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目前,世界已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河南省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及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经济建设空前迅速,文化发展也是群星闪耀,如火如荼。但是,在此当中,少数民族文化却少有出现。从实际情况看,有着数百成千历史的河南回族,至今却还是缺少自己满意的历史论著,还无专门的民族研究机构,无民族文化学术组织,无一家公开发行的少数民族刊物。不仅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难,而且要想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立项课题也难。如此的状况,文化怎么发展?如何实现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难怪一向被认为“懂经济,善经营”,经济状况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河南回族,近十年来却出现了同当地差距愈益拉大的问题。据统计,2010年,河南省少数民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00元,与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相差5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9.43元,低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504.3元;全省21个民族乡(镇)人均生产总值11281元,不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一半。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受到,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河南省已不仅是必要和重要,而是到了影响民族发展前途及全省包括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关口,已经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民族文化发展中杰出人物资源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即使在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根本立足点和希望也应放在自力更生上。对于上述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除由于散杂居民族地区尤其是中原河南省具有的一些历史及社会原因、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和给于少数民族文化以更多关心和帮扶外,笔者认为,还应从少数民族及民族文化研究自身方面去努力。即应该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的力度和更有效地工作。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提出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利用项目作为抓手,积极而又扎实地进行工作,这才是最关键重要和可行的。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民族发展的最优制度,这是确定无疑的。再说少数民族不仅对发展自己文化的热情最高,而且也最知道该如何干,这是永恒和最重要的。联想近期河南省民委提出的、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及在其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展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包括利用少数民族杰出人物资源的指导意见,就是一个上佳的机会。应当紧紧抓住,做足工作,并由此带动河南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加快发展。以白寿彝先生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白寿彝先生是河南回族人的杰出代表,在河南省、特别是回族中有特殊重要的影响作用。白寿彝先生1909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是中原大地哺育了他,他同河南尤其是回族,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联系。正如其三子白至德先生所说:“开封的回族人民和东大寺内闪烁出的光辉,照亮了父亲一颗少年之心,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这个民族为故乡和国家创建的丰功伟绩”。再说,白寿彝为回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为中国的回族史、伊斯兰教史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而且被誉为是“中国回族学术文化研究事业的指路人和导师”,视为中国回族的优秀代表,因而,在回族尤其是河南回族中具有特别的号召和影响作用,河南少数民族、回族特别为其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其他人难以相比的。
第二,为自己的祖国及各民族大团结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全国各族人民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作用。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成果不仅表现在回族和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上,而且表现在对中国民族史和民族理论、中国交通史、史学史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其晚年主编完成了长达十二卷、二十二册、1200万字,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压轴之作的《中国通史》,更是得到了包括主席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加全国大典、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及民族委员会副主任领导职务和中共十大代表,担任中国印尼友好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亚非友好学会理事等,多次出访埃及、日本、苏联、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为扩大我国对外交流,特别是对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从爱国主义走向信仰共产主义的著名史学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这说明他在全国人民中也有着广泛、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三,白寿彝先生不仅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而且精神可嘉。其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厚之爱、忠诚之心及坚强毅力十分令人感动和敬佩。一些人也许不知,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的许多学术成果其实是在古稀之后完成的。七十岁的他曾对人说,现在是他真正做学问的开始,而后“年出一书”及90岁高龄完成国家交予的主编《中国通史》任务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此,固然有“结束”、原兼任的多种社会职务卸去、可以专心研究等有利因素。但是,古稀之年,又两眼近视近2000度、患白内障、“视力不到0.01,看书时拿着放大镜,几乎贴着书本看”,(巴志刚文)这样的情况,又会给他工作带来多么大的困难?需要表现出怎样的毅力和精神?设身处地想一想,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第四,为人方正敦厚。白寿彝先生在“”期间,面对“”造反派的“考试”,勇敢交出白卷,在高校中传为佳话。另外,他对于“造反派”鼓吹彻底为秦始皇平反,又以《论秦始皇》和《儒法斗争史的虚构》两篇文章公开进行反驳,也表现出了不畏邪恶强权,敢于坚持真理的正直气节。而在普通民众当中,他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与人交谈时,总是笑容可掬,从没有大学问家和长辈的架子”。
据白先生学生李松茂回忆,1989年,因要去河南省参加回族史讨论会他到老师家询问有无需要代办之事。当时,白先生老伴表达了白先生想吃点家乡香油的同时,又顺手给了他20元钱,并一再要学生手下,还笑着说,不花钱的香油吃着不香。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白寿彝先生,怎能不使家乡的政府和人民,尤其是自己少数民族回族同胞,为其感到无限的骄傲和自豪?怎能不对其倍加热爱和怀念?怎能不将其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和精神大加赞颂和弘扬并将其视为自己民族的一个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充分地加以挖掘、开发,为未来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带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全面、更快发展的意见建议
