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代建筑屋顶装饰文化研究范文

古代建筑屋顶装饰文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古代建筑屋顶装饰文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古代建筑屋顶装饰文化研究

《美术大观杂志》2015年第一期

一、屋面的装饰

屋面是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由椽、望板和苫背铺设成的曲线形面。一座建筑有前、后两个屋面,庑殿建筑、歇山建筑有前、后、两侧共四个屋面。屋面上铺设瓦或者茅草以达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屋面产生的艺术装饰效果,也主要是通过其上铺设的茅草或各种屋瓦来实现的。屋面是屋顶上面积最大的部分,屋面的装饰风格对整座建筑的风格有重大影响。

1.用茅草覆盖屋面在原始社会,也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草创时期,经历了一个“茅茨土阶”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建筑屋面已经开始用茅草来铺设了。用茅草铺设屋面的历史十分悠久,时间跨度也很长。在整个封建社会,普通百姓的住宅大多数都是用茅草铺顶。比如唐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在历代的文人画中,也常见深山幽静之处,点缀座座茅屋的景象。用茅草对屋面进行铺设,其实是用简陋的建筑材料建造的一种相对简陋的建筑,一般算不上什么“装饰”。但其营造出的清雅朴素的效果,又极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这种不刻意追求“装饰”的“装饰”,反而取得了与建筑整体以及周边环境的和谐。这种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风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形象。

2.布瓦屋面我国在西周时期“已出现板瓦、筒瓦、人字形断面脊瓦和圆柱形瓦钉”。④瓦的出现使屋面的遮风避雨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泥土烧制的瓦件也给想象力丰富的中国古代匠师以更多的艺术创造空间。可以说,瓦的发明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建筑用于屋面的瓦主要有两种:板瓦和筒瓦。板瓦是一个圆筒平均分成四份,筒瓦是一个圆筒平均分成两份。我国古代建筑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一般规定,筒瓦等级高于板瓦。使用板瓦的建筑大多为一般百姓的民居。将板瓦的凹面朝上,一垄一垄地排列,再将板瓦的凸面朝上,在两垄间的缝隙上排列。而使用筒瓦的屋面,则是先排列板瓦,再在板瓦间的空隙间扣上一垄一垄筒瓦。布瓦屋面是明清以后我国古代民居的主要屋面形式,运用十分广泛。在我国江南地区,黑色的布瓦屋面与白色的墙面对比鲜明,产生了淡雅的艺术效果;而在我国北方,厚重的布瓦与高大的乔木相互掩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天际线。

3.琉璃瓦屋面魏晋时期,琉璃开始应用于建筑,到了唐宋时期已经大量使用了。北宋时期营造的开封开宝寺塔,又叫开封铁塔,就是现存的大量使用琉璃的典型建筑。而现存的琉璃瓦屋面,却大都是明清时期的。明清时期的琉璃瓦,使用达到鼎盛时期,质量也趋于上乘。琉璃瓦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不仅大大加强了屋面的防水效果,而且装饰效果十分显著。明清时期的琉璃瓦,色彩丰富,有黄、绿、蓝、黑几种常见的颜色。明清时期对琉璃瓦的使用颜色、铺设方法都有一套严格的等级规定。在我国古代,黄色象征皇家,因此使用黄色琉璃瓦的建筑最为隆重,仅用于皇家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以及皇家敕建的庙宇。使用黄色琉璃瓦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建筑群了。在0.74平方千米的紫禁城内,绝大多数建筑都覆盖黄色琉璃瓦顶,尤其是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地起伏耸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轴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⑤而当站在景山万春亭向南方俯瞰时,只见一片灰瓦顶的四合院的海洋中,拱卫着壮丽的黄色琉璃瓦的紫禁城,宛如天上的宫殿,皇家建筑的威严顿时显现出来。蓝色琉璃瓦使用的例子很少。蓝色象征天,铺设蓝色琉璃瓦的建筑往往没有黄色琉璃瓦壮丽,却显得更加崇高肃穆,典型的例子如北京天坛建筑群和南京民国时期修建的中山陵。南京中山陵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建筑,它一改传统陵墓建筑森严、压抑的风格,而是大量运用蓝色琉璃瓦和白色大理石,使得整个建筑的色调纯净而明朗,取得了“既庄重又不森严,既崇高又不神秘的宏伟、开朗景象,较准确地表达了民主革命家陵墓所需要的特定精神和特定格调”。⑥相比较前两种色彩的壮丽或肃穆,绿色琉璃瓦的使用则显得轻松活泼得多。在明清时期,皇家园林、普通的庙宇甚至繁华地区的商店,都大量使用绿色琉璃瓦。它的铺设方式也很灵活,除了单一色彩的屋面,最常见的是与其他色彩的屋瓦进行搭配使用。比如,开封龙亭大殿,是在黄色琉璃瓦中央用绿色琉璃瓦铺设了一个菱子。再比如,洛阳潞泽会馆大殿,不仅在屋面中央铺设绿色的菱子,还在屋面的四周铺设,叫作“剪边”。绿色琉璃瓦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古代建筑灵动活泼的一面,给人轻松愉悦的感受。

