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塑造范文

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塑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塑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塑造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摘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视野、有农民情怀,他们奋战在农村基层一线,与农民群众关系紧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自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这个群体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关注,媒体的关注程度与报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及行为,而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及行为又反作用于媒体的报道。深入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塑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用好、用活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促进大学生村官战略成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学生村官;形象塑造

一、融媒体的定义及新旧媒体的特性比较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于是传统媒体积极谋求转型,在媒体传播形式上出现了新旧媒体的融合,即所谓融媒体。融媒体依靠网络和数字技术实现了信息传播路径及表现形式的延展,采用的“扬优”的做法,即吸纳新旧媒体的“精华”部分,剔除其“糟粕”部分,从而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谈到融媒体的特性,有必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关特性进行对比。第一,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向单一,由信息编码者向受众传播,即报纸、电视等传播什么内容受众就看什么内容,受众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这种双向性和交互性,一方面体现在信息传播主体的变化上,传统媒体的受众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相关信息,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另一方面,信息的反馈渠道较为便利畅通,信息接收者可以根据个人倾向选择性地接收相关信息,并且信息编码者和译码者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就相关内容进行及时互动交流。第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受限于时间,很多信息的、传播至少要等到事件发生的次日,这样就“延误”了受众对信息及时有效的接收。而当下,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扮演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在网络等传播要素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事件信息,并且信息也会迅速广泛地扩散。第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受版面、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有效信息被迫删减,而新媒体平台上的图文、声音、视频等信息多以立体化和超文本性等特点呈现给受众,使信息的容量得到极大拓展。

二、大学生村官的媒体报道特征分析

经过对《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等报纸以及相关新媒体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的媒体报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体裁

上以消息和通讯为主要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塑造,就要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媒体报道情况。研究发现,当下媒体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道体裁大多以消息和人物通讯为主,新闻图片和专题报道则以活动为主,评论等其他文体很少甚至没有。研究2017年《大学生村官园地》报纸及其公众号平台发现,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报道评论只有12篇,其余体裁均为与活动相关的新闻消息、图片及活动侧记。

(二)报道区域失衡

一个地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往往跟大学生村官的宣传报道力度成正比。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较好的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报道也相对较多,东部与南部省份的大学生村官报道要远远多于西部及北部省份。简而言之,大学生村官的媒体报道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重视多轻视少”的特征。通过分析2017年《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网、大学生村官公众号平台的相关报道发现,云南、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等省份的大学生村官报道较多,西部与北部省份的报道明显较少。

(三)报道主题多元化

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相关主题的报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发言及活动。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的报道,很多涉及各级党政领导对大学生村官的寄语,通过寄语来引导大学生村官坚定信念,艰苦创业,例如《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新华网)、《中组部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园地》2018年2月15日)等。二是对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的解读。无论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还是乡村振兴战略或是与“三农”方面的政策,《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等报纸及公众号新媒体平台都会对出台的政策进行多方面解读,帮助受众了解相关政策。三是大学生村官聘期结束后的出路问题。近几年,各级党政部门从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问题入手,不断拓宽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渠道。《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等报纸及新媒体平台,也不断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广阔发展出路的报道。例如《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力度不断加大》《江苏省开展大学生村官专场供需洽谈会》等报道,从多角度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踏实干事、提升本领。四是优秀典型人物的塑造。为了充分展示优秀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风采与成就,更好地激励大学生村官向榜样学习,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不少媒体网站都塑造了不同领域的大学生村官优秀典型,例如《海归硕士章文琼谈人生意义———当村官不是跳板》《带领村民种植有机蔬菜致富》等报道,塑造了不同领域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典型。《大学生村官园地》《大学生村官报》等媒体还开设专版,对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典型进行系列展示。

三、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是指通过媒介呈现的人和事的形象,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则指的是大学生村官通过媒介传播在受众心理上所呈现的形象。研究近几年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道可以看出,媒体主要给大学生村官塑造了以下形象。

(一)“三农”政策的宣讲员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中央很好,村干部很坏”的文章迅速在网上“火”了起来,文中提到了一种现象,很多村民觉得上面有好政策,却被基层村干部执行“走了样”“变了形”。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一些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农民不能及时了解中央和地方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和帮扶措施,使一些村干部“钻了空子”,这种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村民们对村干部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研究媒体的相关报道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三农”等惠民政策宣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报道内容涉及大学生村官通过集中宣讲、制作宣传画册等方式,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惠农政策、惠民举措,热心帮助农民用好用活政策。

(二)村情民意的调研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体现了调查的重要性。根据媒体报道,很多地区的大学生村官都能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把握民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提出促进农村发展的“金点子”,使得所在村社的民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在《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及其他网络平台上搜索“大学生村官”字样发现,很多报道都记录了这样的事迹:大学生村官利用空闲时间走访农户,对贫困户、孤寡老人、低保户等群体在工作手册上进行了详细标注,提供帮扶,并结合调研情况,撰写村庄发展报告。

