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课程教材与教法思想述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编订与改革三位一体的课程观
(一)课程编订的基本思想:理论多元,注重吸收国外经验陈侠的课程编订思想涉及多学科的理论,他所探讨的理论与原理主要是包括学科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课程系统的自身规律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发展基本的原理,主要包括哲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以心理学原理为例,陈侠指出,心理学是“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也是课程编订工作的依据”[4]。因此,课程的编订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课程的编订要将学科的科学逻辑体系与学生的心理系统良好结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此外,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科需要,应酌情设置分科教学、综合教学及活动课程,如在低年级中应酌情开设综合课程,“社会和自然两科可以合并为常识,甚至常识也可合并到语文中去”[4],如此才能贴近儿童生活,易于知识的学习。二是课程系统的自身规律,主要有最高价值原理、优化组合原理、全面发展原理、人员参与原理等。以人员参与原理为例,陈侠指出,课程的编订、实施要由各门科学的专家、教育学者、教师、课程管理者等诸多人员的参与,分工合作,协同一致。当然,课程的编订并非闭门造车,而应立足本土,扩展视野,注重借鉴、吸收国外课程编订经验。陈侠指出:“国外发达国家重视课程研究由来已久,近二十年来更加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我们应当了解各国课程研究的趋势,各国课程改革的动态。”[1]陈侠深刻意识到国外发达国家课程编订的先进性,他注重将国外课程编订理论与实践引入国内。在理论方面,他发表《国外课程理论的各种流派》一文,将国外有重要影响的课程理论的内涵及其课程设置、编订引入国内。此外,他还发表了《西方学校课程的源与流》一文,将西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课程加以梳理,总结其特色,如他总结出西方重视设置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并对国内劳动技术教育提出了改进意见,他建议:“应当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设置劳动技术课,教学生做纸工、泥工、木工、编织工等。这些可以发展学生用手的能力,而学生用手的能力又可以促进用脑能力。所以,小学应该每周有两课时的劳动,教会学生作业的原理和方法,作业在小组活动中完成”,[5]并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需要而编辑劳动技术教材,为我国劳动技术课程的改进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意见。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鹄的陈侠的课程改革思想始终贯穿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如在《再谈课程原理》一文中指出,“课程的编订和实施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当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又要全面考虑学习者的具体条件和不同需要,影响他们的全部生活,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他们条件的最佳的、和谐的发展。”[6]他指出,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改革正式的课程,还要改革非正式的课程。在正式课程的改革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发展他们的智能,如手脑并用的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等。在此方面,陈侠在梳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时,介绍了日本小学自然课的教学,“讲种子的萌发一课,只是让学生去做各种各样的试验,比较豆类种子和谷类种子萌发后的差别,比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种子可以萌发,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种子不能萌发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7]陈侠通过日本的教学实例而反思中国的教学,并建议对教材进行改革,改变注入式的教材编写方式,以便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方法。在非正式课程的改革中,陈侠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作用。他指出,课程与教材有一定的稳定性,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故应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之作为课内教学的补充,如以体育活动来作为体育课的补充,以音乐、绘画、舞蹈、喜剧等文娱活动来发挥、锻炼学生的爱好与特长,以“课外阅读活动、科技小组活动、社会调查、编辑墙报、绘制挂图、采集并制作标本、制作模型”[8]等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并由教师担任一定的辅导工作。相较于陈侠的课程改革思想,当下的课程改革虽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广大的中小学课堂中,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仍然占据着高地,“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9]仍然是当前教育的顽疾。借鉴陈侠的课程改革思想,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应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实际与生活经验,不能仅仅就内容而改革,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与改革,使教学过程发生质的改变。同时,要注重非正式课程的开发与使用,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及师德师风等,加强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展种类较多、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课外活动,以期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潜移默化之效。
二、研究、教学与编撰三方协同的教材观
