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黄金周爆棚现象分析及改善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黄金周景区“爆棚”,交通问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安全、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等问题开始凸显。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建立健全旅游信息预报系统;逐步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实现旅游效益联动;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完善自助游配套设施;优化休假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人民的旅游需求得以释放,与此同时,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旅游学界对黄金周假日旅游和黄金周制度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对黄金周假日旅游所表现出来的“爆棚”现象所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的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搜集近年来黄金周出游人次资料,研究黄金周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剖析“爆棚”现象之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破解黄金周“爆棚”问题有所助益。
一、“十一”黄金周历史演进分析
我国黄金周制度是在1999年“十一”初次实行的。从2000年开始,增加了法定节假日,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续的长假,构成三个黄金周[1]。2008年始取消了“五一”长假,目前仍有春节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黄金周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内需不振的情况,事实上黄金周制度的实施适应了旅游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国内消费需求,活跃了国内消费市场。2001年~2015年间,我国“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呈持续增长趋势。游客出游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9.10%,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70%。两者呈同步增长趋势。2001~2015年间,除2003、2007、2010、2013年增速放缓外,其余年份黄金周游客整体呈增长态势。2003年主要受“非典”事件的影响,200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人次和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0.85、5.8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一日游游客增速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和2006年的高基数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及2007年黄金周期间,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旅游市场受到了台风“利奇马”以及“罗莎”的影响。2012年黄金周期间出游人次与旅游收入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2012年中秋和国庆叠加的长假,以及高速免费,刺激了人们的出游热情。2013年的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2012年的基数过高。2015年增速上涨和2017年出游人次又创新高,主要是由于中秋与国庆相叠加形成的长假期。黄金周逐年增长的游客人数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游客集中出游,景区出现了“爆棚”和“井喷”现象,交通拥挤、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游客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黄金周“爆棚”的原因分析
(一)国情政策方面
1.人口众多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庞大的人口数量变成了现实的旅游需求。尤其在统一的公共黄金周休假期间,人们更是举家出游,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集中统一的休假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黄金周“爆棚”现象。2.全国统一公共长假黄金周期间,全国统一集中休长假,造成了黄金周“井喷”。首先,一刀切式的集中休假,全国人民都在同一时段休假,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可能不堵塞[2];其次,人们习惯于家庭或朋友结伴出游,而十一黄金周又是一个难得统一的长假时间,容易达成出游愿望,出游人次势必较平时要多;最后,黄金周的休假时间较长,可供给旅游者选择长线及短线旅游的余地更大,因此众多游客会选择在此期间出游,必然会出现“爆棚”现象。3.高速免费政策我国从2012年“十一”长假开始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并在之后的春节、“五一”以及清明等假期实施高速免费政策。受此影响,多数旅游者纷纷选择驾车自助游,大多数地区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交通增量近30%。自高速免费之后,黄金周旅游变得异常火爆,全国各大热门景区人满为患、车满为患,高速免费加剧了景区“爆棚”现象。
(二)预警信息方面
