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院校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摘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财务成本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兼顾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必须准确认识教育成本,充分了解财务成本管理的特点,准确地进行财务成本核算,为学校进行财务成本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必须注重投入与产出效率,从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入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提高新时期高校财务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等院校;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高校财务成本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在高等教育新发展形势下,高校要兼顾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准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办节约型学校是必然选择。
一、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环境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变了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环境。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是公益性福利事业,受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政府管理的职权涵盖高校的经费划拨、财务开支、专业招生、毕业生就业等各个方面,高校自主管理的权限小,缺乏发展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改变了高校生存环境,尤其是彻底打破了传统高校资源分配模式,迫使高校的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向市场配置的模式转变。从财务成本管理角度而言,高校财务资金来源管理必须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一角度出发,以自主办学为主导模式,对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了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进行。计划体制下办学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高校经济活动只是资金运动,财务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是按预算和财务制度审核报销。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校经济活动从事业单位的开支型逐步向市场经济法人实体的经营型模式转变,要求各类高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本前提下,更加重视经济效益,追求教育资本的回报率。与此相对应,财务职能延伸到高校的各项财务决策以及产、学、研各个环节,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职能也从主要侧重于支出管理,进一步延伸至融资环节。
(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改变了财务工作性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办学主体,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势必改变高校的利益关系。高校的利益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而是涉及各方的多元利益主体,高校教育经费筹集方面,无法再由政府进行统一拨款,势必要向多元筹资模式转型。另外,高校教育服务多样化带动收入类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学生缴费收入、学校产业收入外,部分高校为增加收入,加强了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的力度,相应增加了收入类型,高校财务成本管理复杂性加大。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财务要加强对不同风险的计量与控制,提高收入管理水平。
二、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的特点
教育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的目标和任务不同,高校特殊性质及运行方式决定了高校成本管理与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本管理大相径庭,具有高校自身的独特性。
(一)成本管理的非营利性《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条规定指出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高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很难有效地衡量其效益,由此可见,高校的成本管理与企业成本管理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二)成本补偿的间接性及滞后性高等学校成本中学费只能补偿一部分高等教育投入,且教育成本的补偿具有时间滞后性,它的补偿不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而是发生在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各种工作中,成本回收期长,教育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三)成本核算区间的不确定性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育成本投入涉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成本的界定在不同期间、不同专业乃至不同毕业生之间的界定存在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是成本项目的不确定性,哪些费用支出应该记录教育成本核算,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二是高校教育成本项目部分费用支出要准确界定出记量成本的数额有相当大的困难;三是成本受益对象和受益期间合理划分不容易。
(四)单位成本递增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成本不断攀升,高校资金取得额度大小、现代科技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等因素都是造成成本递增的主要因素,高校费用支出的刚性决定了教育成本不断递增的特性。
(五)成本计量具有模糊性由于成本计量方法、成本标准、费用分摊的不确定性,导致成本计量具有模糊性,直接影响到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三、高校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体制机制变革的进程中,财务成本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但由于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高校的财务成本管理存在许多短期内难以适应体制改革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理念薄弱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府是高校的投资主体,与之相应的高校财务管理以核算为主,成本管理理念得不到重视。从宏观上讲,财务成本管理理念是基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的价值管理。从操作层面讲,财务成本管理理念往往是由内外部环境决定的。高校的财务成本管理要在体制改革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围绕如何提高价值管理能力展开。从通俗意义上理解,高校财务成本管理要在平衡高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各种投入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但是,目前高校教职工思想上,还未意识到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的变化,这就直接增加了财务工作的难度,甚至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将开源节流的责任完全加在财务人员身上。
(二)高校财务成本管理体制不顺财务成本管理是各单位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而言要根据财经法规,按照财务成本管理的原则,组织单位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主要包括资产购置、资金或资本融通、营运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从目前高校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看,还未形成一套自我控制、自我适应的财务运行机制,无法起到调动高校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尤其是其中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等方面,都亟待补充和加强。
(三)财务筹资的风险意识不强目前,我国高校筹资模式差异很大,有的高校仍然沿袭以往政府拨款为主导的筹资模式,有的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民办高校,出于扩大高校规模、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筹资模式过于依赖银行贷款,造成了较大财务负担。公办学校以政府拨款为主导的筹资模式,由于未完全放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目前已经难以适应高校教育大众化、社会化提出的筹资渠道多元化的要求。但过度利用银行贷款的高校,是否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贷款资源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部分高校盲目进行高标准、高规格建设,在短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造成银行贷款资金的浪费,加大了偿债压力,形成财务筹资风险。
