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学教学策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学习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该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认识事物或者能力的发展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小学生这些特点,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一、亲近学生,理解学生
在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亲近学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产生动机的基础,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重要动力。兴趣的形成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比如,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表情严肃、呆板,不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挖苦学生、讽刺学生,那么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听他讲的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天性,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理解他们。这样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就会对教师充满信任。
二、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硬性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难以找到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可把游戏贯穿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的参与率。比如,在教学“一元钱的价值”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游戏和学生进行互动,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小组选择开玩具店,有的小组选择开小吃店,有的小组拿着一元钱去买东西,最后让学生共同探讨用一元钱买哪些东西最有价值。又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画,然后提问:“同学们数一数小红去超市买了几个苹果?”然后,学生回答:“10个。”教师接着提问:“小红和小丽是好朋友,她把苹果分给小丽3个,你们数一数小红还有几个苹果?”学生再数数回答。教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发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启发学生,提高观察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由于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因势利导,让他们认真观察事物。一些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好,回答的问题也不够准确。这时候,教师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提问学生,逐渐教给学生组织语言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有效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怀疑学到的知识,并提出独特的见解。
四、提高想象力,勇于创造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实践证明,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独特想法而感到不自信,当他们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后,如果没有得到重视或表扬,而是受到了批评和嘲笑,就会使想象力有所限制。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充分鼓励和赞扬他们,对他们看似不合理的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果教师说:“别再瞎胡闹了,好好想想。”而另一个教师说:“你的想法真新颖独特。”这两种评价效果会大不同,第一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不敢再提出独特的想法;第二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这样他们的创造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认真探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为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主体”学会知识。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使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非常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能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学生培养的良好习惯有很多,比如:自我反思、作业认真、及时完成、课前预习、书写工整等。独立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强化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崔卫红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曙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