1.未到景区前,信息不透明由于信息不畅和不透明,假日旅游中多数旅游者都会选择热点景区,在时空上形成了集聚效应[3]。在旅游者未到景区前,景区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者的信息进行统计,预测旅游者流量,并及时传达给旅游者,因此造成未到达景区的旅游者对景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致使游客集中前往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景区“爆棚”现象在所难免。2.到达景区时,未实施景区分流措施在旅游者到达景区后,多数景区并没有实施景区分流措施,导游也没有进行景区内旅游线路分流的介绍,而是单一地统一线路,导致“爆棚”。另外,大多数景区没有明显的标识信息,不能引导游客合理选择旅游线路,很多游客茫然地跟随大众步伐,特别是大多数景区管理人员在景区内发生“爆棚”时,并不能有效地引导游客分流,由此也造成了景区“爆棚”现象。3.发生“爆棚”后,景区未及时出台应对措施在利益驱使下,景区发生爆棚后,多数景区未及时对游客限流,没有限制门票的售卖以及通过媒体等渠道景区客流量信息,而是利益为上,导致“爆棚”景区的游客进不去、出不来。
(三)市场利益方面
1.市场调节机制不明显景区与一般的商品不同,一般的商品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但景区门票不能随便涨价、降价。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景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我国旅游景区的调价在同一门票价格上的上调频率不得低于三年[4]。我国《旅游法》第四十四条中明确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该提前六个月公布。所以在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调节机制不明显[5],“爆棚”时的直接调控的作用相当有限。2.旅游企业过分看重黄金周经济效应在黄金周之前的一个星期,游客推迟出游计划,形成了一个能量蓄积的低谷期;在黄金周之后的一个星期,由于旅游能量过度释放,形成潜能亏空的不应期[6]。因此,黄金周旅游净增长收益被过高估计了,黄金周旅游收益并不是很大,大约仅能增加5~10%的游客。但无论是旅游景区景点,还是旅行社,都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愿推出限流措施,过分看重黄金周经济效应,利用媒体宣传造势。尤其是旅行社,黄金周期间大幅促销,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低价销售,造成出游人数增加,加剧了黄金周景区“爆棚”。
(四)地域选择的趋同性
对地域选择的趋同性,主要是由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行社共同促成的[7]45-57。旅游者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以及想降低风险成本,导致大多数旅游者会选择热点和知名景区,而资源丰富且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多是一些成熟的热点目的地,也更能吸引游客前往;最后,旅行社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以及热点的线路,这样既可以保障游客安全,给游客提供更高品位的旅游体验,也更有利可图。因此,加剧了热点旅游景区在黄金周期间游客“爆棚”程度。
三、黄金周“爆棚”凸显的问题
(一)旅游安全质量降低在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热点旅游景区都会在短时间内使旅游流流量达到极限值,这种过度的饱和状态对游客造成了一系列安全隐患[8],如交通及景区安全隐患等。在黄金周期间由于高速免费,2012年中秋国庆八天长假中,我国公路客运量高达6.47亿人次,快速集聚的交通流量,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也是黄金周期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自驾车驾驶人员不熟悉路况,缺乏行车经验,或者大量车流在高速出入口拥堵,致使安全隐患增加,交通事故频发[9],旅游景区拥挤不堪。同时设施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营状态,给游客安全造成隐患,游客体验质量差,也容易发生口角和踩踏事件。(二)服务质量下降黄金周期间游客人数暴增,服务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服务质量的提升。在黄金周正式旅游服务人员难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临时增加的旅游服务人员又难以保证服务质量[3]。同时,由于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暴增,旅游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是平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必然会使服务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三)旅游交通矛盾突出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出行难成为了黄金周出游的首要问题,高速交通流量平均增长30%左右。一方面高速免费通行,自驾游的增长极为迅猛,另一方面由于游客集中休假时间出游,需求急剧上涨,形成了一种极限性高峰,必然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高速上,游客“出不去,进不来”,景区小交通容量有限,难以满足骤增游客的需求,旅游交通矛盾突出。
(四)游客满意度降低
游客满意度是将游客预期和实际体验相比较时的感受状态,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消费以及进行口碑传播[10]。旅游服务质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游客满意度降低,黄金周期间超负荷接待降低了旅游服务标准,目的地和景区各类旅游设施的接待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激剧增长的游客需求;同时游客数量暴增,进入景区游客只见人海不见风景,旅游变成了走马观花赶趟式的参观,与游客期望的美好旅程相去甚远,游客满意度下降。(五)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及文化遭到破坏黄金周假日旅游给景区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旅游景区的资源造成了破坏[11]。在2013年国庆首日,天安门广场清理了5万吨垃圾,2010年国庆首日,更是达到了20万吨之多。黄金周大量游客的集中,对目的地文化和生活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当地民俗文化被频繁甚至不正当地进行了舞台化和商品化[1]演绎;游客的大量剧增也对当地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生活垃圾增多,物价飞涨,社会治安受到影响,如每年黄金周期间,大量游客前往鼓浪屿,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使得好些原住居民“外逃”。
