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大学生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范文

浅谈大学生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大学生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大学生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

摘要:经济社会的变化,使集体主义面临信仰危机。现有的集体主义利益性分层教育过于抽象,维度性种类划分功利性强,发展性初级定位存在问题。较好的方法是在社会角色层面对大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的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实现个人的角色定位与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集体主义;信仰危机;层次性教育;角色定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总能吸引媒体的眼球,知识的传承吸收也能挑动社会的神经。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被公司辞退而遣返回国的双料女博士、因携带乙肝病毒而独居一室自杀身亡的吴昕怡、因孤独仇恨锤杀室友的马加爵,无不令人惋惜。面对诸多的问题,媒体、公众总是责怪学校,抱怨高校只重视传授自我主义的知识,忽视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社会的责难和无奈的感慨,不禁使我们思考: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其实,我国非常注重集体主义的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适应当前形势,结合党的大政方针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现有集体主义层次性教育的缺陷

集体主义之所以会出现信仰危机,还在于我们忽视了集体主义的现实意义,只是将集体当作抽象的联合体看待。身处这样的集体,既不能感受集体的冷暖兴衰,也不能感受自己情感的倾向,还不能感受自己对集体做出的贡献与牺牲;对待集体,个体忘却了自己应该持什么样的心理态势,不知道是该关心,还是该投身其中做出贡献,没有从现实层次性角度接受集体主义教育,领会其实质意义。

(一)利益性层次划分的抽象性有人从个人利益牺牲的角度对集体主义的层次性进行划分,“集体主义的层次性要求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二是先公后私……三是不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公私兼顾。”[1]“集体主义教育必须注重层次性。第一,无私奉献……第二,先公后私……第三,顾全大局。”[2]这种划分基础是人的价值倾向与道德观念。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定位不同,有人将自己定位于奉献社会,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为了社会公众的幸福安康而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共产主义;有人将自己定位于利己益他,循规蹈矩,孜孜经营,充分利用自己的才智与勤奋,以求从社会合法获取利益与名声,以此对他人与社会进行回报。前者大公无私,道德高尚;后者公私兼顾,坚守道德底线。马克思所倡导的集体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型联合体,并非现实中具体的组织和群体。在真实的集体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每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集体勤奋地工作,劳动最为光荣,懒惰、投机取巧已经从人们的道德观念中彻底消失,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成为社会的时尚。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资还不那么充足,商品经济规律在经济交往中起主导作用,人们尚不能达到从物质匮乏的社会中轻松索取而忘记自己精神与物质生活需求的自由境界,更多情况下,人们会从个体利益出发,从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原则出发,努力争取自己合法合理的权益,甚至不惜侵犯社会利益。城市建设中,政府、开发商与拆迁户、城管与小贩的对立无不体现集体利益的现实矛盾,大公无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的层次不再具有任何诱惑性。大学着重培养个体知识与技能,学习成绩依然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成绩好,可以评优,可以入党。集体主义从公到私的层次性显得空乏苍白,也会使大学生误解集体面前有三种层次的境界,可以从中选择一种低层次样态而忽视其他高层次样态来遵守。这种层次性要求与新时期“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理念相违背,令人无所适从。

(二)维度性种类划分的功利性有人从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维度将集体主义分为水平集体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两者都认同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只是水平集体主义在水平方向上认为自身与他人拥有平等地位,垂直集体主义通过服从集体内部权威来实现集体目标,并且愿意为实现集体目标而牺牲自己利益。[3]水平集体主义与垂直集体主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及人与集体之间的情感倾向与价值定位。垂直集体主义中,人们倾向于从情感上尊重集体、热爱集体,将之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与理想;水平集体主义则更多地表现为自由的个体注重个性发展,利用自身的才智优势,把握社会机遇,追求利益与自我的完善。前者中集体呈现为权威性、凝聚力强,后者中集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这种划分方法契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倾向,助长了人们追求个人功利的动机,不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提升。此外,也将现阶段的集体主义截然区分为纵横取向,似乎只有横向集体主义的功利性,没有任何纵向集体主义的凝聚力。水平集体主义与垂直集体主义的划分只是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一种分类方法,并不是层次性教育手段。以这种分类方法教育大学生,会使人感到集体只是虚幻遥远的情感观念,并不是现实的存在,个体在追求自己合法利益的时候,又突然上升到集体层面,似乎集体在掠夺个体经过千辛万苦获得的成果,导致个体心理落差很大。

