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范文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

《体育科学研究杂志》2014年第三期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文化的涵义有关文化的定义,由于研究方向不同,目前仍无法准确对各种不同的定义做出正确的判断。结合中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和本研究需要的理论支持分析可知,文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从精神到物质、从思想到行动、从学科知识体系到日常生活方式且与人相关的所有因素;狭义的文化是指与人类精神及思想有关联且反映一定地域之一定民族观念体系的方方面面。

1.2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为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其主体是人类,是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教育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具有运动属性的特有社会文化,是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上位概念。杨文轩在《体育原理》中认为,体育文化是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其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也包含为达成体育目标的各种改革措施以及相应成果。

1.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色表现形式,其概念目前尚未完全统一,本研究倾向于学者卢元镇在《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中的观点。既从广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是在高校现存环境中师生在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说明高校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可间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可规范高校师生体育行为,影响其价值观念。而从狭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和体育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一切体育现象以及体育生活展现出的特殊文化现象。

2校园体育文化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发展仍存在地区性的不均衡,但各地高校校园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建设均已积累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学校出现以校园文化、尤其以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学校品牌特征的现象,甚至有些城市将地方大学体育校园文化作为城市推荐的名片。但地区不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走访重庆、河南等地区众多高校,就平均水准而言,在经历应试教育后的中学生,进入大学面对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第一印象可归纳为以下2点:

2.1校园体育文化主旨不明确高校体育是一门专业学科,所衍生的校园体育文化应充分发挥其综合性教育功能,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可传递神圣的正能量。但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落实方面,其指导思想并不明确,未真正将“阳光体育”的思维放在首位。目前,各地高校对体育的课程安排及重视程度并非一致,且由于近年来的不断扩招,部分学校存在教学资源短缺、多数选项课无法打破原有教学班级等问题,均为“平移式”教学,由此可带来2个问题:1)部分选项课因人数不够难以开课,使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学习计划不能落实,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满足;2)相同课程选项的学生水平和素质不一致,给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带来困难,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在不能保证基本课程上座率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思维的有效贯彻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落实。而在高校公体课的课程系统中,校园文化多侧重于精神文化的培养,不能达到与高校本校校训互为呼应的效果。

2.2物质基础与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基本设施投入不够,导致校园体育场馆场地使用未达到应有功效。部分高校为追求政治上的起色或单一进行经济化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和健康基础知识宣传多被各个运动项目的理论授课所代替,违背了面向大众教育的指导思想;或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文化建设脱钩,侧重的精神文化熏陶不一致。此外,在校园课程内容设置上,忽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部分教师因校园硬件所限而缺少教学激情,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创新性、人文性、系统性,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是共性。

3校园体育文化结构内容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校园体育文化主旨不明确、物质基础与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是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2个基本问题。更多研究者根据文化的三要素,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分为3个层次(表1)。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教师、管理服务人员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而社会环境、校区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客体,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才能创造出校园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本研究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结构可归纳总结为3个方面。

3.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学校体育场馆及雕塑为校园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体现高校特色意识形态、特色精神文化的橱窗。因此,各高校应将场馆建造、设备添加、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合理利用等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此外,要重视物质文化和管理细节,如于体育设施旁设立相关告示牌、说明专业项目训练器材的名称以及活动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及标准评价事宜等,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3.2体育制度及校园体育政策法规的完善健全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规范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精髓的体现,但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前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正确引导群体的体育价值观,保证正常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的活动秩序的不变性。

3.3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体育文化意识形态可决定校园活动的方向,包括体育目标、理论道德观念、体育行为、思维情感方式和生活情趣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体育正能量的传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弘扬拼搏进取、敬业专注、竞争开拓等,可将体育文化建设渗透至平日校园学风建设中。在现代社会加速转型、定型中,随着体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若缺乏基础整合效应将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如:高校体育教学与高校战备竞赛各自为战,体育舞台与校园文化舞台互不干扰,缺乏上下层流通的校园机制或相互间主动协调与配合,以上因素均将影响合力的形成。终身教育是教育定向上的整合,以其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道路,而终身体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若不能实现与社会体育有机结合,将直接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无客观物质铺垫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将无从谈起。没有文化就不能形成和发展体育,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经济状态、校园精神风貌实情打造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在巩固和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基础上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味是建设新型高效的重点,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层次,为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而奋斗。

4.2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价值观、管理、精神面貌的最佳窗口。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结构基本手法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规范教学,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校园文化质量的核心。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体育特长生技能优势,激发学生体育文化修养和学习兴趣;在授课技巧上,应注重增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科学理性。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不能死搬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制定授课计划。因此,规范成套路、时间成定型的体育测试,是大学公共体育课检验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均衡发展的有效指标。

4.2.2加强高校学生会、社团以及体育俱乐部管理提高人文体育素养,培养健康人格及品德修养,增强健身意识和合作精神是高校学生会、社团以及体育俱乐部等校园组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以上组织可借助其在高校特有的影响力,开展不同形式体育文化活动,并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精神,促进其健康发展。目前,校园体育尚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若能有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并加以正确引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

4.2.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将是对校园体育文化最好的宣传。这些活动囊括了各种形式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也包含利用宣传板、宣传栏广播等媒介更好宣传校园体育文化。让学生由被动参加活动变为主动享受锻炼,让校园体育文化渗透到师生心中。

4.2.4加大校园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校园基础体育设施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知识、思想和智慧。良好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对师生可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不仅指体育器材的增加,也包括校园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硬件设施,制定场地管理、器材使用、赛事章程、队伍晋级等相关制度是保障校园体育顺利开展的前提。

4.2.5加强学校专业体育运动队建设,重视体育文化交流高校专业体育运动队建设是展现学校体育实力与体育文化的窗口,是学习先进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校之间的高水平对抗,可为互相学习提供平台,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高校专业运动队队员均具有较高的体育素养与文化素养,可对校园体育参与者提供帮助,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由此而带动学校体育氛围的良好发展。同时,校园体育俱乐部的成立及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不但可成为凝聚学校师生员工的一块磁石,也是对外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强有力的手段。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可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对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

作者:郝晨李星辰刘中全黄晓灵袁华杨单位: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市九龙坡区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