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师范生外国文学教学展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传统模式主导下的双向制约
“教育是一个双向交往的活动,而不是单向度的占有。”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沟通、交互的过程,任何一方出现障碍都会影响最终效果,所谓“双向制约”一方面表现在传统教学中过于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形成“一言堂”的尴尬局面,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辨性;另一方面,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创新与活力。长久以来,传统教学中形成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其弊端越来越凸显,面对异彩纷呈、异域色彩浓厚的外国文学世界,教师往往还是倾向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代表作品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一常规套路,侧重文学史的讲授,这种程式化的授课方式单调且枯燥,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获取的知识在课堂上重复出现,既是对时间的浪费,同时无益于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文学这样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审美鉴赏力的课程来讲,无疑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局限于“记笔记———背笔记”的怪圈,想象力及创造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另一方面,教师对于作品的分析易拘泥于历史政治话语的局限,侧重时代对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影响甚至支配,忽视了外国文学教学本应突出的文学性和欣赏性,忽视了作品中的人物作为一个单纯的“人”所应具有的真实情感,这种授课方式在面对情感世界处于爆发期的大学生而言,显得机械、教条,缺乏人情味,所以很难引起共鸣。与此相反,学生缺乏内在动力和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也使得教学过程难以顺畅进行。当代大学生正在经历社会的剧烈变革,各种压力迫使他们在学校期间尽可能地武装自己,以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学习目的呈现功利性特点,无暇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无形中将教学推向相对尴尬的境地;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离现实社会相距太远,学生很难与自身建立联系,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常常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获取对己有用的知识,对作品的把握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文本选择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外国文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此同时,外国文学课时量的日益减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摆在每位从教者面前的难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提炼和取舍,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就需要对传统教材的编排做出必要且有针对性的调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定一般沿用了传统的时空线索,即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年代分期、按照国别划分地域空间,这种体例的安排对学生理清文学史脉络、宏观把握外国文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侧重“史”的结构方式常常使学生陷入“作家生平履历化,时代背景政治化,主题思想道德化,人物形象类型化的机械教学模式”,“只强调文学植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却没有看到文学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忽略课程的文学性,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选择适当的文本,形成“文”“史”交汇的立体网络结构显得至关重要。第二,外国文学教学在文本的选择上要立足初等教育专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需求,在课时量压缩的情况下,既要兼顾上文所述的文学性又要满足未来学生从事教师这一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相比,外国文学作品数量较少,接受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所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均与面向大学生讲授的重难点有所不同,在课时量压缩的情况下就需要尽量兼顾,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性,而且要注重其技能性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的同时,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胜任这一岗位。
三、浮躁、功利心理下的阅读缺失
外国文学教学应侧重自身的文学性,强调文本细读(Closereading),学生只有靠近文本,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浮华、躁动的社会风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观也在慢慢发生转向,浮躁、功利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们离经典文本越来越远;同时,进入商品化时代,文学逐渐失去信仰的依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一步步将人们熟悉的语言思维习惯陌生化、边缘化,“快餐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使“文字”变成一种奢侈,文学经典面临空前挑战。在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所谓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参与意识不高以及由此造成的阅读缺失,除了前文提到的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及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传统授课模式之外,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向和偏离更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面对未知的社会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就业压力的增大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使得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丧失信心甚至对社会感到失望,他们甚至不再把学校教育当做是人生的必修课,“混日子”、“熬毕业”的负面情绪蔓延在整个学生群体当中。“真正的学校应当是‘日常生活化的’,学校不应当拘泥于规则和机械式的死板运作的体制,而应当促进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式自发地出现在学校里。”
外国文学教学也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重建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唤起学生的“正能量”,而这种培养需要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渗透,将经典作品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部分与当下实际相结合,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引起思考,激发共鸣,使其重新回归文本阅读,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如何找到这一最佳结合点,需要每一位从教者认真思考。
作者:史默琳单位:张家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