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大学教育的机会与挑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互联网+”是将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未来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所产生的新事物。通过将“互联网+”与大学教育行业的结合,在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挑战,即会颠覆师生之间传统的教与学任务:学生将在线学习和不定时的面授结合起来,同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将变成引导学生学习,使其学会自我教育和信息的处理。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教育行业;教与学任务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同时影响到教育。李京文院士表示,中国正迈向4.0时代的教育:第一代的核心是书本,第二代的核心是教材,第三代是辅导与案例方式,而第四代是以学生为核心[1]。因此,“互联网+”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模式[2]。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的嵌入,使得传统授课方式“教师是核心”转为“学生为核心”,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应试教育却以成绩作为学生优劣或品德优良的划分标准[3]。这种划分方式致使许多偏科但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发展受到阻碍,泯灭了许多学生的才能。而互联网的背景下,“用户为核心”的思维体现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4]。“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一是教育流程再造上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二是供给方式上重视新型教育服务的引导作用,实现对学校的互联网思维改造。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特点,准确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采取了在线教育的“动态适配学习技术”后,学校的辍学率下降了56%,毕业率从64%上升到了75%[5]。
二、“互联网+”对大学教育的机遇
(一)“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开放性的时代,知识获取不在局限已有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通过互联网打破传统教育的藩篱,使得优质的教育成为共享性资源。在全球开放的时代下,正在加速形成一个基于全球性的知识库,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从这个知识库中获取各国各地区优质的学习资源。在我国大学教育的质量尚有待提升。为支持高校的建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很大一部分给了985、211工程的学校,因此导致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少数的985等重点高校中,而其他院校则很少能得到优质的教师和政策支持。但是通过互联网,高校学生都能够接触到重点高校的教育资源,可以跨地域跨时间段重复的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中国成为学习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互联网+”降低了学生获取教育的成本
中国统计局的调查表明,自从2005年开始,我国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大学学费在十年间上涨了近25倍。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仅有4倍,而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增长仅有2.5倍,大学学费的增长幅度几乎是居民收入的十倍,但是有些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非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很难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各种教育资源可免费享用。由此,“互联网+”教育使得高校学生能够通过较低的成本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更多的学生去主动学习,更避免了很多由于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得到高质的教育[6,7]。
(三)“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
传统教育体系中包括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两大体系,教育对象指的是学生,而教育环境则包括了学习主体以外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等[8]。在传统的教学系统中,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考试和升学,对于人的发展则关注较少。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打磨下,使我国学生成为一件件标准品,缺少个体差异。著名教育家怀特提出,作为有自我思想和个性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而不是摧毁他们的本性[9]。首先当“互联网+”进入到现有的教育体系之后,使得原有的学生子系统能够更为快捷和方便的与外部的大系统进行知识的交互,从而推动了自身知识的增长和自我进化能力。其次,互联网的虚拟环境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拟真世界,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从三维的视角去认知、探索世界。陶行知曾言,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劳力上劳心”[10]。“互联网+”的时代,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中的拟真世界进行相应的一些实践,并随时根据网络的信息更新知识,例如沙盘模拟等。
(四)互联网解放了教师的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能够更专注于学术研究
“互联网+”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无限放大,优秀教师可服务的学生群体也增大,同时也可以使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11]。另一方面,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性,使得跨空间、跨时间、跨产业的合作成为可能,通过规避教学低水平的重复,避免教师年复一年的重复教学讲解,使得教师尤其是专注于科研的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可有时间从事学术研究。
三、“互联网+”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中,育人功能可能被弱化
应试教育时代,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主流,老师的一言一行等信息流露,都会给学生传达不同的潜在信息,并以此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动力或阻力。老师的品格也将会成为学生未来行动的准则,并会对他将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潜移默化的效果[12]。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老师传统的育人功能开始弱化,取之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信息和知识层面的交流。但是,为防止过于沉溺互联网教育所带来的“预设式”教育,失去教育的真正乐趣,教师在选取互联网教育时也需谨慎[13]。
(二)网络学习的碎片化
