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应用型高校体能训练教育课程设计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对广东省应用型高校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把握课程开设现状,提出了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理念及可操作性,为处于转型期的应用型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理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体能训练;教育;课程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广东金融学院依托行业发展为立足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列为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首要目标,率先成为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试点学校,完成了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并将建设为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列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心工作。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虽然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广东省各类高校体能训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所有高校至今仍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目前全省各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基本上被融入到专项体育项目训练课程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能训练教育课程。基于此,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对体能训练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论证,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服务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课程理念及相关概念界定
1.1体能
关于体能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释。体能(PhysicalFitness)一词源于美国,在英文文献中指身体对某种事物的适应能力。体能在法国被称为“身体适应性”,在德国被称为“工作能力”,在日本被称为“体力”,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被称为“体适能”。我国1984年的《体育词典》指出,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992年的《教练员训练指南》指出体能是运动员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1.2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关于它的理论与思想,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国外一些专家认为体能训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Training,即在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和医学等有关原理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提高机体对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适应能力的训练;二是Coaching,即运用生物力学和专项理论知识所进行的技术、战术训练;三是Conditioning,即应用心理学、营养学和管理学等原理是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对体能训练理论进行了探讨,如吴东明(2005)、张英波(2006)、杨世勇(2007)、沈剑威(2008)、李萍美(2009)、王向宏等(2010)等人分别研究了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大家总体上认为体能训练是采用各种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各生理系统的技能和代谢水平,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以及发展期运动素质的健康素质,从而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专门身体训练。1.3体能训练教育课程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是指在校大学生学习身体训练活动的知识以及接受身体训练理念的教育过程。体能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没有体能就没有人类的生命存在,是个体重要的动力基础。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体能训练就是对这些方面的训练。通过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能使在校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还能够达到进一步提高生活、工作和学习质量,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目的。
2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可行性
2.1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有利于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普通高校通过开设体能训练教育课程,不仅可以传授大学生体能训练知识,而且还使其树立全民健身的理念与意识,让他们毕业后既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并影响身边的其他社会成员从事体育活动。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14〕4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由于当前广东省各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形式不一(虽均为开设专项课,但教学周期时数不同),综合实验地点、内容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我们将实验时间拟定为一学年共2个学期。
2.2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有利于推进学生体质健康
每年一次的在校大学生体能测试,是各级院校培养学生体育素质成果的体现之一,也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它旨在健全并督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2014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大学生需要完成七项测试指标的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并同时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按照相关指标权重至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可准予毕业)。这意味着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则无法得到毕业证书。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广东省的大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学生谈“测”色变,测试时出现昏厥、骨折、突发性疾病的情况相当多。以2014年的体测为例,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主任赵全表示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跑步、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方面的素质大幅度下滑。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能有一半的学生达标就不错了,有的肥胖学生连1个引体向上都无法完成。广东医学院在女生跑800米时甚至设有专门的救护车及医生,因为女生身体耐力性太差,老师们最害怕的是跑完了出事。而有些班级起码有三分之一的男生引体向上不合格。针对学生在高中集中所有精力学习文化课备战高考而忽视了应有体能训练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广东省各高校在第一学期专门开设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训练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将十分有利于提高体能测试成绩,全面增强其身体素质。
2.3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有利于广东省在校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总体上看,目前广东省各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一方面,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体能的意识非常强大,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中根本没有体能训练教育课程,只有体育专项训练课程。由于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漫长过程,短期内不容易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鉴于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评教、考核评估等教学监督的压力,所以,普遍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自然就回避了困难,一般以专项训练课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单一的体能训练过程相对枯燥乏味,同时又是一个极为艰苦的过程,对于人的意志品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长大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明显,学生成长条件也比较优越,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相对缺乏。因此,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畏难情绪影响身体素质的提高,具体的表现就是接近体能测试的时候采取练习测试项目,最为突出的是大三、大四学生平时基本上不练习体能,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非常薄弱。
3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指标的构建与实施
3.1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指标的构建
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指标的构建的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体能训练指标,二是体能教育指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分为身体形态类、身体机能类和身体素质类三个方面。因此,本项目将速度、柔韧、耐力和力量作为体能训练的二级指标,而将50米跑、坐位体前屈、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和1分钟仰卧起坐(女)以及立定跳远作为相对应的三级指标。另外,考虑到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我们将健康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体能教育的二级指标。
3.2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与保障
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省各高校均具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教学运行制度,保证了体育课程的正常设置,通过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此外,目前广东省各高校已拥有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背景下,全民健身的理念易于被普通高校大学生及专业体育教师所接受,加上全国体育类专业院校均有体能专项基础理论课程,为普通院校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体能训练教育课程不仅仅教授学生体能训练的方法,更注重学生体能教育思想的灌输和引导。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通过一些具体的训练内容的练习,融入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使在校大学生通过学习身体训练活动知识以及接受身体训练理念的教育过程,促进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就业岗位之前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享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例如,在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项目指标上,我们拟采用3分钟跳绳、变速跑等内容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此外,设置一些游戏组合(追逐跑等)内容,使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提高自身体能,掌握体能训练方法,逐渐树立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理念。
4小结
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传授大学生有关如何通过身体训练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建立终身进行身体训练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理念,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深化教育改革和贯彻全民健身理念下,应通过多渠道加之推广。如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宣传、营造环境;培训普通高校专业体育教师体能训练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积极鼓励专家学者编写体能训练教育的教材;鼓励专业教师对体能训练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向宏.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3]方进隆.概念导向的体适能教学[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朱伟强.基于概念的体能教育课程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7):19-22.
[5]江炬,王红震.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能相关课程现状及趋势研究[J].运动精品,2017(9):13-14
作者:王红震1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