。怎么办?争执和是非是没有意义的,推诿和敷衍是不负责任的,只能扎扎实实地去补救,实实在在地去解决。对于高等继续教育的质量问题,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继续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健全制度,创新机制”的原则,要求力争在2020年,实现构建资源丰富、结构合理、制度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战略目标。为确保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现阶段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能力素质。二、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三、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这四项任务无一不与继续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作为高层次的高等继续教育,质量问题不是显得更为重要了吗?宏观的、外部的工作到位了,剩下来就是办学主体本职的事情了。笔者认为,办学主体要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死攸关的天大的问题来对待。首先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遑论教育!以盈利为目的的路子万万走不通了,必须把办学收入的大头实实在在投入到教学中去,必须把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必须以教育教学的高质量给国家和人民一个理直气壮的响亮回答。要建立继续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这三大主体及其相关活动是内部质量保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使教师愿意教、学会教、改革教法,常教常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属于教的范畴,一定要加快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的进程,加大建设力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比之于传统教学,对继续教育的学生来说更要求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过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乐意去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对学生需要有底线的要求,底线要求的内容包括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个体和集体、作业和实践等学习活动的规定,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到位率。目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难度比之于传统教学要大得多。要落实教学过程管理,加大监控力度,加强教与学的同步协调。教学管理的理想状态,是依靠发自学生自身自主学习的动力源的促动,及时调适供求关系,依循教学规律有序高效运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总之,继续教育内部质量保证要依赖教的质量、学的质量、管的质量的共同作用,循序螺旋式地上升,实现质量保证效益最优化的目标。最后,在建设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强化函授站、校外学习中心的功能,也是办学主体重要的工作任务。
作者:史志谨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