(三)发展性初级定位的荒谬性有人认为,我国当前集体主义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并存、市场经济‘物化’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赋予道德建设以复杂的时空背景。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杂特殊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决定了当前的道德建设必然处于集体主义初级阶段。”[4]其实,这种划分存在问题。经济物质水平低下,人的道德观念不会高尚;经济物质水平提高,人的道德观念必然提升。穷人集体主义精神小于富人集体主义精神,北上广深的集体主义精神高于其他地方的,云贵新宁的集体主义凝聚力低于其他地方的。以此类推,简直荒谬。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虽然会对道德观念有一定影响,但是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一穷二白情况下,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封锁与渗透,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牺牲个人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精神,粉碎了国内外敌人妄图颠覆破坏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阴谋,奠定了社会主义工农业结构的基本布局。将集体主义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定位于初级性,降低了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的培养要求,使人误解集体主义的低级性,不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境界的健康发展,与理论对现实的超前性原理相违背。

二、集体主义角色性分层教育

既然集体主义现有的层次划分存在缺陷,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可以对个人在社会角色层面开展层次性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身处的集体之内到集体之外的社会,再到国家与世界层面,进行扁平、扩容式集体主义教育,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教育这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初级形态,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进的基本形式。人生存于社会,必然在一个基本的联合体内与他人相处,为各自的目标而共同劳动、协同行动。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服从组织、顾全大局、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关系鲜明地体现为团队精神。这种组织,以人的角色分工与定位为特征,以人尽其才、与人相处为手段,不直接以个体利益的牺牲或让步为代价,相反,还会增强集体力量,获得更大的利益与优势。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注意了团队精神的培养。譬如,高校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或技能大赛,允许学生以团体形式参赛。但是,高校更多时候着重于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忽略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学校的集体活动、假期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会增强分工协调能力,增强爱岗敬业、热爱单位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是集体主义教育的中级形态,是对个体走出具体化团体之外的一种情感与道德教育。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要求我们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为自己、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所做的事情能始终投入最大的热情。[5]生于社会,我们不仅在一个基本的团队内相互合作,实现自我发展,而且应在团队集体之外,关爱同类。同类既包括身边的人,也包括素不相识、共存于社会的人。集体主义当初的要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看起来集体主义的内涵在降低,但是体现了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体现为一种担当意识。当面临困境或危机时,是胆小怕事还是见义勇为?当自己腰缠万贯时,是挥霍浪费还是济贫救困?人们只有存有内在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时刻想到他人,想到社会。许多道德模范虽然自己生活窘迫,却能无私地帮助关心他人,无不体现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基于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感恩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实质是权利义务关系教育,教育个体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知道自己能够从社会获得的权利、应该承担的义务;生于社会不应只是一味索取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还应该在满足自己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我们不停地从社会获得物质与精神资料,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此过程中,家人、朋友、亲戚、同学、同事、邻居、集体等各种各样的人群与组织不断地支持我们,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前进,给予我们希望。相应地,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情感的寄托与回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少数大学生动辄精神压抑、怨天尤人,在学习、恋爱、找工作等方面稍有失意,便想了却人生,甚至走上不归路,损毁自己的同时也给家人带来极度的悲痛伤感。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这是集体主义教育的高级形态,是对个体拥有家国情怀、增强凝聚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自己的理想,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将之化作行动的动力,即促进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使自我得到充实与完善。如果每个个体都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我们的国家、民族就会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得到增强。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大潮的冲击中,许多人说中国人失去了信仰。确实,在现行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个人致富定作自己的目标,忽视了小康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忽视了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体现出单一的功利目标。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唯成绩论,成绩好,家长老师喜欢,并有着美好的前途。许多大学生拼命地学习,为考研而奔波忙碌,却不知考研的目的与理想信念;有一些同学很迷茫,面对就业压力无所适从,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不只将目标定位于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还应将个人目标定位于未来,既感受到强大祖国的存在,又感受到自己给强大祖国所做的贡献。坚信自己能够给国家给社会做出贡献,能够给他人带来帮助。

总之,集体主义教育的出发点是团队精神,让个体在团体中根据个人的特长与优点协作行动,增强相互间的了解与认识,情感上得到关心,能力上得到充分发挥,在集体中感受到个人的存在;社会责任感则是教育个体不局限于自己所处的小集体,还应对自己团队之外的公众施以仁爱同情之心,对社会承担起责任;而集体主义的根本点是理想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从团队走向社会、拥抱国家、冲向世界的表现,是个体社会角色价值真正实现的体现。三者之间是一种扁平式、由点向线再向面逐步扩散的过程,是社会成员角色定位与社会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能扮演的角色,看到我们国家的美好前景及自己从中所起的作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徐雅芬.集体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10):41-42.

[2]卢玫.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7):232-234,365.

[3]杜旌,穆慧娜,刘艺婷.集体主义的确阻碍创新吗?———一项基于情景作用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6):919-926.

[4]张晓东.集体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阶段分析[J].学术研究,2008(7):22-28,159.

[5]史慧.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74-76.

作者:邵忠银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