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学风建设模式优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A本科院校和A职业技术学院学风建设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从专业认知度、个人目标、学习氛围、学业诚信和学习自主性等五个维度总结出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现状的问题表现,并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总结导致学风建设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其旨在强调“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1]。学风建设不仅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品位、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大学生自身学业发展、专业素养、思想塑造和职业导向等方面的风向标。文章研究紧跟当前焦点问题,结合A本科院校和A职业技术学院学风建设的实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探讨。
1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调查
1.1问卷设计
本文以问卷调查作为教学管协同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答卷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院系专业、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任职情况;第二部分围绕专业认知度、个人目标、学习氛围、学业诚信和学习自主性等五个维度,共设计28道选择题。
1.2样本选取
本文以A本科院校和A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对两所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展开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以A师范大学二、三年级和A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的学生为主。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向A师范大学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有效回收率为92%;向A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74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1.3高校学风建设现状的问题表现
第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够清晰。数据显示,在进入大学之前,只有3.4%的学生的准备工作是比较充分全面的,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到本专业基本情况;56.6%的学生对于本专业情况是一知半解的,仅有一个模糊概念。在进入大学阶段后,有79.5%的同学会主动去了解本专业情况。专业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实证分析结果看,17.8%的学生高考分数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范围,有35.6%的学生是因为兴趣所致而选择本专业,23.2%的学生是因为听从老师、父母或亲友的建议;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有23.3%的学生选择专业较为随意,在填报志愿时随机勾划。即使35.6%的学生最初是因为兴趣所致选择本专业,通过阶段学习后,还剩下29.1%的学生仍然对本专业感兴趣,甚至有3.9%的学生萌生了换专业的念头。第二,不少学生处于无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确立明确目标是第一步。在“是否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调查中,有目标、有计划的学生占79.2%,但是执行力很强且能按计划坚持下来的学生占比重却很小,仅103名学生认为自己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对专业升本和考研付之行动的学生均不足10%。被调查学生中,不能忽视的是,有5.3%的学生对于学业没有任何计划。总体看来,对于未来的规划,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设定目标,也只是阶段性对长远发展意义不明显。第三,学习氛围受环境波动性大。本文对学习氛围的调查,从院校、班级、宿舍三方面着手,设定五个等级:好、较好、一般、差、较差。数据显示,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班级和宿舍的学习氛围“好或者较好”,在学习氛围好评中院校“好评”占51.5%,高于班级和宿舍。其中不足10%的学生认为院校和班级的学习氛围“差或较差”,宿舍学习氛围“差评”则相对高于院校和班级超过10%。在同一个院校,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宿舍的学习氛围存在着差异性。在调查中,87.5%的同学表示学习氛围对自己有影响,这其中有30.9%的学生觉得周围的学习氛围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自己才能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学习定力低下,易被外在环境干扰。第四,学业诚信意识较为淡薄。调查中,有3.1%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9%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43.4%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虽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可以理解这种行为;只有44.5%的学生在考试作弊问题上,态度端正,坚决抵制。然而,真正做到考试无作弊现象的只有235人,占有效回收问卷的31.7%。第五,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无特殊情况从不翘课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96.1%,但是在课堂上能坚持认真听课不开小差的学生只有36.8%,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玩手机、睡觉、看小说等不良行为。在样本中只有70名学生能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55%的学生能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对待考试,有一半以上学生全力以赴积极准备,但是他们多是在考前突击复习。由此可见,学生的闲暇时间管理能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2高校学风建设特征的成因分析
2.1学生自身素质发展不全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风建设的着力点在学生身上。只有35.6%的学生选择本专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依然会因为课程难度、自身理解能力等因素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本专业,从一开始他们就存在排斥心理,对专业的学习很难有一个好开端,更不要说,产生学习兴趣。大学和应试教育不同,不是像高中一样多数按着老师的节奏走,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设定一个匹配的目标,然而只有13.9%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学生是一个心智思想都尚未成熟的群体,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氛围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自我放松,一方面,他们觉得相比应试教育考试,大学考试相对比较轻松,平时不努力却萌生侥幸心理,认为监考不严,考试作弊无关紧要。大学课后任务相对轻松,主要在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统筹协调自己的闲暇时间,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费时费力,却效果不佳。
