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范文

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教育探索杂志》2015年第十期

在科教兴国战略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很多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本、专科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在社会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需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电力能源规划的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与可再生能源将引领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潮流,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与生物质发电的不断发展将逐步改变当前电力行业的原有格局,这无疑给电力院校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

一、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面对电力行业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我国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无到有,师资队伍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也日趋完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也由举办单纯的就业讲座、各种宣讲会向专门开设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提供专业的职业咨询与指导转变。但是,与本科生相对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比,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撑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引起了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很多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入,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存在照搬照抄国外相关理论的情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脱节,没有形成一套切合实际、深入人心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电力院校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生认为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其自身的发展需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就业方面无法从教育中获得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2.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研究生管理采用研究生院(处)与各学院联合管理的模式,管理权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院(处),由各个学院具体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究竟属于研究生培养教育,还是属于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处)各执一词,难以定论。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大多设立在招生就业处或者是学生工作处,并未成立单独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情况致使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充分地开展。我国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机构设置十分不健全,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划归高校学生工作处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具有独立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机构的高校屈指可数。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总体上还缺乏系统的组织和规划。

3.重视程度不够电力院校往往太过自信于自己的就业率,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与学术能力的培养,因而忽视了学生顺利就业所必需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纳入培养计划。就业指导工作体制不健全,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缺乏,管理措施不到位等,致使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对国家的政策、学校的规定、企业的要求等不甚了解,无法从学校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二、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养成的主要原因

1.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匮乏目前各大电力院校基本没有专门从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就业指导基本上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者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代为进行。这些指导者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只能靠传统经验对学生进行辅导,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够对症下药,指导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当然,这也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以来并未被当作一门专业的学科来对待。社会上整体重视不够,也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师资紧缺,无法满足当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需求。

2.学校软硬件投入不足作为电力院校,学校的投入往往集中在电力专业教育上,比如实验中心、软件中心、科研基金等。可以说,对于这些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竞争力的硬件软件投入上,学校往往一掷千金,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投入则远远不足。许多院校甚至连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办公室都没有设置。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提高研究生就业率的重要作用;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短时间难以看出显著效果;再次是研究生自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不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缺乏实际需求。

3.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知水平不高许多电力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只要进入电力院校,学习了相关专业,就业就不是问题了。更有学生认为,只要学习电力相关专业,毕业时工作随便挑。正是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念,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到真正就业时产生迷茫心理,不能准确界定自己的职业偏好与职业追求。另外,还有些低年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他们而言,为时过早,学生就应该学好专业知识,至于职业规划是工作以后的事。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一些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轨,无法满足企业所需,也使得一些学生同自己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力院校没有向广大学生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引导。

三、完善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高校在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研究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策略。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更好地就业,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研究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人职的高度匹配,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不同年级的研究生有侧重地开展相应的教育。如针对研一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完成自我认知,明确自己在剩下的时间里应该做些什么;针对研二和研三的学生重点辅导其求职技巧,并为其提供就业政策方面的服务,使其能够较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2.提升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水平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仍然放在专业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方面,在面对就业压力的冲击时,就显现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电力院校的研究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能够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使研究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渴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电力院校应该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升研究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利用研究生导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提升研究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水平。

3.立足国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研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比较晚,因此,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高校开展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套用本科生的做法,就是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成功案例,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与实际情况相脱节,自然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须要有一套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在“拿来主义”之后,应该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宏观就业形式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

4.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长效管理机制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行。首先,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如职业指导教师培训制度、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保障机制、职业生涯规划实时动态监测制度等,确保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便于及时、实时地反映情况,保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有效性与动态性。其次,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学校要提供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购置或研发职业测评软件,设立专门的培训咨询机构,培训辅导教师,做好信息资料的实时管理与更新。再次,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将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测评。

5.建立适合电力院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软硬件体系电力院校研究生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就业方向较为单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他们又处于电力专业高等教育的顶层,属于社会的精英力量。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摒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立一套满足电力院校研究生本身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研发一套适合他们的测评软件,准确反映当前研究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建立与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监控,不断更新当前电力企业就业需求信息,研究当前职业规划匹配度,引导研究生不断规划与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规划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以满足当前研究生的就业需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低,影响的不仅仅是研究生就业时的职业选择,还关系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对其人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像电力行业这样的特殊行业,职业稳定性相对比较高,一旦做出了职业选择,将很难改变。因此,电力院校应该充分了解当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正视当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与改善措施,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通过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为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鹏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