四、缓解黄金周“爆棚”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旅游信息预报系统
1.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平台,与各旅游网站、购票网站以及景区和酒店等旅游行业部门协同,建立旅游大数据信息中心。相关部门应通过这些渠道和利用GPS定位等技术,运用网络大数据来获取游客的出游信息,包括交通和景区流量信息,加强信息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游客的盲目过分集中,这样可有效缓解黄金周“爆棚”问题。2.开展旅游信息预测工作对于景区而言,要真正做好旅游信息的预测预报工作。应通过景区APP以及公共媒体平台来及时游客流量信息,尤其是热点景区要及时景区人流量易集中路段和拥挤景点的即时信息,可每隔1~2小时一次信息,让游客有效避免拥挤。同时要将景区游客人数严格控制在阈值之内,在客流量接近阈值的85%左右就要停止售票并及时限流,引导游客疏散以缓解拥堵。3.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要积极运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尤其是景区APP以及微信、微博等平台来进行宣传引导。通过这些媒体及时公布黄金周市场情况以及各主要景区景点的客流状况,同时积极拓宽信息服务渠道,提高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增加动态信息量,及时有效地为游客出行提供实用的信息。4.建立预约消费制度要建立预约消费和预约信任制度,培养旅游者预先消费订购的习惯[12],对旅游预定系统进行开发利用,逐步形成全民出游预定的大众化趋势。一些热点景区可以采用只在网络提前预售票的方式,来严格控制客流,这样游客在出游前就可以准确把握游客的去向,可有效地避免“爆棚”现象的发生。
(二)逐步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实现旅游效益的联动
1.建设区域游憩功能带,营造区域旅游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的深入发展,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大多数游客愿意在城市公园游玩或者到郊区体验农家乐来放松身心。因此,建设可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带尤为必要,应通过完善城市休闲绿地、休闲广场和相关设施配套,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小区域的游憩带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分流客源。2.加强旅游景区重组、合作,实现旅游效益联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各个旅游景区景点进行重组、合作,以大型景点带动小型景点,从而实现旅游效益的联动。同时,将同一城市的景点合作联盟,以热点景点带动温点、冷点景点,以实现景区景点的均衡发展,有效疏散客流。3.加大金融支持,扶持环城小景点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环城休闲和近郊休闲,更好地分流引流。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环城小景点。同时政府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金参与景点建设,对企业及个人的创新给予融资和利率政策优惠,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旅游行业中去,以充实旅游发展的力量,为旅游资源开发出力[11]。
(三)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休闲度假既是当前旅游产品转型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前游客偏好的主流产品形式。休闲体验型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休闲参与需求,改变观光产品参与性差的特点,另一方面其承载量要大于观光产品,能更好地避免游客前往传统观光景区的集中,有效缓解“爆棚”问题。同时,要大力挖掘新的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热点和线路。对冷点景区进行重点开发,和热点搭配组合,冷、温点要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增强吸引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选择,缓解热点景区的“爆棚”现象。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开发新的、有个性的旅游线路,根据游客需求进行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定制开发;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冷温点以及新产品和新线路的宣传,增强其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完善自助游配套设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私家车的普及,自助游在我国的发展尤为迅猛。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中,散客市场成为主体,占到整个市场的80%以上,其中尤以自驾游为主。自驾车可以缓解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的拥堵现象,但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免费也容易造成高速拥堵,增加景区车位的压力。因此对于如何完善自驾游的配套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合理规划加油点和汽车维修点对于自驾游游客,合理规划加油点和汽车维修站十分重要。