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动力下思想教育方法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思想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于自然辩证法、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等,较少涉及创新动力的激发。而且,思想教育类课程主要由社科专业的教师担任,对于非社科专业的研究生,较难结合具体的专业发展和专业需求来引导、激发创新动力。在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训练阶段,通过导师访谈、研究生访谈发现,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公认障碍为: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劳动力,以既定的科研任务取代自由的学术探索;研究生急于毕业找工作以养家糊口,不能安心于研究与创新。虽然科研任务中也有一定的创新要求,但由于没有系统、持续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动力、创新激情,导致科研任务虽然完成,但质量不高、应用不畅,原始创新、重大创新更少,与科研投入规模和国家期待相比有一定差距。造成研究生创新动力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考评指标体系的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锻炼、科研训练等比较客观、显性,时效性较好,易于考评;而创新动力激发属于思想意识领域范畴,主观性强、见效慢,难于考评。
创新动力是引起、激发和驱使创新主体积极探索、创新,并内化为主体内在的主观意识,再转化为创新意识,最后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力量。[1]创新动力是创新的发动机,是支撑创新人才克服创新过程中各种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是孕育创新灵感的温床。创新动力是“路漫漫”的征服者,是学术积淀的保证。科技道路上的创新与进步,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诱惑与风险,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生活更丰富多彩,更容易懈怠。这时,如果没有创新的动力,人就不可能持续地聚焦到研究创新上来,半途而废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中国,有名言曰: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在美国,有“震撼美国一百年的调查”——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只有几十年朝同一方向不懈努力(也即动力强劲),才会取得顶尖成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没有相当年头的学术积淀是不可能取得的。唯有拥有了创新的动力,才能锲而不舍,才会使学术积淀、厚积薄发。
创新动力具体体现在创新的激情上。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激情即大脑的兴奋,也就是大脑皮层的异常活跃。创新动力为这种兴奋、活跃提供充足的能量。在大脑皮层异常活跃的状态下,组成大脑皮层的脑神经才可能发生跳跃,或脑电波出现阶跃。这种跳跃、阶跃,在心理学层面,就是思维的跳跃,就是创新的灵感。所以,创新动力是孕育创新灵感的温床。谈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西南联大值得一提。西南联大在极其简陋的教学条件下,培养出了诸多人才。战争炮火、亡国忧患时刻激励着师生们报国的热情、学习与研究的动力。与当前情况相比,我们师生物质条件要好得多,但动力却可能差得多。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之所以能够成功,参研人员的热情和动力也是决定性因素。相关问卷调查数据也表明,“缺乏鼓励研究生创新的机制”是当前公认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2]从文字内涵来讲,机制首要的作用是激发活力、动力。因此,研究生创新动力培养不足,是当前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关于研究生创新动力的来源,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中,以“个人价值体现”的需要为动力的占41.5%,以“个人兴趣”为动力的占30.8%,而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动力的仅占22.3%,其他占5.4%。[3]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性较强、以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因此,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思想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具体专业展开。
结合专业教育,激发个体研究兴趣,形成创新动力。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当前的研究生群体呈现“组成结构复杂性、学习动机多元性、人生目标高端性”等特点。这也表明当前的大部分研究生入学前并不一定有研究兴趣,或者说没有稳定的研究兴趣。因此,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是当前培养创新人才不可忽视的环节。结合具体专业开展思想教育、帮助研究生发现研究的兴趣,使研究生感受到创新研究是实在的、具体的、触手可及的,才能够有效地使研究生投入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之中,自觉地成为创新型人才。
结合专业教育,描绘个人价值实现途径,巩固创新动力。研究生的个人价值体现,某种程度上体现于创新活动的成功和创新的成果。如果仅仅有研究创新的意愿,而摸不着通向创新的路径,创新的动力一样会打折扣。因此,开展专业创新人物成长历程的剖析、专业创新成果研究过程的回溯分析,可以有效帮助研究生规划研究创新的路径,经受研究创新过程中的磨练,树立研究创新的信心,使其坚定地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结合专业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和历史使命,升华创新动力。创新的开始就是标新立异,就像生物进化的基因突变一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符合本专业领域中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可能是积极的创新。创新成果才会被国家和社会使用,才会有社会价值,也才能实现创新作者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持续的努力,而个人的心态难免会随着环境而变化。只有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内化成个人的历史使命,才会升华创新动力,才会毫不动摇地持续坚持研究创新,才会持续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进步。
作者:陈旵明靳贵珍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