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传授一定的听说读写知识与能力,奠定其日后学习的良好基础与前提。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一直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存在,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学情、教学与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识字不多、语感差,思维意识不够健全,自主性与理解能力都明显不足。所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其自主性阅读意识与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语文教师可以精心为学生挑选一些具有较多故事情节、趣味性的阅读文本,注重提供一些插图丰富的文本素材,以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盘古开天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古代神话故事,奠定了一定氛围与基调的同时,播放“盘古开天地”的有声朗读,条件允许的还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从而以形象、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自主阅读与学习兴趣,从而在阅读中找到快乐,并培养其自主性阅读的意识。另外,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合理引入课外阅读素材,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正确引导其实现有益阅读。

二、拓展学生自主性阅读的空间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个性特点、文化水平等均不同,所以其阅读感受与能力、思维意识与水平等也存在差异。但作为阅读主体,学生的思维和鉴赏水平应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择取趣味、新颖的文本资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规律和阅读技巧,促进学生与作者、作品的交流,激发学生“自读”的热情;同时,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阅读与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自身感悟,鼓励学生创新性阅读。例如:在课文《蜜蜂》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熟悉生字、生词之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文中的“我”进行对话,思考为什么“我”要捉蜜蜂—做记号—放飞?并想一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文章描写“蜜蜂飞了两里路,还带回花粉”,那么,蜜蜂是靠什么回到家的呢?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得到良好地调动,此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以拓展其思维空间,有效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巧设疑问,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巧妙的问题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是其思维活动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巧妙的提问,精心设计“更具价值”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其文章阅读的强烈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其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比如:在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圆明园的美景来自哪里?这些美景现在是什么样子,你知道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寻找、思考问题的答案,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与主旨的理解,并通过阅读促进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再比如:《小儿垂钓》的教学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是路人在招手还是小孩在招手?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地阅读课文、思考探索,提升其阅读热情,促进其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实践

学习能力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为生活所服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发展需求,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体验,促使其在体验中升华情感、积累语文知识与相关技能。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与自然界相关的文章教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小蝌蚪的进化演变,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动画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阅读与思考的兴趣;条件允许的,也可以适当开展课外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通过真切的观察与体验,来寻找相关于课文描述的内容,从而加深其记忆与理解,提升其自主阅读的激情,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与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实际学情,致力于学生阅读积极性与自主性的激发,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课文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玉顺.略论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培训,2016(12):265.

[2]王佩云,范文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J].理论平台,2016(3):135-136.

作者:赵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