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4年第十四期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设计弹性的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根据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只有从对产生所有可能形式的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的理解出发,我们才会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的存在,理解存在和我们生命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经历应该通过学生个人行为的改变,指引学生参与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尤其是对地方层面问题的解决。武侯区吸收了上述先进思想,在“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征。1.课程内容的“生活”特征把生活世界作为构成学生认知、体验和行动的媒介和资源,通过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深入理解和真实体验提高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具体地讲,我们在课程开发时注重三个取向:第一,知识的“活化”取向,把简化、抽象、概括化的知识内容“活化”“还原”为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生动细节和情境;第二,经验的“现实”取向,及时将当下的国内外重大社会事件和重要生活现象纳入课程,把现实生活中庞杂混沌的信息、事件和问题转化为可用于学生学习、探索的问题和主题;第三,生成“学生取向”,将学生在操作、探索、研究、发现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和感悟,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内容。2.学习方式的“建构”特征教师运用经验和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事实、分析现象,形成认知、行动和体验。课程面向人类生活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小学,强调通过丰富的事例和体验理解核心课题,注重行动模仿;在初中,强调通过概念学习让学生理解核心课题,注重教学性实践;在高中,强调通过批判性分析让学生理解核心课题,注重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3.课程实施的“创生”特征课程实施注重“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建取向”的优势整合。在顶层设计方面,明确目标导向和学习领域;在课程教学方面,弹性的参照框架为师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态度、认知、学习风格、课外经验等进行课程创建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二)课程的顶层设计:弹性课程参照框架该框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学生评价四个要素做出了顶层设计,同时也为学校、师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创建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1.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目标凸显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技能、态度的关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在《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中指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和行为规范,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该行动纲领还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技能、规范行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当前“低水平了解外国常识”的问题,我们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真正目标,将知识学习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还原国际理解教育“理解和行动的本质”。课程内容突出“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的核心内涵。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6年至1974年,各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国际合作和促进世界和平是这一阶段的主题;第二阶段为1974年至1994年,强调进一步重视世界各国在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加强世界共同体意识;第三阶段为1995年至今,强调民主、人权、自由是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可见,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演变始终围绕着“和平”这个主题,以“尊重人权”“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合作”为基本内涵。因此,课程确定了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四个主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国际场域”中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国际理解教育通过“与外国人交往、合作”“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等特有的育人目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等特有的内在机理,“人员交往、信息交换等实质性国际交流过程”等特有的育人路径,直接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将交流、合作、批判思维定为国际理解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课程立足在比较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尊重文化多样性,包含对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以及在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他国文化的理解。课程力求引导学生在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接受和欣赏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相互交织和理解”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立场。目标设计注重学段连续性。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设计了目标阶梯。在态度上,构建一个从“接受浅近道理”到“形成正确价值”的发展连续体;在技能上,构建一个从“做出恰当反应”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连续体。2.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由主题、核心课题与基本理解、学习资源、现实话题四部分构成。以这样的结构取代文本化教材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自然要求,能够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性、建构性和创生性。主题,既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也是师生的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人权、文化多样性、和平、国际合作四个主题。核心课题,即该学习领域要探讨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解,即学生在该领域核心课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认识和观念,它们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石。学习资源,即学生学习的载体、材料、工具,而不是需要掌握的对象和学习的目的。课程强调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实用性和便捷性。