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理教学语言特征的探究范文

物理教学语言特征的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理教学语言特征的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物理教学语言特征的探究

1物理教学语言必须严密

这是不够严密的,如果不作任何解释,学生会误认为热能就是内能.其实,内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分子运动相对应的分子动能,即是热能,因为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另一部分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分子势能,“热能”是内能的一部分.如果学生形成了热能就是内能的定势,那么学生对物体温度变化时内能一定改变很好理解,但对内能改变时温度却不一定改变就无法理解.又如:在叙述光的反射定律时要强调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里面存在着因果关系,就是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变化引起的.在讲光的折射时一定要强调光线要斜射入.

2物理教学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

物理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物理语言的高度抽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抽象的概括,这就要求教师的物理教学语言力求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尽可能把抽象的知识讲得具体、形象,使学生容易接受并能理解这些物理内容.例如讲“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节时,可在黑板上画一些等大的圆代表组成物质的分子,圆与圆之间的距离也画得均匀一些,表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在相邻的两圆间都画上一根“轻弹簧”,这样这些分子就连成一个整体,这时就可以很形象地讲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种力总是同时存在,只有分子间的距离为某一距离r时,引力才等于斥力,这个r即是弹簧的自然长度,即是分子间的平衡距离,此时引力和斥力的合为零,即是物体所处的自然状态.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时,相当于压缩了弹簧,弹簧产生了向外的弹力,这就是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相当于拉伸了弹簧,弹簧产生了向内的弹力,这就是引力.固体被拉伸或压缩时的弹性力,就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宏观表现,这时再强调事实上这些“弹簧”本身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假想模型,就好像分子间隙中存在着“弹簧”一样.这样学生就对弹簧的弹性力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理性认识,自然理解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物理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可采用通俗的例子,用自然语言加以说明进行类比.例如讲“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结构”时可以这样类比,固体就像一个班的同学坐在教室上课,每个同学就像一个分子,同学问的距离很小,每个同学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稍微动一下,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就像学生在操场上跳自由舞,同学问的距离比在教室里大一些,每个同学可在自己所站的位置附近振动,振动一段很短的时间又在别的位置上振动,所以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就像学生放学回家,同学间的距离比较大,无拘无束跑着回家.又如讲原子与原子核的大小关系,可作这样的类比,如果原子相当于一座体育馆,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踢足球时踢起的一粒沙子.

另外,图像语言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是形象化的物理语言.它的功能在于把抽象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的问题,从而便于学生观察、思考、理解记忆.所以图像语言的正确运用,是物理教学语言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例如初中物理课本中就有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及凝固图像等,在这里就不赘述.

当然,生动的教学语言,还包括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恰当地变化语言的声调,形象逼真的描绘,轻重缓急的语势等等,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接受和掌握抽象的物理语言,但不能代替抽象的物理语言,否则不利于物理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物理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启发式的语言,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一般说教师的启发式语言主要在于不断揭示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让学生思考解决矛盾的方法,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达到整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紧张而积极的思考状态,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作为一个物理教师,要认识正确运用物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克服自己随意性的语言,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应该严格自我要求,加强自我训练,自觉提高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力求使物理教学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语言越优美,就越有感染力,越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喆单位:苏州市一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