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消除学生心理阻抗的有效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个性是不一致的,呈现出多种多样性,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因人而异,必须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否则势必会与教育对象形成“顶牛”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心理阻抗。思想教育要根据人的性格、气质差异,做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对性情暴躁、遇事冲动的学生要用和风细雨的谈话和婉转批评的方式,以免“火上浇油”;对豪爽、大方的学生,教育时可以开诚布公、坦率直言指明利害,把理说透;对遇事沉着、理智的学生,要循序渐进、重在启发,并预留让对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对内向型的学生,教育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以情动人,要想法消除他们的内心疑虑,融化其内心保护膜,避免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尽相同,思想接受也因人而异,只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真正把思想教育做到人的心坎上,防止心理阻抗现象的产生。
2.真心投入,以情感人是做好思想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思想教育过程实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过程,情通则理达。我们都知道,人的行为是要受情感支配的。尊敬、喜欢一个人,就会亲近他、服从他;厌恶、鄙夷一个人,就会疏远他、否定他。古语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就是这个理。由此可见,要改变人的行为,必须首先触动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用心投入、付出真情、去关心学生的疾苦、喜忧,才能感染教育学生,赢得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如果教师在教育中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产生思想隔膜和心理阻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对立面,把好心当成坏心,把好事当成坏事,这样一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3.人格垂范是思想教育有效的保障。思想教育是转变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起到很好的凝聚人心和示范效应,这种人格感召力远比空洞说教、乏味的表述更有生命力,从而使思想教育效果更有效。因而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自觉使自己成为观念新、业务精、会管理、懂人情的施教者,要注意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乐观、坦荡、真诚、谦虚、自信、宽容的性格。思想教育工作者如果能以自身良好的形象,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会显得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效果,学生就会产生敬佩和亲近感,心悦诚服地服从教师的引导、管理。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极易效仿自身认可的人的行为和思想。学生愿意效仿教师,则我们的思想教育就不会有冲突,就会有事半功倍的叠加效果。
4.思想教育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思想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才会有效果的,单一的说教,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思想教育中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觉去分析得失,自主去评价自身的存在不足,才能使学生对教育不反感、不排斥。要善于在思想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主动变“他律”为“自律”,在自我评价和认识中获得自我价值体现的满足,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这样一来,我们的思想教育目标就更易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思想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中职学生都具有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的。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社会阅历、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对症施教,消除学生在受教育时的心理阻抗情绪反应,从而使思想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动力。
作者:李志雄单位:广西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