二、屋脊的装饰

屋脊是建筑上两块屋面的交线,从技术上说,这里是防水的重点部位,因此往往给予特别加强;从人的视觉习惯上说,屋脊部分是屋面的终点和交汇点,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因此屋脊也就成了屋面装饰最富有特征的区域。屋脊的装修分大式和小式两种。小式建筑屋脊为城市、农村地区所常见,种类五花八门,华北地区比较常见的是被称作清水脊的样式。在脊檩上将板瓦立放,铺设成透空的四边菱子,在屋脊的两端用几片瓦垫高,形成一种叫蝎子尾的装饰。这样建造的屋脊,虽朴素,却达到了视觉的美观,给人稳定之感。大式装修比小式装修复杂得多,也程式化得多。小式建筑可资装饰的屋脊,仅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大式建筑,以歇山顶为例,有九条屋脊,每条屋脊的装饰都在有自己的特色的同时,在整体上达到协调和统一。大式建筑的屋脊装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脊了。正脊居于整座建筑的最高处,为了防水的需要又往往特别加高。正脊的两端部分,是正脊和垂脊的交汇点,结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特别的加固。因此在这里各安装一个高高的装饰瓦件,唐代时是一条龙尾的形象,叫作鸱尾,后来慢慢演化为一条螭龙咬着正脊的形象,名字也改作螭吻了。螭是传说中海洋里的一种龙,好吐水,把它安装在正脊的两端,寓意也是非常明显的,即镇宅保安、防火防雷。当然,螭吻并不能真正起到防火防雷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安全的一大隐患就是雷电。雷电袭击,高大的木构建筑很容易起火燃烧。以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为例,此殿在明代初建之后到今天经历了四毁四建,四次毁坏均是由于火灾,前两次火灾都是由于雷电引起的。可见要想真正解决建筑安全问题,光靠美好的寓意是无能为力的。今天的古建保护工程往往把避雷针安装在螭吻上,螭吻才真正具有了防雷电功能,这种传统的建筑装饰也算有了新的寓意。大式建筑的垂脊的下端部安装有垂兽,它的作用是防止垂脊上的瓦下滑。歇山建筑中,垂脊上还向外伸出一根戗脊,一共四角是四根戗脊。这四根戗脊上也需要安装一个装置,使瓦件牢牢固定上去。聪明的古代匠师美化了这个装置,把它们做成一个个琉璃雕塑,成为建筑装饰上的一大亮点,这就是仙人走兽。仙人走兽的外端第一个是一位仙人,他的后面排列了二至八个走兽,依次是(一)龙、(二)凤、(三)狮子、(四)麒麟、(五)海马、(六)鱼、(七)獬、(八)吼,这样带上前面的仙人,最多可以排列九个坐兽。坐兽的多少是随建筑等级的高低而增减的,坐兽最多的建筑是紫禁城太和殿,破例达到了十个,第十个名叫“行什”。

三、屋檐的装饰

屋檐是屋顶距离人的视线最近的部位,檐口是屋檐的末端,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装饰,这就是瓦当。瓦当,即“瓦挡”,顾名思义,就是在屋檐的边边上挡着屋瓦防止其下滑,这是它在结构上的意义。而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部位的装饰意义,考古发掘出的历代瓦当数量都不小。瓦当的装饰应用非常灵活,有书法,比如汉代常见的“长乐未央”;有神兽,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安装在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瓦当装饰更加灵活,花样繁多,除了传统的吉祥纹饰外,还出现了民俗、戏剧、民间故事、小说场景等内容。不过明清时期官式建筑的瓦当装饰死板,都是清一色的双龙戏珠纹,虽整齐划一,但缺少变化。

四、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其装饰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一些时间的学习,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装饰文化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装饰与功能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的装饰部分,都有着它的实用功能,很少出现“为装饰而装饰”的“纯装饰构件”。古代匠人将这些具有实用功能的构件稍加美化,就成了富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创造,这种巧思值得后人学习。第二,装饰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奢华壮丽,一座成功的建筑,它的装饰与它本身承载的功能,与它周边的环境都能达到高度的协调。山林中的草庐与紫禁城中辉煌的琉璃瓦大殿,虽然趣味迥异,却都能给人美的享受,这是重视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营造观的结果。第三,装饰与建筑等级密不可分。这一点的作用应当辩证看待,一方面这样使建筑成为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的工具,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等级最高的官式建筑在装饰上的呆板、缺少变化;另一方面,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装饰,便于使整座建筑群在整体上主从有次,达到整体上的协调,这是它的积极意义。

作者:薛水生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