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年级朗读教学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七彩语文杂志》2015年第六期
1.感悟为主,读出个性。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第4自然段,我是这样组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师: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他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生:一条大鲈鱼。师:这是一条很大很大的鲈鱼,你从哪里体会到的?生:那条鱼上钩时,鱼竿都弯成了弧形,说明鱼很重,很大。生:这是汤姆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鲈鱼。师:(出示句子:“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如果是你,钓上这么大的鲈鱼,你的心情怎样?生:我会很高兴。师:是啊,汤姆的心情跟你一样,请你高兴地来读一读句子。(生读)生:我钓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我会很惊喜。师:你真是汤姆的知音,读出你的惊喜。(生读)在本段教学中,我没有所谓的技巧指导,只是让学生感悟汤姆的心情,在感悟中理解文本,学生无需老师的示范,就能把句子读好。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教师有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就能把课文读出味儿。
2.范读引路,导在难处。
对于难读的课文,有效地朗读指导,必须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除了一些技巧性的指导,还有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范读。例如,《田园诗情》一文的第4自然段,描绘了家畜安闲的样子。作者对绵羊、猪群、小鸡、山羊的描写,笔触温柔,脉脉情深。怎样读呢?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可学生试读都不到位。我发现第一个问题在于,第一个分句“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学生的起调不对,或者音量太高,或者声音太尖。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示范朗读,用什么样的音高、语速来读,怎么力图给人一种“展开画面”般的感觉。再请学生模仿,学生越学越像,朗读的兴致也越来越高。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描写的四种动物句式相似,学生一读就是一个模式,越到后面,越是差强人意。什么原因?我发现他们没有把握好朗读的节奏。于是,我又范读,让学生先听四句话的节奏,应该是“慢——略慢——略快——慢”。然后让学生练习,掌握节奏以后,再来处理句中每个词语该如何读。结果,很多学生都沉醉于这句话,反复诵读,效果明显。由此可见,范读应该读在学生疑难处。教师恰到好处的范读,既能带动学生的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评读有方,以评促读。
在读中探索、领悟,也会把自己的领悟再现于朗读,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那么,“对症下药”的评价,就是指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的关键之所在了。例如,《祁黄羊》一文,祁黄羊和晋悼公的第一次对话,我是这样处理的:(生自由读课文第1—7自然段。然后,请了三对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师:他们读得像不像祁黄羊和晋悼公?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我觉得读晋悼公的A同学不像晋悼公,他的语气太随意。晋悼公是国君,而祁黄羊只是大臣,即使是征求祁黄羊的意见,语气也要威严一点。
生:我认为“晋悼公”的语气,还要表现出他对祁黄羊的尊重和信任,因为中军尉这个职务很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的语气要很慎重。生: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祁黄羊居然推荐了解狐,晋悼公的语气该有些意外。这段对话的朗读指导,我主要是通过评读来进行的,让学生把听到的人物形象和自己想象中的晋悼公和祁黄羊进行比对,透过文字去看到人物的身份、性格、内心想法。在评价中理解了文章内容,也学会了读对话的方法。
作者:承小贤 钱海华 单位:江阴市城南小学、江阴市周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