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宁夏教育科研》2017年第2期
【摘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文章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即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人口教育观念;优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帮扶对象;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
职业教育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选择。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提升贫困对象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贫困对象脱贫致富能力、带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因此,探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对提高精准扶贫成效,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解析
教育精准扶贫是相对教育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和不同贫困人口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育治贫方式。[1]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强调了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因其内在特征和不可替代性,成为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不仅要反映出精准扶贫对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还要展现出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的积极应对和具体成效。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最终是为了达到促进贫困人口发展和贫困地区发展的目的。职业教育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帮助贫困对象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文化认知和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其自我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激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推动经济发展。鉴于此,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至少包含如下内涵。
1发挥教育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能力
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的能力缺失,是指因个人的能力缺失所产生的贫困状态,是形成绝对和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关键。[2]能力贫困主要包括三种状况:基本生存能力贫困、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人的权利能力贫困。其中,自主发展能力贫困主要是指因就业竞争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等结构性能力缺失导致的个人发展障碍。[3]中共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思路,倡导从内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能力贫困的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主要方式,通过发展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以育人为中心,以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发挥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帮助贫困群体稳定就业、发展脱贫致富能力的教育功能。
2激活经济功能,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并与产业需求及生产过程对接,因而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协调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配套衔接。不仅可以使职业教育发展获得坚实的经济基础,也可以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4]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说明育人和人力资本开发是其教育价值取向,而所培养的人才需具备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且在精准扶贫战略的要求下,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无法规避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人力资本亟需重新开发,这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件。职业教育以入学门槛低、培训周期短等优势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职业教育以学促产,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强化劳动者技能水平、创新当地特色产业、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突出社会功能,消除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主要是由人们落后的文化认知和守旧的观念而导致,是贫困产生的思想根源,会加剧和固化贫困状态,因此,扶贫也要“扶精神”。职业教育扶贫可为有可能被社会边缘化的贫困群体提供获得基本劳动技能和知识文化的机会,为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创造职业技能平台,改变就业难的现实困境。除了职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扶贫的主体还可以是政府组织的培训中心、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目标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打造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贫困群体继续接受职业文化和技能的培训,掌握职业技术,学习先进文化,提升就业能力,改变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现代的生活方式,建立文化自信,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格特征,实现贫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精神支持。
4体现教育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精准扶贫战略的表层意义是为了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但其实质意义是为了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各方面均衡发展。同样,教育扶贫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表现为帮助多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减贫脱贫,而是体现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5]公平正义是催化社会均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现公平正义,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体现教育公平正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关注贫困地区个体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公共的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确保每个个体获得持续发展的公共教育资源,为贫困对象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愿望和需求,改善其落后的文化观念和劳动技能,使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体验到教育带来的效益,彰显着教育公平公正。二是促进就业机会平等。通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贫困对象的就业能力,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更广泛的选择机会,提高就业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差距。三是更平等地分享社会财富。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经济发展差异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整体发展,通过职业教育扶贫统筹和整合公共职业教育资源,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催生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市场价值,让贫困群体有更平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贫困对象职业教育观念滞后
思想观念落后,是扶贫对象难以彻底摆脱贫困的思想根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精准扶贫对象约5000多万人,其中适龄劳动力人口约有3000万人,适龄劳动力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和劳动技能差的问题。贫困地区主要分布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是大多数贫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微薄的收入、教育投资理念的匮乏和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使许多贫困家庭对职业教育期望值较低,因此贫困家庭子女报读职校的意愿不强烈,并因缺少再入学的机会和资金无法继续接受教育而早早辍学,通常选择在家务农或进入劳动力市场。受人力资本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初级的、非熟练性的劳动,即便是在实践中,他们的就业技能也比较低,获得的就业保障较差。而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劳动技能也由于技术的升级而频繁变化,重新接受教育是新经济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而那些没有完成高中或中职教育的人连接受新工作的培训都很困难。扶贫对象思想观念落后,使职业教育在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的巨大作用被忽视,不仅加剧了贫困状态,也增加了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难度。在校学习的帮扶人数太少,使职业教育扶贫工作难以从源头施展,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扶贫功能微弱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等外源性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应致力于解决如下影响职业教育扶贫成效的内源性问题:一是师资力量匮乏。贫困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优秀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队伍整体性发展的瓶颈。据2014年广西对高等职业院校专职教师情况的调查,其中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11%,有一至三年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8%,有一年以下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4%,合计23%,其他教师则完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职校教师主要从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招聘,缺乏必备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工作技能,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二是课程体系结构失调。职业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但现行的职教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学科化的取向,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互脱离,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而且专业与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契合度低,特色专业少,在专业设置上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工作原则。三是内外衔接机制不顺畅。职业教育内部中职、高职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升学渠道不顺畅。以往的高职院校只吸纳5%的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的比例也较低,这大大降低了贫困学子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此外,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职业导向功能滞后,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严重脱节,人才输出无法达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四是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低。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合作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并不高,民办培训机构和企业对贫困群体的培训也参与不足,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缺乏行业性的规划和指导,学校难以灵活地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变化调整办学模式和课程教学,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
3教育扶贫机制建设不完善
随着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扶贫机制建设日臻完善,但其中职业教育领域的扶贫机制缺位的问题依然很突出,直接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成效。首先,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的组织管理过程,需要构建职教扶贫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以确保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职业教育隶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扶贫资金由扶贫办管理,职业培训由劳动部门负责,普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则由劳动部门管理。多头管理的状态使政策执行缺乏统一、协调的衔接,导致资金利用分割、教育资源分散、扶贫效益低下,同时还引发了重复办学、学校整合难等资源浪费问题。其次,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未完善。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贫困人口从未建档立卡,这为进一步细化帮扶对象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增加了难度。最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但通常投入比例较小,约占整个教育经费比重的百分之十,主要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和职业教育举办与运行的成本较高。虽然国家有关政策多次倡导社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但因缺乏利益驱动动机和激励机制,普通的企业、私营企业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缺乏办学实力,因此,社会各方参与职教办学的热情不高。此外,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依然固守“等、靠、要”的消极态度,不及时转变治校理念和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不仅不能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反而使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滞后。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1精准发动宣传职业教育,转变贫困对象教育观念
