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竹制乐器的发展趋势范文

民族竹制乐器的发展趋势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竹制乐器的发展趋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竹制乐器的发展趋势

民族音乐杂志》2014年第六期

一、民族竹制乐器对云南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民族竹制乐器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在昆明,一个以制作推广葫芦丝为龙头,带动多民族乐器制作推广的民乐产业正在兴起、形成。制作葫芦丝、巴乌和各种民族乐器的私营企业已达上百家,从原材料的种植、乐器的制作、销售到教材的发行,教学的开展和演奏活动的频繁展开,形成了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竹制乐器成为连接竹子从竹产业到文化娱乐产业的桥梁。乐器作为生产、传播娱乐文化产品的载体,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它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使用,使文化产品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和复制,并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这极大地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文化产业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扩张力,与传统产业结合,增加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它不仅带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且推动了生产和技术的创新,培养了人的创造性。再次,多种产业的产生,增加了社会的就业机会。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创造出了巨大社会财富;此外,它还为大众创造了休闲娱乐、养生健体的机会,满足和提升了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推动下,民族乡土文化也越来越体现出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竹制乐器在产业链中处于基础地位,在文化产业中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云南在我国享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伴随着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云南民族民间乡土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迅速发展,势必会辐射到竹制乐器的运用上,从而促进竹产业的发展,民族竹制乐器开发利用的新兴朝阳产业,一定会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市场前景。

2.民族竹制乐器的发展促进了竹类资源的培育据云南省葫芦丝协会筹备委员会的资料显示,目前云南省乐器制作作坊到工厂规模大小不等至少有400多家,最小的作坊年生产销售葫芦丝在1000只以上,“哏德全葫芦丝艺术工作室”生产的“哏德全”牌葫芦丝年销量在1万只以上,而且是供不应求,通常购买该品牌要提前半年打款定货。还有大一些的乐器厂年销售葫芦丝在数万只以上。保守估计,每年云南生产销售出去的就葫芦丝这一种乐器至少是60万只。一根紫竹一般可以做2~3只葫芦丝的主管,60万只葫芦丝就至少需要20万株紫竹;而1根紫竹只能做一对葫芦丝的附管,也就是说60万只葫芦丝就需要60万株紫竹。加起来60万只葫芦丝总共就需要80万株紫竹。这仅仅是葫芦丝一种乐器,像巴乌的制作对紫竹的需求量远远大于葫芦丝。由此可见,以葫芦丝为代表的民族竹制乐器需求的节节攀升,加大了对竹类资源的需求,促进了竹林资源的分类经营和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培育步伐。

二、加快民族竹制乐器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2008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加大旅游和环保的结合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这给云南民族竹制乐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竹制乐器造型奇异、美观大方,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民族竹制乐器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造型各异的风格,使其成为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和旅游印象产品,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所钟爱,如葫芦丝、巴乌等。然而,云南民族竹制乐器行业低水平建设问题十分严重,无论是人员、设备、技术、管理,还是产品质量都是参差不齐,而且低水平同质化、家庭作坊式的乐器制作企业不断涌现,在给乐器制造业带来表面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降低行业整体水平和行业集中度,艺术水准和科技含量降低,大量浪费资源,加剧了市场不规范及价格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下降等。此外,我国乐器工业的标准化水平低、体系不完善也制约着乐器行业的长远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我国乐器制造业中高水平的工艺设计、科研开发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及懂音乐、熟悉乐器制作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十分缺乏,而且,从长远来说,也没有形成人才培育机制。大部分乐器生产企业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此种模式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相对便宜的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成本就会增加,竞争力就会随之减小。那么如何实现规模化,以音响学、律学标准和提高制作科技水准,来进一步规范乐器的品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没有行业标准的民族乐器生产将会阻碍竹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竹制乐器的企业建设迫在眉睫。

