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对比研究范文

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对比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对比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其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和精神传递载体已经被广大观众喜爱和接受。战争题材是电影中的常见形式,自20世纪早期便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将人文思想、行为表现等融入其中,形成了模式化、具体化的特点。在战争主题电影上,中国和西方有着鲜明的对比。两者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政治经济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战争内容和艺术的表现上出现了诸多不同。通过引入一些中外战争电影,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方主题电影的差异,在多样化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中国未来战争主题电影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平衡道路。

关键词:中西方对比;战争电影;研究;人物

电影是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特定文化产物,它能够显示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意识形态。特别是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历史性、意向性、统一性的战争类电影,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艺术母题,在电影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61。随着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适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影产业,使其成为国民总值的支柱产业。中国战争电影不同于西方,在挑选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及思想表达上都比较含蓄,注重蕴意、艺术、形态的统一和协调。而西方在电影制作上就比较倾向个性、自由,电影中也多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和批判性,这在中国的战争电影中是不常见的。以下将从战争电影的发展背景、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电影制作手段和监管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综合叙述。

一、战争主题电影的基本概念

战争电影也成为军事片,是以历史为原型,将发生在本国或他国的重大军事行动重新展现在荧屏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映像。战争电影的主要题材有:通过战争经过和场面的描写来树立英雄榜样、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来阐述军事思想和原则、通过战争场面的惨烈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悲苦来展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和灾难。虽然同为战争题材的电影,中西方的电影发展却走向了两条道路,在内容、艺术、思想的表现上也有着鲜明的区别[2]5-12。

(一)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

中国战争主题电影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国产战争电影(193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989年);20世纪90年代(1990-2000);进入21世纪(2000—现今)。此文是以当代环境和背景为划分准则,将电影中的人性表现作为衡量的准绳。中国战争电影史的发展必须放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有关政治、文化的描述,只有将其带入时代环境下才能加以细细分析和考察,才能帮助观众和学者理清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由特定的人完成,中国战争电影的百年进程反映出民族的每一次变革和每一种文化思想的浪潮。第一阶段:1930之前,中国战争主题的电影尚未有雏形,大都描写的是战争时代的爱情故事。但是随着外国侵略者一次次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国内的各种关系迅速发生了变化,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为了唤醒同胞的爱国意识,电影界在广大群众的要求下一改以往神怪、爱情之类的制作风格,将一些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战争的主题反映在了电影当中。如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抗日血战》,就是针对当时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战争的记录。还有联华影片公司的《十九路君抗日战史》《芦淞抗日将士追悼会》等。作家夏衍在回忆中说道:“那时百姓的情绪已经变了,他们知道你是干革命的,也不会去告发你,还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这便是抗日爱国的民族精神。”第二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间的战争主题的电影在形式上、思想意识上都发生了较多的转变,明显的特征便是强烈的思想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期,同时爆发了抗美援朝、土地革命等运动,形成了以“反帝反封建”“为政治服务”为主的电影制作原则。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电影界的作用必须表现出民族成立的精神,塑造共产党员的伟大形象,以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模范行为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用以教育广大青年。这一时期的战争电影已经注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一体化,其他各类电影题材也要密切贴近思想文化的建设。

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新战争电影主题的政治宣传和阶级意识被强化,形成了一种‘政治是统帅’的境界。第三阶段:“”结束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电影内容也逐渐引入了“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往完全对立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思维逐渐被抱起,人的价值受到重视。这一阶段的战争电影受到解放思想观念、文化环境和西方电影的影响,使得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群众心理具备了开放、包容的特征,为新战争电影提供了较为明朗、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电影制作人有了颠覆旧传统的勇气和发挥见解的空间。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的战争主题电影便开始探究战争本质、战术、人际关系、国际化思考的内涵。这个阶段的电影不仅增添了人文情怀,还引入了人性的表达。中国电影制作者试图将中国的国情和传统艺术结合起来,高扬个性旗帜,从集体意识转向了个体意识的表达。此阶段主要是体现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比如《金沙水拍》《长征》《黄河绝恋》等,都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深受观众喜爱,从而为后来的战争主题电影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五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二十多年的积累和铺垫上,中国电影的制作思想不断解放,创作观念日益多样化,在艺术和美学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在国际化市场的影响下,战争电影受到国家的倡导和推动,开辟了新的演作风格,更加关注市场的需求和走向。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国内的电影产业和国外的电影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融合,中国战争主题电影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战争电影已不再热衷于战争场面和生活状态的描写,更多的是体现对战争本身的思考以及对世界上优秀战争电影内容、形式的借鉴倾向,这为电影的创作注入了新生力量。如《集结号》《我的长征》等。虽然影片的内容有差异,但它们都为观众展现了强烈的思想文化精神和个性特征。

