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意象油画及油画民族化的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2015年第二期
20世纪中期,在意象油画创作上,苏联更加偏重“表现”的张力,因此开始培养有表现张力的画家,最终造就了一批华而不实的“表现”意象油画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油画注重写实,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作品都极具现实色彩和写实主义,通过色、光、型直接将所要表达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改革开放以后,更多意象派作品开始出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忽略了对于原来景物的写实描绘,过分追求表现张力,造成了真实意象的缺失。
意象油画的主流流派中,塞尚所主导的“形式—结构”以及由凡•高所主导的“主观—表现”两个派别都反对直接呈现绘画对象所处的世界。对于当代的中国油画发展来说,那些不主张写实性油画的技巧以及风格的画家及其在创作理念上结合了东西方创作技巧的艺术家,其本质或许与意象油画没有什么关联,相反,无论在创作技巧还是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刘海粟、林风眠等画家都更加趋向于表现主义。因此,真正的意象油画在于扎实的写实功底和内在的情感宣泄,是意象的外露。笔者认为,意象油画和民族特色融合的出发点应在于对真实的描述和对内心情感的表现,即融合“形式、结构、主观、表现”四大要素,而不是偏向某一方面。
二、意象油画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理念
有人喜欢直接将我国的诗歌或者泼墨画看成与西方意象油画相互融合的节点,在笔者看来这是欠妥的。意象就是符号,是当代艺术的基础。一个意象的形成是历史的作用,在笔者看来,当代符号已经失语,没有历史的积淀、没有新思想的爆发、没有新人文主义的浪潮,其所代表意象的符号也不过是“小家”——艺术家个人的符号,无法完成对历史的洗礼,乃至于对现代精神的启发。因此,当代艺术家创造的符号没有代表性,只是意象的重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没有了宏观的意识符号,现代意象油画创作都仅仅是对现代技巧、表现的重组与演示,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理念创新。因此,民族和意象的融合应当看做一种带有本土意味的思想融合和理念融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三、结语
中国油画有着自身的艺术特点,西方油画也是如此。我们在进行重组以及融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本身的发展与特性,不能舍本逐末,也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依赖西方的绘画形式,进行所谓的“创新”。目前看来,艺术家对现有艺术形式进行思考与重组,结合民族化的意象对油画进行理念重组,也是一种探索与尝试,需要尊重意象油画与民族风格的本身特点进行思考。
作者:王绍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