第一,建立白寿彝与河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览馆根据上述河南省民委关于将开发商回族区一旧文化院馆改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指导意见,笔者认为:应建设一个河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博览馆,并利用白寿彝等少数民族名人资源,用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包括白寿彝等少数民族英才事迹的总结、研究和宣传,激发、调动少数民族建设新河南的积极性;用增加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事实,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用丰富生动的历史文化和参观游览的新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建设教育基地。对于基地的名称,笔者建议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名称之外,再加一个更明确、响亮的名称,既:“白寿彝与河南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览馆”或合二为一,称为“:白寿彝河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览馆”。总之,将白寿彝作为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旗帜,用白寿彝之影响作用,推介、宣传河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博览馆内部,笔者初步考虑可分为白寿彝馆和河南少数民族馆两大部分。具体来说,白寿彝馆较小,约占全馆总展出面积的1/4,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生平历史。尽可能完整介绍其一生91年的生活、工作及变迁历程;第二,学术贡献。可从回族史、伊斯兰教史、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中国交通史、史学史、中国通史等几个方面展示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成果和重要观点。如回族的来源、形成、伊斯兰教与回族关系及在回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回族的特点、民族史与中国史关系、中国历史民族关系和疆域、民族关系主流及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的三大特点等。
在河南省少数民族部分,分回族历史、回族文化、回族人物及其它少数民族四个部分,总面积占全馆3/4左右。具体情况是:回族历史部分,按民族来源、形成、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等几个方面和阶段,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地介绍回族在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历史中的贡献。其中,笔者建议对新近发现的沁阳回回古碑情况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河南回族在本省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贡献、大事件,作一介绍;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河南省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立民族区、乡(镇)、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介绍,充分展现回族作为中原大地重要一员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民族精神。回族文化部分,可按宗教、清真饮食、风俗习惯(婚丧、语言、服饰)、节庆、建筑、体育、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将目前已经列入和未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展出。在展览形式上,除采用实物陈列和文字介绍等传统形式外,还可采用音像及现场表演的方式,更生动展现河南回族的灿烂文化和鲜明特点。
回族人物部分,可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几个方面,将白寿彝之外的河南回族杰出人物主要是历史人物、及一些当代人物作一介绍,如:思麦里、马祖常、马文升、马化龙、舍起灵、蒋湘南、沙春元、穆敬一、李元庆、丹鹏晏、袁良惠、金孚光、马庆华、马骥云、魏子青、杜秀升、穆青、庞士谦、陈克礼、马运五、马基光、张秉铎、常振芳、马琳、张效房、盖世明、答振益等。在河南省其它少数民族部分,除总的情况先作一概述外,重点应是对世居河南、有聚居区的蒙、满、维吾尔三个少数民族情况作一介绍。具体方法可同回族,按历史、文化、人物三个方面。此外,对个别特殊重要的其他少数民族人物,如我国最早提出、并为土家族单独确定为一个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河南师范大学土家族教授田心桃女士,作一简单介绍。
总之,要通过建设白寿彝与河南省历史文化博览馆,通过对河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资料收集、总结、展示、宣传、使各民族人民更加团结,在促进少数民族及其地区更快发展同时,给力全省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使之更加顺利、快速地向前发展。建设白寿彝与河南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览馆虽有重要意义,但能否做好和达到预期目的、取得理想效果,还要取决于我们建设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情况。要看我们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而定。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努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第一要树立长期、和更全面、扎实进行民族文化包括学术研究工作的思想。博览馆不仅要长期办下去,而且一定要越办越好。要以此为起点,带动全省少数民族文化更快地发展,这才是我们最终目的和更为重要的。在建设历史文化博览馆的同时,还应着手再建设一个少数民族的图书馆,一个学习、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资料中心。将建设历史文化博览馆过程中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心。将建设历史文化博览馆内容和提高展览水平做好准备的同时,给全省人民学习、研究河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场所和丰富的资源条件。
第二,集合全省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力量,组建一个“中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会”学术组织,以此为全省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核心和骨干,有组织地进行学术研究活动。该组织挂靠在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之下,接受其领导,为河南省少数民族及其地区发展服务。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再办一个公开发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刊物,或者在《河南日报》上设一个“河南少数民族”的专栏,为河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搭建一个必要的平台,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利用河南省在城市民族(回族)区资源方面拥有特殊优势(占全国3/4),及开封市正在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进行旧城改造良机,将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核心区域———东大寺回族社区作为重点和试点,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园景区。在此过程中,上述展览馆中白寿彝部分内容,可移出单独建一个历史纪念馆。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同时使此现代都市中已不多的民族社区资源完好保护下来,成为未来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稳固基地。
第四,利用现有少数民族的某一个传统节日,增添新内容,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我国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节。以此为平台,既可组织各地少数民族前来进行民族文化节目汇演、比赛、也可举办清真食品、用品展销等商贸活动。不仅可以进行商贸投资项目的及洽谈,更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中原少数民族及地区论坛”之类的学术活动。使文、商、旅相结合,一方面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一个好平台,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同时反转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发展。
第五,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关键都在于人才。“科教兴国”,已经成为今日我国上下的共识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发展较慢,一个重要的就是民族教育发展滞后。河南省不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多为回族。与其它的民族地区一样,不仅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民族文化的高度发展;不仅需要一般高等民族教育,而且还有特殊需要。这一切,是我国现在民族高校尚不能完全满足和解决的。加之我国中东部广大散杂居民族地区,至今无一所符合至今无一符合自己实际的民族院校,因此建一所立足河南省少数民族实际、同时面向我国中东部散杂居民族地区、为其服务、以研究中原回族及散杂居民族工作理论政策为特殊的民族高校,完全必要。并且,如果利用河南省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建一所这样的民族高等院校,也非不可能之事。
可以想见,在河南省建一所民族高校,不仅会为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人才培养创造最佳条件,为河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而且必将会为今后少数民族文化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原思明李晓婉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