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培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精神
我们把现在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与过去旧的教材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在原来的教材中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是通过练习来体现,而新的教材中,学生能从例题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在例题的思考过程的引导中自己去解决问题,同时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寻求新的方法,得出可以令老师也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同时新教材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理解和适用所学的新知识点。形式不拘一格,为学生设计了学习的“陷阱”,让学生主动地钻进去深入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求新求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在新授活动中,让学生比较大小。我出示“1/3和2/3”,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大小可能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公布哪个小组讨论得出的说理方法多,哪个小组得到的“创新智慧星”就多。老师这么一说,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讨论就展开了,同学们积极动脑,各抒己见,有的还拿出笔画了起来。最终最多的小组竟讨论出六种不同的理解方法。每种都有创新思想。如:有学生想出了1/3和2/3的分母都是“3”,1/3的分子是“1”,不到“3”的一半,2/3的分子是“2”,超过了“3”的一半,所以1/3<2/3;竟然还有学生想出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大小。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活动,思维特别活跃,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就学得轻松、掌握自如。
二、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学生提出令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有些老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在存心刁难,其实不然。学生在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有他们的思维和想法。实际上这也是学生个性的一种体现。关键就要看我们教师怎样对待学生的提问,怎样引导他们解决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不予解答,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挫伤他们的创新精神,反之,教师如可能把他们的提问以适当的形式寓于教学的内容之中,更容易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外,还要在内容上大做文章,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这些题目既没现成的解法,也没有确定答案,要求学生充分联想,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问题在知识点的碰撞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比的意义”后,我给学生提供以下一些信息:“小明今年12岁,是实验小学六(1)班学生,该班共有48个学生,小明的爸爸今年40岁,在某公司上班,年工资18000元,该公司共有职工180人;小明的妈妈每月工资1000元,她所在单位有职工24人。”让学生在这些量中寻找选择合适的量,并说出这些量之间的比有什么意义?并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思维显得异常活跃,他们不但能说出了很多的直接量间的关系,还说出了很多的间接量的关系,以至于下课铃响了,还有好多学生追着老师说:“老师,我们还有……”
作者:李春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