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美美术教育思想的差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发展历程
1.20世纪初的美术教育思想20世纪初,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为教育救国,美术教育放弃了历史厚重的传统文人绘画,导入西方绘画,放弃了几千年传统的教学体系而采用了西方教学体系。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倡导美育。
2.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教育思想这时我国的美术教育借鉴苏联的美术教育发展模式,完全沿袭契斯恰柯夫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临摹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个性,抑制了创造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儿童的发展受到束缚。
3.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思想改革开放后,美术教育开始形成体系,恢复了与西方的交流,美国的各种先进教育思潮涌入中国,为我所鉴。但这时的教育崇尚以应试为目的的灌输教育,中小学美术被划分到了边缘地带,学校的美术教育只简单地采用西方美术学院的教学方式,注重技巧和模仿,而没有考虑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进行了多次重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实施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育观念与方法有了巨大转变。
1.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基础美术教育思想无论何种美术思想或者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都反映了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美国是一个新兴移民国家,社会开放,思想无拘无束,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先进思想的萌发与产生开辟了道路,对教育的注重,使教育者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模式,取别国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多元文化的氛围,使美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而使“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等美术教育理论应运而生。而旧中国社会长期闭关自守,也使得我国在美术教育上曾经茫然与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下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重新提出围绕“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基础美术教育思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教育创新实践,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完善艺术教育理念,创建美术教育多元发展格局美国多元化的社会,艺术教育体制也繁复多样,美国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美术教育体系,对学校的美术教育实践也没有严格的规范。教学形式与内容比较开放自由,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中国的美术教育教学规范统一,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技法的掌握。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束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美国的美术教育理念认为:“没有艺术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人性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中国的教育具有功利性色彩,重科技轻人文,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应当提供并充分发挥各种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有效促进儿童的美术教育,使儿童美术教育学习活动呈多元发展,以适应当今视觉文化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3.优化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美国的教育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学科间联系紧密,相互补充。授课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自行设置课程,并重视过程的情感培养,真正释放学生的情感,体会感受艺术之美。虽然我国目前实行了课程改革,但很多地方仍存在问题。很大程度上,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废除灌输教育的方法,通过教学的引导与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美术想象、创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教与学是授课互动的两个环节,我们应该让教师由单一角色变为复合型角色,在充分引导的情况下,丰富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作欲望,使学生由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提高思维广度,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质与表现手法,及时肯定一些具有新意的创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结语
总体来说,中美两国在美术教育体系、方法、内容、模式、实施标准上各有特点,但与多元文化发达的美国相比,我国在理论与时间上相对落后,我们应该主动把握先进美术教育的脉搏,在继承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宽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面向社会和未来,使我们的美术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更加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构建一个完整、严谨、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
作者:雷婷媛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