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定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意识形态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最后,高校应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正如所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职责包括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统筹推进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支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不仅是我国高校赢得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必要手段,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风险和挑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西方国家在“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对我国采取“和平演变”的趋势有增无减。他们适时抛出各种论调,各种社会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影响在媒体的透视镜下被无限放大,取得哗众取宠的效果,在社会上尤其是高校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给一些不明就里的人造成思想困惑。国内方面,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腐败问题、信仰缺失、道德危机等问题的存在混淆了一些人的视听,模糊了判断,在一定程度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面对国内外双重风险,我们唯有直面现实、勇于应对,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舆论,发挥正向功能,采取多种形式抢占舆论制高点,积极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高校辅导员群体承担着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应该引导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做好这些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才能担当此重任。
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思想工作离不开工作者的思想,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基础,在开展工作前就应当被关注、被要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具备意识形态研判能力、社会思潮分析能力、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能力以及统筹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能力,辅导员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话语权指的是统治者借由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执政理念、政策、法规能被听众(被统治者)所接受、所认可、所遵从、所信奉。要让辅导员遇到意识形态问题要能讲、敢讲和会讲。所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从教育者的维度来看,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自觉掌握意识形态理论和工作方法、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和工作范畴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自身看问题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说服力,夯实其在工作中引导大学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落后思想文化侵袭的话语权。第二,从教育内容的维度来看,一方面,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强化主流意识认同,具有“阵地意识”,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寻求应对挑战的策略和途径,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需要辅导员实事求是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让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接地气”,让学生爱听,满足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从亲身经历出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讲道理,用学生们能接受的话语进行谈心交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从受教育者的维度来看,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受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群体特质,他们更务实,在价值观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问题方面也表现出多元的特点,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也有一定市场。因此,辅导员在做意识形态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要有听众意识,在工作内容指向、价值诉求上要贴近大学生实际,把主流意识形态的抽象的话转变成具体实在的大学生可以听得懂的、容易接受的话。
三、坚定信念、加强理论学习辅导员工作内容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等内容,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重视业务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等9个方面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保安全、促稳定、抓就业”等事务性的工作中,由于其工作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再加上大学生个性需求不断增强,辅导员对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不会抓、不敢抓,导致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出现弱化的局面,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而纠正这一趋向,首先需要辅导员坚定自身的信仰。辅导员队伍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队伍之一,具有其他教师无可代替的优势,理应承担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牢记自己工作职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需要坚定的信仰与丰沛的理论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遇到问题心不慌,自觉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增进“四个自信”,在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兴媒体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传播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方式,需要辅导员与时俱进,更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保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活力。尽管很多辅导员开始主动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但是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对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简单重复,导致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受众少、影响小、传播效率低,从而影响传播效果。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努力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束,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发挥新兴媒体的开放性、生动性、直观性、互动性等优势,充分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加强创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另外,辅导员应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聚焦学生关注的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辅导员要时刻提醒自身,在教育内容上,失去生活基础的理论是假理论、空理论,注定要被生活所抛弃;在教育形式上,切忌简单说教与盲目打压,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用打不倒的事实作为理论最好的注脚。
五、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之一,由于工作压力大、事务杂、投入多,普遍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再加上有的高校对辅导员定位不明确,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且造成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极不利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高校领导需要深入了解辅导员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并且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辅导员人才选拔机制和评价机制,真正让人才有发展的空间、办事的平台,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蔡中宏,苏星鸿:《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云梦学刊》2017年第4期。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林保华:《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策略研究》,《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5]白永生,李俊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32期。
[6]龚海宏,沙苗苗:《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路径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7]李宏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个基点》,《理论月刊》2016年第1期。
[8]毕志伦:《对媒体领导能力是党的重要执政能力》,《城市党报研究》2015年第2期。
作者:张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