2.2教师职能发挥不充分
辅导员职能覆盖狭窄。一是辅导员对于学生需求关注度不高,未能及时地展开专业性指导活动,为学生详细解答有关专业方面的疑惑。二是辅导员的工作多倾向于对学生课堂出勤率、有无挂科、有无作弊这些可量化的表层,在班级建设中没有注意到类似“不翘课的学生是否都在认真听课”这些深层次的学风问题。三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和学生间沟通信息不对称。其次,任课教师职能认识误区。近年来,多数高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使得很多任课教师在巨大的科研压力下,很难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任务上,他们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不注重课堂纪律,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却不太关注学生是否正确完整地接收到这些知识。最后高校老师“不坐班”的普遍性使得学生课后很难及时找到老师请教疑惑,问题越积越多且不能及时解决,长此以往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高校关于学风建设都有各项明文规定,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单一性、阶段性的工作,而且往往依赖于学校学管部门、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老师的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长效管理体制,教学管协同视域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模式尚待优化。
3教学管协同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
3.1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习自主性
专业认知浅显和兴趣薄弱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弱的重要原因,而无目标、无计划的学习状态直接导致了学习投入度不足,归根结底表现为学习方面管理能力的薄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高校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大一阶段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适应辅导,还要对其进行专业全面指导。入学适应辅导帮助新生快速进入大学模式,从心态上、习惯上转变学习模式,而专业全面指导则是帮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让他们清楚大学阶段专业学习需要学习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毕业以后能做什么。其次,引导每个大一新生确立一个大学阶段学习目标,如考研、考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这是个长期目标,每一个学期还应该有一个短期目标,明确本学习任务,细化任务至每月、每周和每日,学期末帮助学生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或指导学生自我考核。最后,将每学期期末例行的考风考纪宣讲会转换成上升到思想道德品性的教育,教育学生把每场考试当作是道德品性的考验。
3.2更新教师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创新性学风建设
在以往的工作中多是倾向于书面文字或口头宣讲的形式,其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作用甚微。辅导员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学风建设和宿舍学风建设中是直接引导者,应当把理论践行到实际中来。对于班级学风建设,一是要树立“典型”,以榜样带学风,调动学生学习竞争性;二是要明确激励模式,赏罚鲜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要以班级文化活动为依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四是要分级管理,体现学风建设中宿舍小团体的作用,引导宿舍内部互帮互助,形成宿舍间和谐竞争。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要更新教师传扬教育理念,教师不是仅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后还应该和学生有交集,便于好学者求知解惑。具体如:第一,任课教师要改变传统“按本宣科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小组讨论,“师生换位教学”等新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性;第二,学生的期末考评不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添加进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环节,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第三,保持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避免学生因疑惑越积越多而丧失学习兴趣。
3.3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增强引导有效性
坚持制度保障,完善学校学风建设制度体系,深化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职责,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要细化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学校、学院、辅导员分工明细,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规范学风建设评价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增加教学指标权重,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度;合理优化课程安排,创新教学培养方案,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师层面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学风建设实物化,将学风建设融入校园活动中,如建立学风建设微信、微博平台,宣传榜样人物,发放问卷调查,传播正能量文章;建立“学霸”网上投票竞选活动,挖掘身边刻苦学习榜样,激发学习热情;建立贴吧、网站及时为学生解决学业难题等。营造学风优良的校园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理念,形成独特的凝聚力,在学生心中塑造学校学风优良的高大形象,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苗洪霞,王志华,刘群.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6(9):51-58.
[2]李晓诗,王嘉莹,罗军.高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7(1):89-92.
作者:叶苗苗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