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山水画的哲学意境之美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2015年第二期
1.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山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此时正是玄学思想兴盛的时期,反映于艺术层面,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中国的山水画,一山一水中渗透着一种哲学的沉思。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虚静,以一种直接的形式反映在画面上。道家思想重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产生,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家要求人们在审视自然万物的时候,将自己置身其中,不断感受与体悟。从山水画中,我们看到了画中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思考始终贯穿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当中。
2.禅宗思想禅宗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对于推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禅宗体现的是对宇宙的直观体验,心灵是一切思维活动发生与承载的场所。禅宗大师慧能曾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这样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体悟,将禅宗的思想体现出来。我们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常能发现这种禅宗思想。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就隐含了这样一种禅宗的思想,意在塑造一种清晰脱俗、指向心灵的风格。中国禅宗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悟”,这是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重要思想,妙悟与顿悟不仅是批评术语,更反映在山水画中,需要人们体验与感悟。
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中国的山水画中有着中国哲学最纯粹、最深远的影响,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哲理与神韵,在中国的山水画中表现出一种哲学意境之美。这里有庄子的逍遥自在,有禅宗的超凡脱俗,有儒家的仁者寿与智者乐,正是这样一种哲学传统让中国的山水画散发出了艺术之美。中国山水画的哲学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意之美诗歌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婉转动听,吟诵千古。中国的山水画天生就是诗歌的孪生姐妹,一幅好画离不开一首好诗的映衬,一首好诗需要一幅好画来传神。一个好的诗人也是一个好的画家,如王维,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画作《江山雪霁图》描绘了这样的意境:画中的人、房舍、船等物象融为一体,屋舍旁有榕树数棵,营造了一种恬静、空灵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是苏轼对王维山水画的评价,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诗意之美不仅在画中,更在画外,画中所展现的仅仅是一山一水,但在画外展现的是画家的人生哲学。这种诗意之美深深融于山水画的血脉之中,仿佛每一幅画都是一首吟诵在口的诗篇,在江上、在山间都能感受到这种诗意之美。
2.自然之美山水画贵在自然。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一直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儒家、道家以及禅宗,都追寻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万物的自然之美需要艺术家去挖掘、表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同样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自然的包容与豁达让人们在山水画中自由徜徉。中国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南唐巨然的《万壑松风图》中,飞石瀑布,楼阁丛林,小桥流水,白衣隐者,以一种人与万物的和谐之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喜爱。画家从山水中感受的是一种怡然自得,从哲学角度来说,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追求。
3.空灵之美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中国的山水画所表现与追求的意境。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描绘的就是雪山映照下的画面,画中若隐若现的两个人处于雪景之中,显出空灵之感。这样的一种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空灵之美。南宋的山水画,常常表现出一种空灵之美,整幅画面的山水中,表现的是空灵之感。荆浩的《匡庐图》,云峰险峻,树木葱郁,瀑布飞流直下,水雾弥漫其中,正如清代邓石曾说:“字画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纷繁的世界中,山水画表现了出世的空灵之美。
三、结语
中国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思想作用下的结果,儒家、道家、禅宗思想对中国的山水画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山水画追求一种哲学意境之美,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对于一位画家而言,站在哲学的高度作画是一种最高的追求。山水画家必须心灵澄澈,体验自然之美,获得人生感悟,在恣意的笔墨之间感受到点滴的人生快乐。哲学与艺术是统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中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自然无为、禅宗的空灵一直伴随山水画的创作,这种哲学思想表现在艺术上,就是饱含民族传统的审美情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顿悟和感触。
作者:杨艺伟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