(四)财务分析体系有待建立长期以来,高校的资金运用不重视绩效分析,也不讲究分析结果的运用,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无从谈起。但在市场经济持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导致财务成本管理的范畴逐步扩大,对财务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的财务分析体系中,总体上比较重视教学、科研等传统项目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投资经营活动分析能力不足,对筹资成本的分析也相对较为薄弱。
(五)教育成本核算制度需要完善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涉及的科目中费用支出类特别多。现有制度对成本核算的规定不完善,哪些应计入教育成本、哪些不应计入教育成本尚无具体系统的规定。有些与成本管控相关的规定和措施只是散乱地出现在各类文件的条条框框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四、完善高校财务成本管理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顶层设计1.逐步建立全面成本管理体系高校要象抓教学质量那样,建设全面、全员抓成本管理的网络,使成本管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人人控制成本的局面。一是成立成本管理专门机构、明确成本管理职责。按照高校的规模大小、管理架构复杂程度、下属单位多寡等不同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组织机构体系,既要强化财务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又要落实好各项分权制衡机制,使各个财务组织部门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明确财务处成本核算职能,有条件的学校要在财务管理部门成立成本核算科室或岗位,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提供成本核算和管理信息。2.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现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核算的规定不完善,成本项目不明确,哪些应计入教育成本、哪些不应计入教育成本尚无具体系统的规定。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更具复杂性且涉及面广,新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又不能满足各个高校的情况,所以高校亟需借鉴企业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方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成本核算体系,增设成本核算类科目,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报表编制,来满足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要求。3.建立健全高校审计监督制度随着教育成本纳入学校财务管理,审计也应该及时跟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健全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从职责上明确内审部门对同级财务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审计权限和责任,强化对具体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对于容易发生问题的基建项目,要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均进行审计监督,预防贪污腐败。对于科研资金,要健全资金使用规范,对使用过程进行定期审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二是规范外部审计流程,由于外部审计的范围涉及到高校的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因此,应明确由高校领导层面负责聘请外部审计机构,不允许由高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自行聘请外部审计,避免外部审计流于形式。三是对成本差异较大的部门进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高校财务内控中加强成本管控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目前我国高校预防财务风险的关键,也是高校财务成本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因此在高校财务内控中加强成本管控十分必要。1.完善财务预算,加强执行监督。在预算制定中,要依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贯彻财权与事权统一的管理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强化对各管理层的分级授权工作。建立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把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定期的考核和监督,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对于成本考核成绩好的予以奖励,对于成本考核成绩较差的予以处罚。2.强化对财务收入和财务开支的管理控制一是要健全高校的筹资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筹资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开展筹资、吸收社会捐赠工作。要明确高校非税收入的概念、性质、范围、具体种类,具体收入类别的认定及其主管部门,制定校内管理实施细则,强化高校财务部门对非税收入的管理,确保符合相关部门的政策和管理标准。二是要强化财务成本支出控制,高校资金使用项目繁杂,要根据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投资等不同种类,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开支控制措施,实施成本定额管理,提高支出的规范化水平,对于重大、专项的开支要严格执行相关预算管理制度,项目执行过程要对执行进度与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并予以改进和处理。日常的开支项目要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进行开支,提高财务支出的合规性。3.建立健全高校资产和负债管理制度一是改进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权责划分,设置合理岗位和权限,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要加强资产种类管理,针对不同资产明确不同管理人员责任,实施问责制度,加强资产定期检查,掌握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对资产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等设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高校资产的内部调配,防止资源闲置浪费。三是加强高校贷款的控制和贷后风险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负债考核体系和预警指标,对贷款规模、贷款结构、偿债能力、成本效益进行定期评估和预警。4.加大成本信息披露力度建立防范教育成本不效益,提高教育成本效益的社会监督机制,制定包括教育成本在内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高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化,涉及重大经济事项需在事前、事中、事后及时公开,以便于教职工和社会公众知晓,信息披露中应遵循及时、公正和真实的原则,让内外共同监督高校财务,激励教职工参与理财,从而对财务进行积极有力的监督;对外为外部监督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环境,借助外部力量促使高校自我约束。
(三)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做好高校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强化三种理念:一是成本理念,低成本办高质量的教育是学校经营的核心,尽可能把学校的各项活动纳入投入产出框架中;二是经营理念,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渗透到学校经营决策的指导思想和日常运行中,引导教职工行为;三是节约理念,牢固树立开源节流办节约型学校的理念,并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教育成本管理成为高校内部各个行政单位和教学部门的工作常态,必须结合校情,构建切实有效的教育成本管理体系,不断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忠正,陶美重.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天中学刊,2010(3):9-12.
[2]财政部教科文司.高校财务管理——国际比较与借鉴[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1):56-61.
[3]陈宏斐.高校部门预算现状及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1):129-130.
[4]狄旭.新时期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2下):104-105.
[5]邓敏,韩玉启.大学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学院制模式为研究视角[J]会计之友,2011(3下):99-101.
[6]董乃斌,胡小容.高校收入管理问题初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3):137-140.143
[7]黄永林.新中国60年教育财会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财会研究,2009(5):12-19.
[8]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应做到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中旬刊),2011(1):34-36.
[9]刘莉.地方性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通讯,2009(20):25-26
[10]石美玲.浅议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12):43-44.
[11]杨周复.适应部门预算改革要求构建新的教育财会制度[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2):12-13.
[12]张春梅.试论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框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18-19.
[13]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4):46一49.
作者:薛红兵 单位:福建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