第一,针对贫困对象对职业教育认知不足的现象,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一是通过传扬职业教育改变命运的鲜活事例、树立农村优秀技能人才的典型范例等方式,让技能“促就业、促生产、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深入贫困群体,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转变守旧的教育观念。二是在贫困地区成立提供社会、心理及职业的服务指导和咨询小组,扶贫工作者有针对性地纠正贫困群体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和消除其心理顾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尊心,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工作扫除思想障碍。第二,针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院校意愿不强烈、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等问题,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内外部衔接。对内搭建职业教育通往各层次教育的“立交桥”,推进中、高职和普通高校有效衔接。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运用开放的招生录取标准,向贫困学子倾斜,激励其继续接受教育;对入学后的贫困学子,利用过渡性的课程增加其获得成功的可能;加大对贫困学子的扶持,提供特别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就业机会。对外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动企业对职业教育进行正面宣传,动员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其顺利就业;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相关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以汇聚和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壮大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队伍。
2改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精准培养贫困对象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是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发展能力的扶持。为此,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第一,加强产业与人才培养的衔接性。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新学徒制等办学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对接,鼓励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实习实践等各人才培养环节中,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生产设备、实训基地、技术指导和师资培训等教学支持;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度、教师到企业进修制度、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制度;创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将职业教育与利益群体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第二,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地方特色,加强所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取向的契合度,重点建设与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产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加大农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专业的开设比例。同时,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扭转课程学科化的趋势,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紧密结合,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特征,围绕区域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活动。第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扶贫。教育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为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贫困对象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并且为时间受限的务农人员提供了灵活性,是一种以低成本让大量贫困对象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方法。教育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促进了教育扶贫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贫困群体获得职业教育的可能性。在贫困地区建立的远程教学站,通过教育信息化辐射,可整合东西部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东西部职业教育信息互助纽带,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技能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在短时间内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第四,丰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主体,拓宽统筹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的渠道。全面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不能仅依靠职业院校的一己之力,应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与外部利益群体的合作,引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模式,以强化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统筹和整合的效能。打造职教扶贫技能培训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点,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在贫困群体中广泛开展菜单式培训;汇聚相关行业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技能专家队伍,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深入生产劳动一线,为贫困群体答疑解惑,使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一技之长;组织和引导贫困家庭的新生劳动力报读职业院校、接受就业指导、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劳动技能,尽快立足社会。
3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相融合,开创出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第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解决贫困对象就业难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更多的贫困对象通过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而帮助贫困地区更多的人实现就业。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就业教育的动机并非针对参与市场机制下的商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经济生活和行业工作,具备规划自身未来发展的能力,无论是继续接受教育还是进入劳动力市场,都能够对创新和创业保持积极态度和敏锐意识,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应对当今多变世界带来的挑战,具备采取行动的意愿和勇气。[6]它激发了贫困个体内在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渴望,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有助于在内源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在贫困地区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往往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以形成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一个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众多原始创业者的参与下并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而形成,创新创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有竞争力的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对象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职业院校层面上应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人才需求及自身的办学优势,探索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如充分掌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情况等信息,开设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采取创业素质教育、创业案例教育、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指导等策略,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尝试开启创业体验式项目,积极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职业院校应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创业教育合作力度,以获取创业经费、场地、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等支持,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利益群体的连接,尝试在贫困地区建立“职校—产业—个体”开放合作的创业平台,促进资源的流动和整合,打造贫困地区集群发展优势。
4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能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在强有力的管理保障体系之下有序协调地开展,必须完善体系内外之间的相关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第一,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为保证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形成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政策保障机制。应成立省级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小组,统筹教育、劳动及各行业团体的职教资源,统筹职教与城乡就业,综合协调各行政管理部门、各行业、各地(市、县)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有序和谐地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第二,健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为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首先要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才能确保精准帮扶到位。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细化信息采集指标,建立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依据扶贫对象真实所需为其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并提供“培训包”保障措施。第三,落实扶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的重要推动力,除了确保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均拨款制度落实到位之外,还可以采取投入型政策和激励型政策并行的方式。投入型政策,即直接对职业教育投入资金。如每年以稳步增长的投入形式增加对职业教育的开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大力支持教学技术扶贫、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专业的发展等。激励型政策,即通过政策作用于职业教育扶贫的相关部门,刺激其做出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为反应。如利用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对职业教育做出支持,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此外,激发职业教育自身的运营能力,面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为满足贫困群体、企业、行业协会对提升技能的需求提供职业教育服务,践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实现自我良性运转和快速发展。第四,优化职校扶贫能力提升机制。职业教育扶贫能力提升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也是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去间接实现的。可以形成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同步提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补充和引进技能型专职教师,扩大“双师型”师资力量;聘用企业和行业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6):23.
[2]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6):27.
[3][5]司树杰,等.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70,6.
[4]韩永强,李薪茹.美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4):111—115.
[6]王俊.芬兰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与特征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6(10):16—22.
作者:廖倩 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