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弘扬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及《中学德育大纲》都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些要求不但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原因很简单,几乎每个孩子从内心深处来讲都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做一名中国人为自豪的.如果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能很好地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我国古代人民和现代科学家在物理学中的杰出贡献,学生不但会热爱祖国,而且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的作用下会对物理学更加感兴趣.例如在讲述“力和运动”这一章时,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古代就有科学家论述过“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科学道理.当同学们知道这一论述要比牛顿、伽利略等人的发现要早几百年时,同学们自然而然地以做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再比如,在讲述“电和磁”时,当向同学们介绍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磁悬浮列车时,同学们兴趣更高了,都说到那时一定要亲自去坐一坐.可见在教学中渗透我国科学家在物理学中的杰出成就,不但可以弘扬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可以增强同学们学好物理的兴趣.
2鼓励学生动手实验,不断维护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教材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实验内容,要么是演示实验,要么是学生分组实验,且大多数章节里都安排了“小实验”.编者的这些实验安排,对于维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及时把握住这些机会,不断调动,维护学生的兴趣.在笔者工作后的第二年,学校安排了我去外校听课学习的机会,当时我任教初二物理,教学进度刚好教到“平面镜”这一节,碰巧的是我去听课的那个学校的教师也就开“平面镜”这一节课.我认真听了这一节课,留给我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这一节教材安排的是教师演示实验,但开课的教师却不怕冒风险,把演示实验安排成了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规律.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兴趣很高.结果那一堂公开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此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对实验格外重视,只要有条件便不放过每一个实验.此外,课后我还带学生做了一些“土电话”、“自制潜艇模型”等等.学生高兴的不得了.我所任教的物理课也倍受欢迎.
3努力化解学习障碍,保护学生兴趣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种事实,一个小孩子参加某一种游戏,如果他总是输给别人,那么时间一长,大多数遭遇这种情况的小孩子就会对这种游戏的兴趣减弱,甚至失去兴趣.相反,如果有人点拨他一下,使他能够赢得游戏,他的兴趣反而会比以前更浓.原因就在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成功或胜利的渴望,没有人总是愿意失败,学习也是这样.当物理课程进入初二下学期,诸如“压强”、“浮力”、“功”等章节,知识难度开始增大,学生学习困难增多,不少学生做题、考试时失败的机率在增大.如果在学生遇到较多困难后,老师能够点拨他们的思维,化解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当他们经历过失败后能偿到成功的喜悦,毫无疑问,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仅被保护了而且有相当多的学生兴趣会比以前更浓.记得在学习《浮力》这一章的时候,浮力大小及其变化的这类问题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有些同学开始出现厌倦的苗头.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决定化解这一学习障碍,保护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笔者归纳总结了这类问题的思想原则:对于在液体中状态明确的物体,我们主要通过浮沉条件来解决问题;对于v排关系明确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对于综合性高的问题,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这两种思维方法.学生接受了这一思想原则,解题正确率高了,经过失败,偿到成功喜悦的同学们不再厌烦这类问题了,结果期中考试大多数同学都发挥得不错.
4因势利导,培养、调动、维护兴趣
我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孔凡奇”,是一名男生.初二上学期对物理课的兴趣一直很浓,物理成绩也一直在90分以上,可到了初二下学期,不知为什么几次测验下来都没有90分.我找他谈过几次话效果也不明显.有一次我们江都中学有幸请了一位留美回国探亲的物理学者———孔庆忠.孔庆忠教授在我们学校做了讲演,并挤出时间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学生兴趣盎然,非常高兴.第二天物理课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昨天的那位物理教授是孔凡奇同学的什么人吗?”同学们不知道,我说:“孔凡奇你自己告诉大家好吗?”他红着脸对大家说:“他是我叔叔”.同学们一片惊讶!这时,我对同学们讲到:“孔教授在刚学物理的时候,曾经几次考试不及格,我们的同学只要有孔庆忠教授的那种精神还怕学不好物理吗?特别是孔凡奇同学,如果能振作起来的话,将来也一定能留美攻读物理学的,同学们说对不对?”全班同学都为孔凡奇鼓掌.同学的叔叔居然是留美的物理知名学者,学生对物理课更加有一种偏爱了,特别是孔凡奇同学从那以后,物理成绩一直在上升,期末考试居然出乎我意料地考了全班最高分.我想我们教师只要能细心观察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生活,就能把握住机会,适当的表扬、鼓励,因势利导的培养、调动、维护好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朱凌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