顶层设计仅提供书籍、文献、电影等学习资源样例,表明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师生选择的自主权。现实话题(行动),即课程教学的起点和回归点。课程强调现实话题(行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强调学校和师生具有选择和创建现实话题(行动)的自主权。3.学习方式的设计课程强调三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理解,是指对感知和了解的信息进行深加工;行动,是指直接作用于环境和他人的活动;体验,是指对理解和行动的结果的反思与内化。在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上,师生可以选择更加具体丰富的学习方式,并展开持续的理解、行动和体验。持续,是指在初步理解、行动和体验基础上的不断挖掘和深入。这样的学习过程并不强调信息和活动的堆砌,而是强调对它们的“消化”,并在持续的理解、行动和体验中形成技能、态度和价值观。4.学生评价的设计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理念为指导,对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进行表现性的评价,并能够反映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要求。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元主体和多种方式。
二、创新教学形态,协同课程资源
(一)课程的教学实施:校本变革与创造学校和教师在采纳区域课程弹性建议的基础之上,需要进一步对课程做出改编、整合、拓展和创建,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宽学习资源和范围、创建适于学校和教师个人教育理念和课堂实际的教学来实施课程。经过探索,形成了国际理解课、主题活动、友好学校共建课程、学科渗透四种课程教学形态。1.国际理解课“课”是以信息、知识为主要媒介,组织和获得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国际理解课以核心课题的认知为基础,但学生上课并不是简单地了解、记忆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国际理解课通常采用“观察-探寻-揭示-延伸”四个教学步骤(见表2)。2.主题活动“活动”是以情景、事件、事物、行动为主要媒介,组织和获得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国际理解主题活动以具有国际元素和细节的情景、活动等为基础,但活动并不是简单地感知刺激,而是让学生对情景、活动进行探究、感悟。主题活动分为“激起-进入-加深-弥散”四个阶段(见表3)。3.友好学校共建课程“共建课程”是上述两种形态的延伸。友好学校共建课程是最直接的国际理解教育途径,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让学生在共同行动中克服紧张、不安和不快的情绪,进行跨文化的体验和理解(见表4)。4.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以学科学习过程为基础,组织教育经验的课程形态。它并不是简单地行知识传授,而是以国际理解主题为原生点,以学科教学作为结合点,在课堂中找到切入点,将课外活动作为延伸点,构建起一个国际理解的“文化场”(见图1)。
(二)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文本资源与非文本资源的协同课程资源包括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资源,也包括以人、事物、事件、活动、场景等为载体的非文本资源。武侯区投入专门的教育经费,支持和奖励学校开发建设学生读本、社区基地和友好学校三类资源。比如,将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读本作为外语、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并把这些读本免费发放给学生,以便于他们在参加社区活动、友好学校交流时使用。1.编写读本成都市武侯区为小学编写了《奥运之光》《唱游世界》《艺术视界》《绿色视界》《国际语言》《世界文化》,着力从文化视野认识世界;为初中编写了《从这里走向世界》,着力从政治经济文化视野了解世界;为高中编写了《课堂沟通世界》,着力培养现代公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走进社区全面建设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的校外基地和良好社会氛围。武侯区教育局普及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师生宣讲《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实施中国文化浸润工程,师生为外籍人士参观成都名胜古迹当导游,教外籍人士说中文、画国画、跳中国民族舞蹈、打太极拳。实施“世界课堂”进社区工程,邀请社区居民走进中英、中新、中美等课堂,开设“我在海外教汉语”社区讲座。实施社区居民国际大融合工程,组织中外家庭结对,开展中外节日同乐、中外家庭同唱一首歌、中外家庭运动会、中外家庭美食节等活动。3.牵手国际友好学校武侯区与英国维克菲尔德市、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学区结为友好地区,武侯区的中小学与56所外国中小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实现了交流的常态化。中外学生通过写信、互赠贺卡、网上讨论、短期学习、访问、交流等形式开展对话。
三、效果与反思
经过近几年的国际理解教育,武侯区学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越来越有优势。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武侯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芮塔(RitaRodriguez)博士、洁派(Jaeh.Paik)博士等专家率领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小组对武侯区三所小学的9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与美国同龄学生的抽样数据进行了对比。调查显示,武侯区学生在信息处理、分析综合、社会适应、与人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武侯区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际理解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理解的态度方面,多数学生的态度与国际理解教育所倡导的态度相一致。比如,学生认同“全球互相依存”,不赞同“向下游排放污水”等。在国际理解的经历方面,91.8%的学生曾经有国际理解方面的行为和体验,如参加志愿者服务、具有他国文化元素的活动等。2013年,武侯区龙江路小学分校作为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唯一推荐学校接待英国首相卡梅伦,卡梅伦称赞武侯学子“非常健康、非常有活力、非常自信”。另外,武侯区以教育国际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国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辐射影响。2013年,武侯区举办了“阅读的力量”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和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时任教育部国际司司长的张秀琴女士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上说:“武侯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做得好,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编得好,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搞得好。”当然,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国际理解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学生国际理解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与美国学生的比较研究中,武侯区学生在心理控制、对老师的态度、与老师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国际理解能力方面,对同类主题的异文化解读表示不可信、不接受,反映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够高。就课程本身而言,课程教学评估还不完善:一是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评价机制有待跟进;二是需要进一步开发课程教学评估的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作者:潘虹汪翼武婷婷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局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对外交流合作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