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策略范文

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策略

《教育科学论坛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转变为关系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是指将割裂后的课程与教学各要素或不同维度简单对立,形成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二元对立思维主要有五种表现:一是将师生角色、作用与关系对立,认为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放弃教师主导作用,或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就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将教与学的关系对立,认为过去是以教定学,现在就应以学定教,并过分强调自主学习;三是将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对立,要么重视发展能力而忽略知识习得,要么重视掌握知识而忽略发展能力;四是将新旧教学范式对立,以为讲授法等教学方式是落后的,以为合作探究的热闹课堂才是先进的;五是将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对立,以为重视过程就应忽略学习结果,或重视学习结果就是“应试教育”等等。教师的关系思维方式,是指不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与生、学与教、知识与能力、书本与实践等看做对立的现象,也不以简单消解一方来处理矛盾,而是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联系来深入理解它的存在状态,从内外部关系上动态地把握深刻而丰富的教育现象。充分认识到关系是“本体的、完全的、无条件的存在,是关系者之间的存在”[4],“任何关系者都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统一,他们是二元的,但不是两分的。”比如,把教育改革看做多维沟通互动的事件;把教学工作看做团队协作与共同幸福成长的过程;把知识与能力统一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注重静态、狭隘、分裂化的学习结果,而是重视学习分享过程;确定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为了“生学””而“师导”;进一步优化多元并存、尊重差异的教与学方法等。

二、从静态思维方式转变为动态思维方式

静态思维方式,是一种从固定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程序达到确定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其特征是程序性、重复性、确定性和封闭性。如用僵硬的程序化思维方法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崇尚套用他人已取得成功的固定教学模式,将别校或专家、名师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法套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折不扣地执行预设性教学任务;缺乏对自己学生发展状况、自己课堂情境的认识,更缺乏对课堂各种差异性和动态性变化的充分估计。教师动态思维方式,是指教师采用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复杂性思维来认识教与学现象,在教学中强调创造发展、重视对话、动态生成的一种思维方式。首先,坚持“创造性发展”,把自己从知识传播机器中解放出来,把课程从知识权威中解放出来,让师生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发展过程中享有自身生命力量与价值。其次,提升对话品质。师生共同营造平等民主与相互尊重的对话环境,发扬主动沟通与问题解决的对话能力,创生充分信任、相互欣赏的对话品性,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作,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并将这种对话品质变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方式。第三,有效利用“不确定性”。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预设流程,重视在及时反馈中不断创生新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

总之,教师采用系统思维方式理解教育教学现象、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处理学教关系,不仅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有效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变化的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要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需要强化多元化学习,把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推动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需要关注创新性实践,把提升教师的实践性能力作为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主要体现;需要重视反思性课堂重建,把教学反思作为转变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需要实施合作性教研,把建设教研组的合作文化作为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孵化场。

作者:刘旭相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