在节假日出游期间,加油点车辆排队加油的明显增多,应根据距离的远近、路面情况以及车流量的拥挤松散情况合理地规划加油点和维修点,这样既可以缓解因加油而发生的拥挤排队情况,维修站也可以为自驾游的车主解决突发紧急问题以保证游客的出游安全和心情舒畅。2.规划合理的自驾游旅线路旅游局以及旅行社有责任为自驾游游客制定设计有个性的旅游线路,游客也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在定制网站输入想要体验的旅游产品的关键词,得到定制的参考线路,这样既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也可有效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减少旅游投诉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黄金周“爆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3.完善景区停车位设置对于自驾游游客来说,到达景区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停车难。景区应该根据常年的客流量合理设置停车位。在黄金周可根据景观和空间布局以及客流量增加临时停车位,完善停车场和道路标识系统,加强对车流的引导控制,对游客的集聚做好后备措施,避免因为停车位使游客进不去、散不开、出不来,影响游客满意度。
(五)优化休假制度
1.实行弹性休假制度“弹性休假制度”指在确保法定节假日及公休日总天数不变的前提下,由员工和单位根据生活和工作需要共同商定员工休假的起止日期[13],也可以实行单双休轮换,这样一个月可挪出两天,一个季度可挪出六天假期,形成灵活的黄金周,有效分散客流,避免全国一刀切式的集中休假带来的黄金周“爆棚”问题。2.实行错峰休假制度实行错峰休假制度可以满足和释放大众旅游的刚性需求,可有效缓解旅游淡旺季的供需失衡问题,也可有效减缓旅游接待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压力。以十一黄金周为例,目前统一的休假时间是10.1~10.7,可根据地域来分区,在保证休假7天的前提下,可将假期提前或延后,从而错开高峰。3.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大落实带薪休假的力度,目前的带薪休假落实率不到50%,尤其需要各中小企业加大落实力度,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让员工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决定休假时间,以很好地解决旅游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既可增加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也可有效缓解黄金周“爆棚”现象。
(六)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1.设立假日旅游办针对黄金周这一特殊时期,游客消费和体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情况,成立假日旅游办,建立黄金周应急处理机制和事件处理办法,加大对旅行社、酒店以及景区的监管力度,对旅游企业进行信用累计管理,对信用和评分不合格的旅游企业责令整改或是给予降级、降星处理,来保障黄金周旅游质量。2.完善旅游投诉机制各地方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建立权责分明、便捷有效的旅游投诉机制与程序,成立处理投诉情况小组,方便快速地解决游客在黄金周期间出现的损害其合法权益的现象,有效地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游客满意度。3.完善群众举报监督制度建立群众举报监督制度,同时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举报者,一经查实,对其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保证游客举报渠道的畅通,使游客可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体进行举报与监督,发挥社会效应,使潜在旅游者全方位地了解黄金周期间景区的情况,通过社会监管有效地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21(11):12-18.
[2]高天明.大众旅游时代宜用弹性制度解决刚性需求[EB/OL].(2016-05-17)[2017-12-01]
[3]肖元真,包蕾,张轶轲.新时期假日旅游的系统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71-75.
[4]屠林明.“频率”的误用[J].咬文嚼字,2008,158(2):25.
[5]汤英汉.我国旅游“黄金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202(1):206-207.
[6]孙根年,周瑞娜.骊山景区年内客流量峰林结构及成因分析[J].人文地理,2011,26(3):128-134.
[7]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8]普永明,戢晓峰,张玲,等.黄金周过饱和旅游流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4,14(5):5-9.
[9]田金霞,朱凤玲.黄金周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张家界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67-69.
[10]李瑛.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西安地区国内市场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4):43-48.
[11]贾亦娇.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8(3):153-154.
[12]姚小云.世界遗产地武陵源黄金周旅游客流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56-69.
[13]魏小安.实行隔周双休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EB/OL].(2012-10-10)[2016-05-16].
作者:罗芳;李中建 单位:晋中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