(一)教材编撰应立足科学研究陈侠认为,“教材建设要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基础,遵循教育工作规律”,[10]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教材,才能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综观陈侠的教材思想,他所说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理论研究。他主张将中小学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进行理论升华,并行之有效的则加以推广;针对古代教育遗产,陈侠主张“要编写一本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尽量采用历代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11];同时,他还指出要分析研究教育目标,如此才能更好地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编撰教材,使教材助力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实验研究。他主张开展教育实验活动,教材编撰机构和编撰人员要参加教育实验,以实验活动来为教材编撰奠定基础,他提出“如果我们设计两套课程,两套教材,进行长期的实验,就可以得出可靠的数据来证明孰优孰劣”[12]。三是调查研究。陈侠主张在教育领域要开展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查研究来掌握基础的、真实的教育情况。如陈侠对乡村儿童兴趣所做的调查研究,其在调查中了解到儿童最喜欢的课程是国语,最喜欢的游戏是踢毽子,并具体分析了其原因,以踢毽子为例,喜欢原因为:“儿童对于普遍流行的游戏,大都会玩一两种”“含有比赛性质的游戏儿童特别喜欢玩”“不须游戏器具或只须极简单的游戏器具的游戏最容易普及”“简单易学而变化多的游戏也最容易普及”。[13]他通过身体力行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良好榜样。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来进行教材编撰,是陈侠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对今天的教材编撰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陈侠的科学研究,我们今天的教材在科学研究方面是缺乏的,如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在教学生识字写字中,汉字的编排不合理,未对汉字的识字顺序进行科学研究,“识多少汉字,识哪些汉字,先识哪些汉字再识哪些汉字”的原则在语文教材编写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4]通过这些教训,我•57•们应加强教材编撰的科学研究,使教材的编撰既符合学科的逻辑系统,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系统,做到二者的有益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材建设与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实践环节陈侠指出,教材的建设应有助于启发教学,通过教材的编撰改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应贯彻启发诱导的原则,引起学生的疑难,鼓励学生善于怀疑、立志创造,从而锻炼学生追求新知及自学的能力,为学生认识、改造世界奠定良好基础。为促进教材建设与启发教学的良好结合,陈侠指出,教材的编写应以引起学生的疑难为切入点,从事实与情境出发,“在事实和情境中产生疑难,让学生设想这些疑难应当如何解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以及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由教师指导方案的可行性。这也对教材编撰者提出了严格要求。陈侠指出,教材编撰者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预见到学生学习哪些教材会提出哪些问题,其中哪些问题要在教材中予以解答,哪些问题可以作为指定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解答,都要有如成竹在胸。”并建议,在教学参考书中分章节列出教材的问题及答案,便于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在编订教材的过程中,应有各科教师的参与,广泛听取教师的建议,并为教师编写适合启发教学需要的教学用书,帮助其熟悉教材,指导其实施启发教学的步骤与方法。当然,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而编撰难度适中的教材,所以应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确定教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科研调研,收集事实材料,“以中等水平的师资设备条件和中等水平的儿童接受能力为依据,来确定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此外,为更好地实施教学,陈侠指出,“在教材中重视学习者实践,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教材建设应注重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扩大学生视野。如“有些教材可以一面指导学生去做,一面帮助他们从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如种植、饲养、制作、绘画等,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操作,从边学边做中获得的知识,是终身难忘的”。教材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原则。我们应意识到教学不是用教材教,而是以教材为实施教学的载体,教学的内容要远远高于教材。我们更应注意教材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树立大教学观,改进教材的编撰方法,编撰出适合启发教学的教材,将实践环节列入教材,以教材为维度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期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良性互动。
(三)教材编撰要考虑地区差异,编撰乡土教材陈侠指出:“课程要有统一性,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课程要有多样性,才能适应不同的需要。所以除了由国家统一编订课程标准,规定各级学校应达到的最低程度,还要由地方编辑乡土教材作为学习的补充。”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适度编撰乡土教材愈显必要。陈侠将乡土教材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型的,讲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市、本县甚至本乡、本镇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内容;一种是职业型的,针对本地区的特点讲农、工、商或林、牧、渔等方面生产的情况,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做一些初步的思想准备。”[8]乡土教材的编撰不仅可以对统一教材起到补充作用,同时还适应了地区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的地域性差异,凸显了地方特色。此外,乡土教材还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家乡人文历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由爱家乡进而扩展到爱祖国,以此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当然,乡土教材并不是由地方随意编撰,而是由政府设立严格的教材编审机构,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审定方可出版,以此来保障乡土教材的质量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防止教材的乱象丛生。
三、目标、内容与对象三维适应的教法观
