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探讨范文

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探讨

摘要:戏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缩影,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在戏曲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戏曲文化的传播由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介逐渐转向现代媒介传播方式。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地方戏曲媒介传播方式进行探讨,旨在借助新媒体促进我国戏曲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戏曲;传播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也从原始的古代舞蹈,逐渐演变成大众的角抵戏、参军戏,然后发展成北杂剧与南戏等戏曲派系,再到近现代的各种地方戏曲。我国戏曲的传播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其传播形式也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代,随着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播理念以及传播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部分地方戏曲以及处于失传的边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怎样有效地提高我国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效率,探寻我国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成为戏曲文化传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戏曲传播的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戏曲行业的整体发展面临着危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剧中繁多,拥有记录在案的地方剧中多达三百余种,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戏曲演出率大大下滑,有的剧种一年就演出一次,再加上外来文化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冲击,戏曲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戏曲年鉴》的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有创新剧目和日常演出的剧团不超过130个。可见,戏曲艺术生产能力量能在逐年的减弱。[1]不少公办专业戏曲院团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正常地运作剧团的演出,国内部分剧种已经濒临失传。虽然我国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国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措施》等相关法案,但是真正落实到位仍然有难度。从地方戏曲的传播现状来看,戏曲艺术形式的特殊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难于其他类型的文化传播。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传播媒介电子化的发展,当下我国大众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接触戏曲的机会很少,戏曲本身缺乏有力度、有广度的普及宣传活动,人们自然也就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因此,在全球性文化产品盛行的今天,戏曲不得不面对大众群体疏远和冷落的压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崛起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出现了新的契机,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也借助着新媒体的发展进行传播方式的转变,然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却是少数。

二、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的发展模式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更加快捷和方便。而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效地优化了戏曲文化传播环境。新媒体是以网络科技水平实现信息的传递的媒介,种类也是多样化的。它在当下我国社会中基本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电视新媒体三大类。[2]

(一)手机新媒体传播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设备的更新换代,手机作为人们的通讯手段,是人们与外界接触的主要渠道之一,加上我国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报、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等都成为我国戏曲新媒体载体的代表,从而出现了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新型传播发展模式。手机报是依托手机而订阅的一种类似于报纸形式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手机运营商平台发送给手机用户的一种电子报纸,是报业在新媒体中的延伸。手机电视同样如此,是实现电视与手机相结合的一种手机直播类型的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为戏曲在手机新媒体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书面形式的传播,用户可以采用微信平台中语音、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这既冲击了用户的视觉效果,也使得我国戏曲文化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让跟多的人了解到戏曲。

(二)电视新媒体传播模式数字电视的运用提高了我国电视节目的质量,互联网电视增加了与受众的交互性,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的应用则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智能化。而我国戏曲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其传播模式的创新就主要体现在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的运用上。移动电视普遍运用在交通工具上,用于减轻旅客的疲劳和无聊。在广告的投放上,移动电视相比较其它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加高效地传递我国戏曲文化中的精髓。[3]户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其运用范围的广泛性上。它可以用在公交、地铁、航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它将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优势最大化,也实现了戏曲文化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三)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模式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模式是指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的模式。其中比较有典型性的是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的运用。戏曲借助这种网络新媒体视频、图像、声音的传播,可以实现对戏曲资料的整合以及数字化的发展。这既保护了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又赋予了戏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性质。人们可以在相关网站下载或在线观看。这大大提升了受众的体验度,方便了人们的欣赏。这类新型的传播模式能够实现双向传播性,实现信息的多次传递。

三、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性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根深蒂固,各种新奇、华丽、流行的感受对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大众的选择和丰厚的商业利润冲击下,我国部分地方戏曲文化或者是戏曲元素被过度地娱乐化,逐渐走入了误区。随着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介多元化发展。手机、电影、电脑等多种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消费能力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加上我国戏曲文化的特性,使得其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能力有限。而剩下的对我国戏曲有兴趣的群体也因为市场消费习惯的因素,被迫选择了能够迎合消费群体的娱乐方式。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国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播难度,阻碍了我国地方戏曲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

(二)传播手段的单一每一门艺术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获得快捷迅速的传播途径。但是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手段仍然仅仅是依靠舞台演出、优秀剧目下乡展演等传播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由于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传播体系,戏曲传播效果收获甚微,传播手段过于单一是新媒体时代下戏曲媒介传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传授者的网络活跃度低在我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地方戏曲文化网络传播的活跃度不够,在网络中关于戏曲的资源非常少,使得戏曲文化的网络传播受到了阻力。我国网络戏曲文化传授者没有很好地运用新型媒介的传播优势,对于新媒介的使用能力尚需加强。[4]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播是由传授者和受众共同完成的。传授者主要是指戏曲工作者,而受众则是指喜好戏曲文化的人。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戏曲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活跃度不够,主要原因是我国从事戏曲文化演出的人员普遍为中老年人,他们使用新型媒介的能力较弱,对于微博、微信等大众交流工具的使用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开发线上线下戏曲文化品牌建设从我国地方戏曲的传播对象来看,我国地方戏曲仍然存在较大需求,只是由于我国当下地方戏曲文化传播渠道的缺乏,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受到了阻碍。因此,应当建设戏曲文化品牌,塑造其文化品牌形象,使其走进更多的受众视野,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以湘剧为例,湖南省政府部门专门打造了一个湘剧演出项目,政府每年补贴费用,对参加公益演出的院团进行津贴补助。这既解决了院团缺乏演出运营经费的尴尬,又强化了湖南地区戏曲文化氛围。在电视栏目项目以及网络门户网站方面,都建立专门的部分进行维护以及活动的宣传,充分利用在热门栏目《天天向上》《新闻当事人》《快乐大本营》中加入湘剧元素的方式,建立湘剧电视品牌形象,进一步推动了湘剧的传承和发展。

(二)搭建专业的戏曲网络平台我国人民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工具。对于喜爱戏曲文化的受众群体而言,戏曲剧场的减少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播。因此,运用当下新媒体的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专门搭建一些虚拟的演出剧场和门户网站,将录制好的演出传播出去,大大增加人们的体验感觉,从而获取人们的好感,有利于戏曲文化品牌形象的建设,也能够有效地刺激人们的视觉效果,符合当下新媒体传播中人们对于新事物的猎奇心理,有助于传播模式的完善。

(三)网络新媒体的充分利用为了提升我国当前地方戏曲文化在网络中的活跃度,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这需要改变我国戏曲演出的整体阵容,充分融入新鲜血液,使我国戏曲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新鲜血液的加入将有效地改善我国戏曲院团运用新媒体的氛围,完善传播者创新戏曲的理念。戏曲音乐剧《长河》的编排将中国的戏曲元素与西方的音乐剧相结合,创作出意味深长、深刻感人的佳作。浙江京剧剧团创作的《王者俄狄》,用中国写意的美学创作出另一番韵味的希腊悲剧表达。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受众喜好的基础上,实现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与表演者的沟通、反馈都是即时的。这种即时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对戏曲的审美期待,有效地激发了受众群体传播的积极性。

作者: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