1.从制度层面重视民族乐器保护与传承乐器成为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给乐器行业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及贯彻落实,为民族竹制乐器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乐器作为为音乐教育的必要手段和设备已经全面纳入到国家以及地方各省市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范畴之中。在推行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素质教育,活跃城乡人民文化娱乐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各类乐器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除各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师范类学校外,普通理工科综合性大学也建立了音乐艺术类学院(科),学校中的器乐教育除用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以外,被大量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等综合能力。近年来,云南省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目标和“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口号,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计划,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5年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的论著《文化产业发展论》的发表,这标志着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探索的重大进步。继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云南又成功举办了多届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云南省持续举办每两年一届的“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有力地促进各民族歌舞乐的收集整理、有效保护、加工提高、扩大影响和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云南省歌舞乐展演”的品牌特色和个性,充分发掘了云南省丰厚的民族民间歌舞乐文化资源,为云南省民族乐器的传承与保护搭建平台,提供载体,并创作出众多的群众文艺作品,培养出各民族群众文艺人才,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2.从社会层面加强民族竹制乐器普及与传习云南是“歌舞的海洋”,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会说话就会唱歌”,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地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许多人还会演奏各种民间流传的乡土乐器。2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节日里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娱乐,已经成了新的旅游景观,民间歌舞乐文化得到很好的普及和传习。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认识与实践的深入,各地纷纷发掘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乐文化资源,逐渐形成民族歌舞文化产业,以产业化运作的模式把民间歌舞乐文化推向市场,有的还打造出了品牌并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红河县,著名哈尼族艺术家、民间乐器制作、演奏大师吴志明先生创办了“红河民族文化传习馆”,专门从边远的山区挑选爱好音乐的小孩集中封闭式培训,全方位学习红河民间歌舞乐以及民族乐器的演奏、制作。目前已有学员30多人,2007年在云南省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一展身手,为业内专家所看好。在西盟等地也有类似的“传习馆”发展比红河还好,最小的学员只有五六岁,由政府出资请民间艺人传承技艺,学员于2007年亮相中央电视台原生态盛典。目前这些“传习馆”正在为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器、民风民俗的普及与传习默默奉献着。

3.从市场层面创新文化产业思路与模式云南民族乐器以多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云南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生存条件,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异质性特点,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符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文化娱乐消费不同于其他商品消费的特点在于,文化娱乐消费不是迎合需求,降格以求,而是引导消费、培养消费、创造消费。而民族乐器被应用到出版业、电影业、娱乐业等,使得这种文化产品廉价地被大量复制,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影视界对少数民族乐器的运用,对影视艺术的表现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如获奥斯卡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卧虎藏龙》的配乐中使用了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配乐使用了少数民族乐器巴乌,《芦笙恋歌》的配乐中使用了芦笙。继影视界对民族乐器的运用后,诸如葫芦丝、巴乌、芦笙等民族乐器频频登上专业的艺术舞台,让人耳目一新,省内外艺术家受此启发,甚至推出了改良的巴乌及创作出相关作品。近年来《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丽水金沙》《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云岭天籁》开启了云南民族歌舞乐资源美好的明天,乐器作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随着云南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普通消费者乐器消费需求的释放,竹乐器以其低价格轻便易携带的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

4.从资源层面实行竹林定向培育与经营竹制乐器的品质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和制作加工工艺水平,竹子的质量标准下降,导致竹制乐器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质量标准进一步降低,乐器的市场需求将会更加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竹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云南民族乐器制作用竹使用最多是紫竹,云南的紫竹大部分是来自云南省富源县大河镇。市场上云南本土的紫竹根本满足不了云南民族乐器的用竹量,产家每年都得从自福建、安徽等地购买大量的紫竹用于乐器制作,这与云南这样一个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资源大省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在云南开展乐器用竹的定向培育研究和乐器用竹的生产基地的建设是竹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增强竹产品竞争力的需要,是竹产业现代化的需要。云南民族竹制乐器的制作以手工劳动为主,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下,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的乐器少。大部分乐器制作工厂不注重科技投入,工艺流程不合理,乐器制作品种单一,原材料浪费大。目前在旅游经济的驱动下,竹制乐器成为旅游产品的一种,乐器制作工厂众多,产家盲目投资,争抢原料,人为造成原材料的紧张,竹资源的破坏也在加剧。为摆脱这种局面必须加强竹资源管理,适度控制采伐竹林,将营林与加工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广先进的营竹技术,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竹材加工利用企业有自已的原材料基地,逐步实现竹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竹资源的利用率。

走集约化、规模化甚至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用经济手段形成连接市场、带动基地、深化加工,形成产业优势,逐步达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拓展市场”的目标,研究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价格,指导产品的品种、数量,克服盲目生产,确保竹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着力提高云南民族竹制乐器的附加值,依托丰富资源,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下,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力争形成规模较大的乐器制作产业,促进音乐文化事业和竹产业的相辅相成和快速发展。

作者:刘洪健张铭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