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学习碎片化来源于信息碎片化,碎片化学习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结构松散,传播迅速、生命周期短,去中心化、多元化与娱乐化以及多方式表达、多平台呈现的特点,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障碍[14]。首先,碎片化知识短小精悍、结构松散促进了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对新知识的呈现形态提出新的要求,学生适应了简短的信息阅读方式,可能会对较长的信息和图书阅读产生不适感。其次,碎片化知识传播迅速、生命周期短,这样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要求。一直以来,高校学生都习惯了纸质书籍这种连续的、线性的知识获取方式,先后信息相互联系具有一体性,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但是碎片化知识以短时间记忆为主,因此学生日后进行信息的提取时可能产生虚构和错构,导致信息失真。最后碎片化信息去娱乐化、中心化等特点,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不能集中。多元化的知识碎片使得学生思考过程较易被环境中时刻刷新的新信息干扰,尤其是娱乐信息吸引,无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三)“互联网+”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互联网由于其信息的易得性和娱乐性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信息获取和沟通的来源,但是由于我国对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制不健全,管理比较被动等原因,导致互联网上的信息以及教育视频良莠不齐,可能包含了一些不健康信息。其次,由于技术不平衡的原因,而且发达国家也较早从事互联网的教育工作,导致比较知名的互联网教育机构都是国外的产品。这样一来,我国大学生在接受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国外的文化的影响,甚至是不好的文化影响。最糟糕的是少数国外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高技术的垄断,极力推行网络霸权主义。
(四)互联网+教育可能对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重要特征是虚拟化。在互联网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学生具有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15]。传统的教学时代,学生需要参与到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并在集体的环境当中,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互动,潜移默化的就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集体主义的观念等。而在网络化时代,网络环境相对封闭,网络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与生硬与无表情的屏幕或者机器互动,缺少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真实感与代入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淡化,从而也容易造成学生相对孤僻性格的养成。另外,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交流,而这种虚拟关系,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群体协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养成。
(五)“互联网+”大学教育使某些非重点院校面临倒闭的危机
互联网将最优质的课程以一种近乎免费的方式提供给广大的学生。按此模式发展,如果互联网教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能够提供受到社会认可的证书,那么相当一部分学子在没有进入所谓的重点院校之后,也不会退而求其次的进入一所普通院校,甚至是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喜欢的知识,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一来,很多二、三本院校以及高职等专科院校的师资资源本就比不上重点院校的师资资源丰富,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又难与网上教学资源竞争。其次学校为了维持其基本的运转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必须向学生收取超过互联网时代网络学校的费用,这样在成本上面又无法相抗衡。在互联网教育不够发达的时代,学生选择普通高校就读,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学位,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当互联网教育也能够提供一样的学位认可,且学生能够自主进行专业的选择,那么高校就会受到互联网教育的冲击。而且高校定位的是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就注定了高校即使自降身价也无法与一般的技术院校去争夺生源,这样一来,高校无法招收到学生,没有资金的运转,也不可能去获取更好的教师资源,照此下去,二、三等高校必然会走向灭亡。
四、结束语
“互联网+”给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以及挑战,一些人认为互联网将会取代实体大学,成为未来教育主流,但也有人认为它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将来这两种形式将会共存,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精髓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方式进行教学,形成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在线学习和不定时的面授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同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将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会自我教育和信息的处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优质的教育,同时通过教师的指导,获得更多的关于品德、为人、学习等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娜.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国教育迈向4.0时代[N].中国日报,2015-6-16.
[2]尚俊杰,曹培杰.“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初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01):173-182.
[3]曾晓洁.美国大学MOOC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J].比较教育研究,2014(7):32-40.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70-73.
[5]关晓乾.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协调共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36-237.
[6]郑勤华,陈丽,许玲.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仍在?-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2):107-117.
[8]涂宏斌,曹小艳.教育活动中的进化教育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3(3):19-26.
[9]梁晓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育进化、知识进化的根本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9(27):23-26.
[10]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7:30-34.
[1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刘阳.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与构建原则[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0):38-42.
[1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85-93.
[14]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3):10-13.
[15]魏莹.MOOCs时代传统高等教育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7:35-37.
作者:王思梦;吴言波;邵云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