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究范文

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究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已取得丰硕成果,这为后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式。但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应不断摸索具有特色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凸显人文性、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建构课程群探索特色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等途径,积极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高职语文;教学实践

“精品课程”这一概念是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它的理念是追求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已有11年的历程,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据统计,三个层次的建设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大量经验,为后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高职语文精品的建设提供范式。以精品课程范式为蓝本,积极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梳理这些难题,还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难题的途径,有利于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顺利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难题

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实践中,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不少亟需解决的建设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语文课程人文性缺失。高职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工具性,更强调人文性。当下职业教育,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语文等文化课的认识存在偏见,甚至有的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可上可不上,课时量越少越好,把语文的课时节省下来,供专业课用。这种现象背后,就是对语文人文性认识的缺失。同时,高职学生存在人生理想信念淡漠、人文知识严重缺失等令人担忧的人文素质现状。这些都制约着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

(二)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开展。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容量大、难开展,有的流于形式。高职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低,没有兴趣,教师操作起来也难。语文课堂教学时数非常有限,课时不足,并且准备周期长。情境创设难,很难做到与专业结合,所设计的活动项目很难达成,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比如,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成语、名句、典故交流会;走上舞台等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很容易组织,但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资料的搜集、学生的配合、活动开展的具体流程等等问题。同时,高职语文教师一方面没有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另方面也没有认识到语文等文化课程对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所起的作用。高职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还不完善、不合理、不科学。这些都是制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资源课程信息化低。“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1],精品课程建成后,要把精品课程信息化。只要登录精品课程网站,就可以学习,并可与开发者进行交流。但一些学校精品课程观看不方便,且不能及时更新,因此促进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必然要求。但一些学校独享成果,不把成果共享,精品课程信息化太低,这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度低。信息技术一方面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另一面也是制约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因素。因为学校专业网络技术人员较少,高职语文教师对网络技术不了解,不熟悉,比如对加工处理视频录像,开发设计网页,更新网站栏目等专业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难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或开展高职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困难多、阻力大,是信息技术与教学低融合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高职语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建设需要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脱离甚至背离学科教学需要。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就依靠多媒体技术把语文中富于想象力能培养想象力的朦胧美,采用逼真形象化抽象为具体,这就直接影响到语文的独特魅力,违背了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纯粹是为了使用技术而进行的无效应用。

二、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途径

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更新知识观,处理好角色观念转变,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评价观念。通过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并不断摸索出具有特色的建设新途径。

(一)凸显人文性认清课程建设方向。职业教育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更要注重素养教育,让其成人,因此,凸显人文性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是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高职语文精品课程“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2],进而引领与培养学生人文情感、人文素养和人文理想,提升专业素养,培养职业情感。尤其是在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在做好校级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高职语文精品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坚持知行合一,推行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重要载体。它具有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是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如何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开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高职教材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也不断优化,这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文本指导。同时,高职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越来越浓,并具备进行活动的能力。高职文化课程课时也能开足开满。这些都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因素,为其融入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打下基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教材,深挖教材,高于教材,制定操作性强的方案;要提前指导怎样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不断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方案,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就业,活动内容应与社会相关,利用微博、微信、网络、校园BBS、在线论坛、QQ群等互动式的教学样式,以多元化系统化安排活动。同时,建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积极、个性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尊重学生评价;及时公正评价。这一方面是检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效实施、能否稳妥发展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也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能否建成的关键点。

(三)建构课程群探索特色教学模式。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有一流的教材为支撑。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杨九俊主编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教材是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而编写的高水平教材。这部教材自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已有4年之久,共9册,1-5册中高职通用,6-9册高职专用,这些为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这部高职语文教学为主体,另一面要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书法鉴赏、影视欣赏、普通话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和高职语文课程一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职业素养,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授课实验工作,把专业课知识和语文知识相互沟通,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比如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进到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中,借助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等途径,实现在网络上与同学讨论互动,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同时,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拍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微课的形式清晰明确展示教学信息,积极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并打造评价平台和方便快捷复习检测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同步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精品课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最高层次,具体说来,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学校通过智能教育校域网,标准化数据平台,将学校课程建设资料以标准数据形式录入平台,开发学习工具,来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学载体开发,注重信息学科团队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信息学科教师,创设专业发展平台[3],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提升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力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协调发展,提升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科目的精品课程建设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需要高职语文教师继续努力,使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朝着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实现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9):75.

[2]李莉.精品课程建设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4(12):31.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走向深度融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8):42.

作者:丁卫果 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