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的近况及转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短缺,校企联办没有切实保障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种情况造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脱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应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单位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子,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用人单位负责学生的就业。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合作:一是共同制定新的岗位能力目标;二是共同建设高职师资队伍,选拔企业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同时,让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三是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无偿提供生产设备,在高职院校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训练基地。
(二)学生掌握技能不够,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现状表明,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凸显。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的人才奇缺,甚至有些技能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岗位人员出现断层现象,职业教育远未达到目标。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在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艺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缺乏一批能够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先进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制造不出来。一方面这说明高职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和高标准的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办学机制,突出职业特色,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过去以学科教育为主的专业教育向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技能教育转轨,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特色,把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我们要打破那种“文凭即人才”的思想,要改变那种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当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以及相关能力。专业技能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能胜任本职工作。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工作做好,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常言道“:业务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所以,高职院校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其次,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学能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组织协作、团队精神、事业心以及意志力等职业相关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课程专业设置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职业院校应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上,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职业教育中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熟。要改变过去教师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材中高新技术含量低,专业技术落后,实际应用性差,不能顺应形势发展。高职院校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以市场需求和实用性为主,合理安排与就业关系密切的理论课程及专业设置,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工作上能发挥各自专业技术特长。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供技能指导目前,高职教师大多是学科型、研究型,实践经验、技术能力缺乏,不利于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所以亟待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有基本的学术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些新兴产业对教师来说也是新的课题,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深造机会,同样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另外,也可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应用型教师不足的问题,也为我们引进了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有利于我们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高职教学模式,同时,也为高职教学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和信息。
(五)建立实践基地,开辟技能培训高职教育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的技能培训落到实处,这就要有适合专业需要的设施。高职院校可在校内自建实践基地,也可与企业联办实践基地,实际上,这是双赢的事情,学生得到锻炼,企业得到帮助。我们要想方设法开辟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思路,创造一切条件取得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另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针对职业技能的学生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很有好处。
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方向
(一)实现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转变过去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实际的倾向,从专业设置到教育教学都沿用普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实验实习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缺乏先进性和示范性,致使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需求脱节,办学实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加之办学经费、师资紧缺等,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需要我们实现专业设置的转变,在专业设置上要特别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强调职业学校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而要强调需要职业学校做什么,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种“需要”来自社会,所以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为满足将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办学模式多样性的转变职业学校的现状是教育经费和专业师资紧缺,实验实习设备陈旧,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差。要使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大对职业学校的资金投入。同时,学校也需要转变观念,实现办学模式多样性的转变,即走联合办学的道路。学校可以做社会调查,预测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还可以和有条件的厂家联合进行订单式的招生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派一部分教师去各大企业进修学习,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将来开设新的专业打下基础。学校也可以和当地政府联合,对当地的农民进行短期科技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并推荐就业,完成每年的劳务输出任务,通过走联合办学的道路,促使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实现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转变我们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过去有的教师认为,在校的学生只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这项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譬如,新生入学时,可通过军训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毕业实习中,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顽强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能力。
(四)实现向重视学生就业的方向转变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就要转变其办学思想,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过去由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脱节,给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虽然学校积极和有关用人单位联系,有的用人单位即使接收一部分学生,但由于专业不对口,大多数学生从学校毕业根本就没有就业机会,这让本来招生就困难的职业院校雪上加霜,让想来职业学校就读的初中毕业学生望而却步,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也要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让学生学有所用,使更多的学生自愿接受职业教育。总之,职业教育要有更大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资金的投入。学校更要转变办学思想,力求办学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合格人才,以适应整个市场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红芳陈蓉琳单位:铜仁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