(二)西方战争电影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拍摄的电影中就出现了描写人与战争关系的内容,在反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同时如实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3]69-70。就拿美国来说,1898年斯图特•布列克顿在纽约的一个房顶上伪造了关于美西战争的场景照片,电影便成了另一个战争平台,也成为战争的武器,让美国拥有了初步的战争主题电影。二战之后,为了加强电影的真实性,著名导演约翰•福特、威廉•惠勒等都报名参军,去了前线收集创作资料,从而在战争电影中谱写了一本本壮丽的诗篇。西方战争主题电影多表达个人主义和反对战争的思想。尽管当时世界战争不断,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信奉孤立主义,不愿参与到旧大陆的纷争中。1929年,美国出现了一部重要的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全片有着明显的反战思想。1933年的电影《永别了,武器》也是以反战为主题,揭示了影响国家发展以及造成人民伤亡的原因和惨痛代价,表现出了浓浓的厌战情绪。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的电影便带有宣传的倾向,突出表现军队的骁勇善战,高度赞美了他们的威力和强悍,泛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观众的喜爱。比如1949年的《战场》,突破了传统的拍摄模式,将英雄主义发挥到极致,描写了胜利者的姿态。虽然在后面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电影的政治意识和国家情绪表现的不符合商业规律,一直停滞不前,制片公司不敢轻易进入大规模的投入,造成烂片的泛滥。但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市场慢慢复苏,西方的著名导演都纷纷接触战争电影这种成本高、制作手段复杂的体裁,给后来的战争电影开了先河。

二、西方思维与中国思维的差异

受到体制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战争电影在主题的表达上比较简单,多为政治宣传教育,想要激发一代青年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和对领袖的赞美。概括来说,中国战争电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各领袖战略战术和高瞻远瞩[4]28-30。中国几千年来都提倡精忠报国精神和团结互助思想,因此无论是国内内部战争电影还是对外战争电影,都以为国献身的精神为战争电影的主旋律。比如早期的《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等,塑造了一批批伟大的将领形象。电影中的主人公在角色的定位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都以平生的主要事迹为主线,衬托主人公的爱国主义。如林则徐、等民族英雄成为荧屏上的经典形象,他们奋不顾身,为国图强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宣传红色思想的教育精品。与中国意识形态为主的表现形式作对比,西方战争电影无论是在视野还是场面上都刻画得更加开阔和震撼,忠于对战争本身的意义进行反思[5]11。通过战争电影,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影片中正义与非正义的抗争、侵略者与守卫者的生死争斗,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更加敏锐地思考战争的起源、目的等,真正将战争与国家发展、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可以说,西方战争电影是深层次的思考型电影。西方战争电影的场面气势虽然宏大,血流成河,但也存在温馨的镜头,比如战友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战争中除了生死别离,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和美好生活的再现。比如2005年由德、法两国共同拍摄的《圣诞快乐》,男主人公被迫放弃喜爱的艺术,和心爱的女友一同从军。在大雪中,他们忍受着寒冷和饥饿,多希望不再有战争。主人公的女友用她甜美的歌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士兵,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温馨的圣诞节。虽然电影形式简单,但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描述军兵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国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集体主义的支柱与整体性有关,在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历史中,一直都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善和相互帮助,有着“群众”和“整体”的思想。在国内,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往往是相对的,集体利益大于一切。当两者相互矛盾时,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相互结合考虑。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在行为举止上遵循社会或者团体的统一规则,以集体的利益作为自身利益[6]6。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的电影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中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战争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如《南昌起义》《黎明》等,都以革命为主题,突出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西方则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有关。如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含蓄的方式向观众解释了何为个人主义精神。电影中克莱默是一名能力很强的广告策划师,他赚钱养家,尽量满足妻子的所有要求,但他的妻子却认为她的一生太过平淡无奇,和克莱默生活在一起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便决定和克莱默离婚。在中国人的眼里,或许会觉得乔安娜并没有爱过她的丈夫,尽管她的丈夫是一位好丈夫。但是在西方人的眼里,他们会觉得这是乔安娜的人身自由,是思想的觉悟和个性的追求。结语虽然受到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电影制作形式和表现内容都有差异,但战争主题电影统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英雄主义确实相同的。对于中西战争电影,不能单凭优劣来判定孰好孰坏,只能取长补短,不断吸收各自的精髓。战争电影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电影创作者都应寻找充满人文关怀、民族文化的纽带,促进艺术与商业平衡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战争主题电影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李洋.边缘艺话[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2]吴予敏.论新时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价值观念[J].小说评论,2012(5).

[3]殷洁.从斯皮尔伯格二战电影管窥好莱坞战争世界[J].科技文汇,2010(6).

[4]范冰杰.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拉贝日记》[J].电影评介,2011(12).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康友金.中外教育思想史比较[J].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冯晖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