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第四期
倘若将多元文化课程目标喻为课程“灵魂”,那么内容便是其“血肉”。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所择取的内容与素材应体现下列三个基本特性:
1.多样性多样性是指多元文化课程内容应秉承文化多样与平等之理念,积极吸纳各民族文化。比如,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特点。多元文化课程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整合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消除歧视与偏见,促进社会正义。我国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因为,我国域内56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璀璨的文化,她是千百年来各民族同胞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共同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2.代表性代表性主张在课程内容的择取上,采取择优选择、通俗简约的原则。首先,这种代表性体现为甄选优秀文化。凡是能引领幼儿走向“真、善、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古今中外的文化,都称为优秀文化。多元文化课程内容既要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又要是被幼儿喜爱的文化元素,择取课程内容绝非是所有优秀文化的简单堆砌或叠加的过程。应着力于文化的传统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兴趣点,挑选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或特色文化,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比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中“孝”、“诚”、“礼”等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生命力,其根系过去、联系现在、指向未来;其蕴涵教导如何和谐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整体、人与自然等关系之智慧。其次,这种代表性体现在内容生动、浅显易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理解能力,同时便于教育者实施。它可以来源于民族民间幼儿故事、寓言、歌谣、谜语、舞蹈这些素材。例如,回族故事《女掌柜》、布依族故事《甜橘与酸橘》、佤族寓言《老虎和蜗牛》等,真实呈现了善与恶,反映了正义必胜邪恶之信念。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素材,情节丰富有趣、事理简单通俗,将一些为人处世的朴素道理和良好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予幼儿。
3.联系性联系性是指选择课程文化内容时应考虑文化自身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是课程的载体,亦是“活体”、“有机体”,在全球化社会、多元文化涵化中,文化的和谐与冲突并存,且普遍存在。文化于对立统一中实现着多元化发展。因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善于探索与把握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善于从古代中国“和而不同”、“中和位育”的哲学思想中,思考文化自身以及本文化与异文化关系及其相处之道。在多元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中应审慎行之,需不断思考如何平衡传承我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关系;思考如何合理地对待文化的糟粕与精华以及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于全球化之下,植根于中国,它离不开洞悉世情与国情。中国多元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多元性”与“一体性”相互交织,不断生长。古代中国针对本土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采取“一核多元,中和位育”文教模式,从“核心辐射、从俗从宜、多元互动”三点予以实施,乃成功对待和处理多元文化之本土模式与典范,为谋求当代中国特色多元文化课程的出路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启示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待文化“核心”与“多元”关系,恰到好处地选择多民族文化内容之经验。在当今课程建设中既要彰显各民族文化独特性,又要使我们的课程内容与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除上述三点主要特性外,仍需注意幼儿多元文化课程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特性,如启蒙性和趣味性等。
二、灵活运用多元文化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
1.探索幼儿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路径多元文化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将多元文化课程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幼儿与同伴、成人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的过程,是与“大自然、大社会”充分互动的过程,也是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密切合作、通力协作的过程。多元文化课程反映文化的多元与共生,但其组织与实施并非多种文化内容的简单叠加或罗列。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基于效果来选择一定的组织实施路径。主题网络活动是组织与实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他在儿童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范围内,围绕儿童自身感兴趣的某个议题,这个议题与多元文化社会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引领幼儿去探索发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往往借助、围绕一定主题将各领域的多元文化学习内容有机统地整合为一整体,成为满足和促进幼儿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广大幼儿园中,主题网络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已有一定的基础。我们认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借助主题网络活动展开,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围绕中心议题,将与议题相关的林林总总文化素材进行有效分类与整合,辐射出7个维度,又称之为“四融三进”。“四融”,是指融通教育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活动区活动;“三进”,是指进入家庭、走进大自然、迈入大社会。通过“四融三进”这个7个维纵横通道,来组织和实施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主题网络活动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幼儿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包容理解的姿态、展示交流文化给予他们的喜悦与自豪。例如,主题网络活动《中华大家园》,让儿童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本民族语言、歌舞等等)去交流和展示本民族文化等;主题网络活动《小小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让孩子通过搜集图片、实物,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幼儿针对探讨问题出现争议时,多元文化课程主张引导幼儿用平等、开放、多元的方式探讨问题,帮助多元背景下的每个个体充分地体验平等、民主地参与所带来的快乐,满足各民族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当然,主题网络活动并非是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唯一有效的组织实施路径,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条件与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挖掘探索出更多的有效路径。
2.亲近文化的重要方式:游戏文化是课程的载体,文化是千姿百态、相互联系的,借助主题网络活动组织与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给幼儿于有效时间内可操作化地进行文化探索的途径。文化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活的,对于活的事物应避免以刻板教条的方式方法去传授。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基于对幼儿的文化心理和学习方式、风格的分析,对不同文化的共性和特性的洞悉,于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运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引领、鼓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每一位幼儿都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体系。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作为人类幼儿期的适应性活动,游戏具有好奇探究和虚拟的特点。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游戏既是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亦是重要课程资源。值得珍视的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游戏,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不仅是人人喜爱的文化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具有美育、体育、智育、德育等多方面的文化教育功能。比如,具有民族文化价值的彝族游戏《老虎抱蛋》、蒙古族游戏《好来宝》、朝鲜族游戏《打秋千》等民族传统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坚韧、宽容、协作的品质,而且能加深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三、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幼儿园生活环境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关注创造教育环境的教育,不同的微观文化群体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平等。对于幼儿园环境,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生活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承认不同文化的独特价值,故其强调创设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吸纳多元文化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发展需求。
1.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不是在原有的幼儿园课程之外再单独另设一门课程,亦不是机械地将不同的文化内容堆砌起来,传授给孩子多元文化课程是幼儿园为幼儿精心计划和组织的生活体验和活动。它的内容被有机整合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环境创设中,力求“脉络相通、有机整合”,帮助孩子获得完满、和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多元文化教育,隐性课程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时刻都在受到环境、行为的影响。比如,教师对每一位小朋友的客观、公平的对待和关怀,富有多元文化元素的墙面布置、活动区角的创设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成长和三观的初步形成产生影响。
2.幼儿园课程基本以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同时,隐性课程的特点十分突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除了包括显性课程外,也包括隐性课程,而且隐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比显性课程更为重要,如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师幼互动等。它凸显多元文化与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紧密相连,强调充满趣味、多样的游戏、生活环境、集体教育环境、人文环境;强调教师平等、包容、关爱每一个幼儿,润物细无声地将尊重、理解本民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幼儿的心田。
3.幼儿多元文化课程凸显“情境性”幼儿园孩子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是具体的、直观的。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并非仅停留在幼儿的兴趣层面,主要是通过情境化的活动帮助幼儿导向经验系统化,而并非导向成人营造的抽象化、符号化的世界。它不是高深、抽象理论,而是孩子可以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真实生活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应寓于幼儿聊天、嬉戏之中,于教育环境的有效互动情境之中。综上,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是一种将多元文化蕴涵幼儿园一日生活及真实情境之中,帮助每一位幼儿形成多元文化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最终实现幼儿健康、快乐、和谐以至全面发展的一种课程形态。
作者:王俞曲木铁西单位: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教育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