(一)教育方法应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旨归教育目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方法的选择应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旨归。陈侠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教育是要培养集体主义的劳动者,因此我们要采用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方法,“师生都是教育集体中的平等的成员,大家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集体的荣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按照集体的目标共同行动,而又可各尽所能为集体做贡献”,[18]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而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时,教育方法比较繁多,为便于教师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陈侠提出了四条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自学的能力”“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有多种感觉器官的直接参加”[19],以此为标准,择各种方法之所长,综合运用,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助力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旨归,这是一种宏观的、抽象的选择依据,如何使教育方法与教育目标相适应,是教育方法研究中重要的、现实的课题。在教学实际中,教育方法应立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而选择适宜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时,陈侠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和认识自己,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确世界是物质的,通过调查研究来使学生对社会有整体的、真实的认识,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而认识自己,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教育方法应结合教育内容,富有针对性陈侠指出,教育方法要同教育内容相适应。但在具体的相适应过程中,有许多课题譬如如何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如何避免教育内容的形式主义、如何保障教学内容收到实效等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育内容而对教育方法作出选择与研究。正如他以“爱祖国”为例所讲,“爱祖国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是比较抽象的,是不是可以从乡土教育入手,教他们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地理、先进人物、自然资源、物产交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逐步由爱家乡扩大到爱本县、本市、本省而后扩大到爱祖国”,由此可以看出,陈侠在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的相适应中,提倡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所谓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是指要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来实施教学。当然针对性并不是说仅选择一种教育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正如陈侠所言:“教学方法切不能千篇一律,只限于口头说教。而要按内容的需要,采取参观、游览、团队组织生活会、班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报告会、调查研究等各种方法”,在教育方法的选用上,应根据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教育方法,集众多方法之所长而使其服务于教育内容的学习。鉴于此,我们当今的教育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等常规方法的使用,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教育内容,对于低年级儿童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如讲故事、看图片、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给其以直观的体验,将抽象化的内容具体化,使其便于理解、内化。可以说,好的教育方法的使用,能够富有实效地连接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教育内容的“心灵碰撞”,如此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三)教育方法应适合教育对象,借重课外活动陈侠重视教育方法的选择与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结合研究。在他看来,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内容、对象是一以贯之的,只要教育内容能够适应教育对象,那么教育方法适应教育对象就比较容易了。他在文章中谈及小学思想品德课时,论及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的适应问题。他说:“现在小学设了思想品德课,如果以为单凭这每周一节课,就能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是不切实际的。”他认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还需要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配合”。因此,他主张通过课外活动的教育方式来促进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相适应。以思想教育为例,陈侠认为,教育者应该利用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和模仿性,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施加教育影响。此外,他还主张将思想教育贯彻和渗透于一切活动中,认为“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如讲故事,看图书,看话剧,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或各种展览,参加音乐会、歌咏队、诗歌朗诵会以及主题班会、主题队会、主题团会等,使学生从活动中学会区分是非、真伪、善恶和美丑。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塑造成新的一代。”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相适应,应该注重课外活动与实践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构建多元的、形象的、动态的教育方法体系,实现教师、学生、教育内容等多方的交相互动,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课外活动对促进教育对象发展的重要价值已获得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娱乐化、形式化、学生兴趣不足等弊端。借鉴陈侠的教法观,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具有主题性、富含教育性、深合学生兴趣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获得知识、锻炼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来兵 程功群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