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农民改善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农政策的颁布与执行,第一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但这种高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是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有政府政策上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缺乏相应的能力与技术来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缺乏所引起的。因此,向农民传授科学先进的农业技术与技能便成为农业职业教育改善农民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首要任务。让农民了解掌握在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把以往那种单纯的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转变为科学利用与科学保护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依靠于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能力与素质。
2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建议与对策
2.1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阶段,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速度逐渐加快,科学技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广大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升农村劳动力文化与职业技术水平的一件大事。当前农职教育在教育观念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办学体制上,过于依赖政府,办学观念守旧;办学模式落后,仍然以农业传统办学为主要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还在坚持单一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办学形式上,偏向传统学历教育,淡化职业教育等。针对上述农职教育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实际,树立落实以农民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办学体制上应力求多元化、联合化办学;树立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在办学模式上要确立现代大农业的观念,以此作为办学重点;确立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形式,树立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同时要提高农民对教育致富的重要认识,树立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念,不断接受教育,学习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与技术,才能脱贫致富,跟上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
2.2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三教”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虽然应以职业教育为主,但不能忽视普教与成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三教”结合,就是要把农村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统筹结合,进行有机衔接与相互沟通,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农村的基础教育应真正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坚持推行成人继续教育,对于没有接受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对进一步参加教育学习有需求的农民进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岗与再就业的能力。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措施,统筹安排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农业等主管部门应通过对各层次的职业学院的评估,改变部分学校长期忽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局面,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3健全农职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机制当前,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其中,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又大大低于对普通教育的投入。目前在国内,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没有达到其自身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职业教育在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很受重视,是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它能够不断更新国家资源的利用者、开发者与管理者的技能水平,使整个社会的技术素养不断提高,使民族素质从职业教育中不断获益并得到增强。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提起职业教育,却总给人们低人一等的感觉,农村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这与农村职业教育应扮演的角色严重不符。为此,要解决这一尴尬现状,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所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在增加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情形下,通过宏观管理与调控,建立起以各级政府财政为主体农职教育基金,保证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先投入与使用;通过对农职教育的持续投入来确保不同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
2.4发挥职业院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各层次的职业学院应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学历教育,它既非单纯的文化教育,又非严格的专业理论教育,而是更接近于成熟技术的应用教育。教育的载体与平台就是各级各层次的职业学院。目前在我国,基本已经构建起一个涵盖了初、中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包括职高、中职、高职、技师学院等各层次的职业学校。以黑龙江省为例,其正规高职院校的数量就已经接近50所,在省内各地区均有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职业院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要把职业院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优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相结合,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培养产业大军。这其中涉及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投身于二、三产业所依靠的由企业或行业举办的职业教育,帮助社会与企业培训职工,包括一线职工、转岗职工、高级技工、高级技师等。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办学目标,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职业学院应根据其所处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及相关行业的需求,优化与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对于特色专业要重点扶持,制定满足市场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并通过计划的实施来提高学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及就业的能力。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以满足省内对农业技能型人才与紧缺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紧抓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为鼓励、扶持农民的创业与再就业,学院每年都不定期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培训范围涵盖了整个牡丹江所辖区县,如在2011年,就有来自海林、东宁、林口、宁安等县市的二百多名具有创业意愿的农民朋友参加了学院所举办的农民创业培训班。参加创业培训的农民接受了创业基础知识与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了养殖与种植业、食用菌与果树栽培、农村合作社与农产品经纪人等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2.5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职业教育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政府的管理与调控。政府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职业教育应由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应根据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用以弥补其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足。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重要再分配形式,是各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第二,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区域内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引导。第三,建立农民就业电子信息系统,向各级职业教育机构和社会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农民个人和职业教育机构作出正确的教育培训决策,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第四,协调职业教育机构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转移提供服务。
作者:孙布克李国政聂洪臣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