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辽宁体育科技》2017年第5期
摘要:在多元化、开放化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样、多层次,面临的心理压力和诱惑也越来越大。客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对此,主动强调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积极创设心理教育课堂,将心理教育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以全方位、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对学生日用学习、工作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对此,本文以体育教学为例,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提出几点思路。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1引言
在现代化的教学体制改革中,关于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所引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心理教育在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而大学阶段作为学生心理成熟阶段,适当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综合素养方面提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不再单一地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而是以体能训练为基础,以心理教育为辅导,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进一步的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强调了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对于学生健康、良性发展而言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乐观,呈现复杂化和扩大化的一个发展态势,尽管在社会高度关注和教育体制改革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重视,并且在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良性发展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种多样,不同环境背景下、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各不相同,但大致来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实际来看,现如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学时期可能是这些学生真正开始“独立”时期,自理生活能力较差,适应能力弱,过度的依赖他人都使得学生在融入大学生生活后,情绪化严重,容易产生负面心理。而且作为一个集体环境,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也是考验大学生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本身就存在难度,性格冲突、习惯冲突、心理落差影响等都影响力学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二是就业压力大。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毕业等于失业,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和正确的自我定位,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显得茫然、焦虑、没有方向,对自我否定,对社会不满,人生态度消极。(1)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会产生厌世、极端的心理倾向。(2)学生眼高手低,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自暴自弃。(3)缺乏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心理特征,容易摇摆不定,中途放弃。
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展开心理教育体育课程
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旨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当然,对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教育呢?下面就提出本人的几点看法: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要想真正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心理教育就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目标的重点内容之一,综合分析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自信、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考核,让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发展并且能够主动的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心理教育不在是一个需要规避的问题或者不敢正视的问题,而是作为教学基本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身心健康双向训练。二是突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中展开心理教育自然而言对于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同样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够正确地看待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估、自我定位。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合理的挖掘体育知识中的心理教育素材,组织相应的拓展训练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能,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体育氛围和环境中培养团结精神,加深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能够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去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能力和人文素养。三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实现学生自我肯定。在大学集体环境中,学生个性特征逐渐显露。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同学生对于学科有不同的认识,接受度和喜爱度也不尽相同,当然训练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育,提出不同的体育活动建议。总之,因材施教,让体育教学真正做到挖掘学生体能,让学生学会享受体育教育带来的乐趣和身心上的改变,让学生学会用体育运动改善自身的不足,发泄负面情绪。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需要遵循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从而在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让学生透过体育去感受体育中的精神,去作用于自身,促进自身良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这才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海莲.试论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内江科技,2010(9).
[2]陶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成人教育,2012(1).
作者:刘玲玲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