(三)精准脱贫的战斗员

党的报告肯定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并全面系统地做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都意识到大学生村官身处基层一线的优势,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脱贫攻坚的系统性培训,要求大学生村官将扶贫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入脑、入心,并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瞄准切入点,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扶贫的能力、提高扶贫的实效。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战场,通过深入村民家中全面调查、仔细摸底,深入掌握贫困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依据不同的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帮扶促进脱贫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媒体对大学生村官关于脱贫攻坚的报道也很多,例如《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都对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战场的青春风采进行了连续性报道,一些网站也肯定了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上的作用。根据报道内容看,大学生村官被塑造成脱贫信息的采集员、扶贫政策的宣讲员、精准扶贫的联络员、扶贫对策的参谋员、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四)留守儿童的辅导员

当前,“61”“38”“99”群体是不少农村的“主力军”,这些群体也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党的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人群的关爱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留守人群的问题。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少大学生村官发挥文化高、才艺多等优势,建立“乡村私塾”“留守儿童驿站”等,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个个快乐成长的驿站。媒体在报道中,也着重塑造了大学生村官扮演留守儿童辅导员的角色,例如扬州市宝应县××镇大学生村官把村委会的会议室改造成留守儿童“快乐驿站”、淮安市××大学生村官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学校,“使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也能学习国学、礼仪、艺术等课外知识”,类似的新闻在《大学生村官园地》公众号及多家相关媒体网站上都有报道。

四、大学生村官媒介形象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网站影响力不强

《大学生村官报》《大学生村官园地》等对大学生村官群体专门报道的报纸在社会上影响较为广泛,而当前存在的几个大学生村官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影响力则不强。相关主题网站主要着眼于报道大学生村官政策、招录信息、优秀典型人物、相关活动等,而对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导他们从事创业富民、服务为民等实务指导方面的报道内容欠缺,这就降低了大学生村官对主题网站的专注度,不利于媒介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研究发现,各地为大学生村官群体交流提供的媒体网络平台并不多,有些平台已经名存实亡。就《大学生村官报》和《大学生村官园地》等公众号的关注量来看,关注者也并不是太多。

(二)个人作品缺乏形象意识

在社会大众看来,大学生村官是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是组织下派到农村一线的干部队伍,他们的言论行为也代表着政府。但从大学生村官在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上发表的观点及文章看,他们的媒体形象建构意识极度缺乏。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所写的内容多是自我感慨、基层工作记录等,对于社会所期待的乡村振兴、创业富民、服务为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内容十分缺乏,这就使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担当形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所写内容格调不高,很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建构。

(三)负面信息传播广泛

随着社会上“仇官”等思想的出现,社会上只要出现与官员相关的负面信息,往往传播得很快。而大学生村官在群众眼里也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与大学生村官有关的负面信息也会被社会大众持续炒作。研究发现,网络平台关于大学生村官负面形象的信息传播量大而且传播迅速,这种传播量和传播速度往往比大学生村官积极形象塑造的信息传播力度要大的多。例如《尴尬的大学生村官: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报道,表露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无望和经历了农村锻炼后出路不彰的现象,这一报道被网络媒体大量转发;再如一篇《女干部潜规则大学生村官》的贴文,也被网络媒体大量转发,严重损害了受众对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定位。

五、媒介融合视阈下大学生村官形象塑造的策略

(一)政府要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目标,为媒体传播提供报道重点

目前,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战略层次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但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启动层面还仅限于组织部门,还是部门性工作,因此要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总结和机制梳理的基础上,尽快推动这项工作进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与此同时,还不能仅把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党政干部的培养链,如果仅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媒体会不断渲染这种培养方式,在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群体性事端,从而严重损害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因此,要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培养目标是经过农村基层锻炼的、能够胜任艰苦工作的、具有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的青年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既是党政干部后备力量,也是适应于农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型人才。只有把大学生村官培养目标设定为一个综合的目标系统,才能适应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不断拓宽的要求,才能正确建构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形象。

(二)媒体要正视现实问题,真实、准确地反映大学生村官的形象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政策设计。第一,媒体要担起“社会公器”的责任,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村官积极的一面,也要正视大学生村官现实中的问题,要发挥信息传播功能,更要起到监督的作用,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做有担当的媒体。第二,媒体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报道机制,机制内容要包含宏观上的传播思想、媒体功能定位,也要包含微观上的采访要求、写作要求等,要建立一支媒介素养高、报道内容鲜活、真实、客观的媒介工作队伍。大学生村官生活、工作在农村基层一线,媒体从业者要能够深入农村一线,深入实际,在百姓家中、田间地头捕捉到大学生村官的第一手资料,采访到鲜活的新闻事实,拍摄到鲜活的新闻图片,为受众呈现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能坐在板凳上想问题、写报道。

(三)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传播自己的声音

当下,新媒介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新媒体、自媒体主导的网络论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充分驾驭新媒体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塑造自己的责任担当形象,替自己代言,替群体代言。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大学生村官要主动学习并提高与媒体记者打交道的能力,积极用新媒体宣传村里的事务。此外,大学生村官还应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能快的优势,多在论坛上发声,也可以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传播自己的声音,为受众呈现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12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J].当代传播,2005(3):68-69.

[5]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国际新闻界,2009(8):72-75.

[6]蒋萌.新媒体时代下微博的公共领域现状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2(4):45-48.

作者:高占 单位:淮海工学院《大学生村官园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