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微笑意蕴的现象学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5年第十二期
每个学生都喜欢微笑的教师,因为教师的微笑意味着温暖、宽容、鼓励、接纳、谅解、关心、理解和宽松的氛围,当然,在某些境域中的教师微笑还有着一些可意会而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蕴。“在那一刻,教师微笑了……,学生体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语言、没有解释、也没有暗示,只有微笑,但学生却体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发生在具体生活“境域”中的“事件”,对它的描写与解释唯有借助于现象学的方法才能完成,因此,本文将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这些问题。
一、发生在具体生活“境域”中的微笑
作为学生,每天都会遇到面带微笑的教师,教师的微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微微翘起的嘴角像是湖面上的一道涟漪,灵动的眼睛充满着爱意与真诚,在不经意间微笑像一抹阳光,迅速的划过脸面。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这样描述教师的微笑,那么这种微笑固然能带给我们“温暖”“、友好”的感觉,但我们却不能说,这样的微笑也能产生宽容、理解、鼓励、信任、接纳的意义。现象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这些看似“真实”“、准确”的对教师微笑的描述,其实只是对教师微笑的“孤立描写”,而“孤立”的微笑并不能单独的产生意义,只有在具体生活“境域”中且出自生活“境域”的微笑才能被体验到意义。
比如,只有“当教师与犯错的学生谈话时,当学生希望获得教师的理解时,当学生胆怯的回答问题时”,这时候教师的微笑才能产生宽容、谅解、理解、信任、鼓励的意义。因此,现象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孤立”的微笑能够“被看到”,能够产生意义,其实源自于一种没有被看到的特定“境域”;或者说,教师的微笑能够产生意义并不是由“微笑”本身决定的,也不是由“学生”这个微笑的观察者决定的,而是由微笑所置身于其中的那个“境域”来决定的,只有在特定的“境域”中微笑才有其特定的意蕴。那么,什么是境域?在现象学中,境域(Horizont,或译为“视域”“、地平线”)意指任何一个经验对象或行为得以产生的整体和背景。[2]在胡塞尔看来,每一个被意指的对象和行为都不是孤立的被经验到的,都是作为某个具体“境域”中且来自于“境域”的事物而被经验到的,这就是讲每一个当下的经验都有其发生的“境域”,每一个经验对象都是在一定的“境域”中与我们遭遇的。
克劳斯?黑尔德(KlausHeld)对此解释说,认为对象总是在境域之中,即是说对象总是在某个意义指引的网络中,而诸多意义指引的网络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指引就构成一个“境域”总体,也就是“世界”。因此,对教师微笑的描述就不能仅仅是对教师面部表情的描述,而应当是对教师微笑发生的“境域”的描述,因为微笑的意蕴只有在“境域”中、在“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活动中才能呈现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教师的微笑“:(这个)教师的这一次的微笑不同于任何其他教师的微笑,也不同于自己以往的任何一次微笑,而是发生在当下的一次微笑,这个微笑可能发生在一个学生正在疑惑是否应该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也可能发生在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时,亦或者发生在一个学生因为担心迟到而冲进教室时,正是在这一刻,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在当下、在这一刻学生看到的教师的微笑,不是作为教师的面部表情存在的微笑,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礼仪存在的教师的微笑,而是发生在当下‘事件’中的这一刻的微笑,这个当下的微笑是与学生们正在做的‘某事’相关联的,也是因为学生做‘某事’而出现的微笑。在这一刻,教师为什么会微笑呢?因为他‘看’到了学生当下的‘遭遇’‘,看”到了学生需要被理解、需要被宽容、需要被鼓励、需要被关心的所处‘境域’。因此,在这一刻,教师微笑了,微笑中蕴含着意义。”
对教师微笑的现象学描述,不同于对教师面部表情的描述,这样一种描述告诉我们:微笑只有在一个个实际性的生活“境域”中才有其特定的意蕴,教师的微笑只有在学生与教师的当下“遭遇”中才有意义。如果不是在这些生活“境域”中,教师的微笑只能是抽象的面部表情或者社会性的礼节,这样的微笑固然能带来社会性的“友好”和“亲和力”,但这样的微笑却不能产生鼓励、宽容、谅解、理解的意蕴。因此,教师的微笑只有在生活“境域”中才能产生意蕴,而不同生活“境域”中的微笑也都有其不同的意蕴,这同样意味着,只有在这个特定“境域”中的学生才能体会到微笑的特定意蕴。也许从表面来看,教师的微笑只是发生在一个个具体生活“境域”中的微小“生活事件”,但是,依据现象学的理论分析,教师微笑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的教育生活世界。比如,教师微笑发生在当学生需要鼓励时,发生在学生沉默时,发生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发生在学生面对困难时,发生在学生犹豫不决时,诸如此类,这些正是“真实”的教育生活,教师的微笑正是基于这些真实的“教育生活”才产生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微笑反映的正是教育的生活世界,同时教师微笑也“开启”了教育生活世界的意义。
二、学生对教师微笑意蕴的“领会”
在那一刻,在这样一个“境域”中,作为学生的“你”“看”到了教师的微笑,“你”理解了教师微笑的意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教师微笑的意义的呢?依据海德格尔的理论,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教师当下微笑的意蕴,原因就在于学生有一种直接获得当下微笑意义的能力,海德格尔称之为“领会”。什么是领会?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指出领会的一个基本意思:你“在世界之中”,就总已经对“世界”有所领会,领会是“此在”理解世界的方式。海德格尔认为,在生活世界中,“此在”与世界都不是“现成”存在的,而是在交互之中相互构成的“。此在”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并不是把世界当作被研究、被观察、被对象化的客体,而是首先就是“在世界之中”,就是与世界的相互缠绕、相互构成。“领会”就是在“此在”与世界的相互缠绕中发生的。海德格尔认为“,领会”能够发生,还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那就是“此在”在对当下生活世界的理解之前还需要一种对世界的“前了解”“,前了解”就是“此在”对需要理解的生活世界已经有所“了解”。而领会就是“此在”顺着已有的“前了解”不断描述、不断重复、不断审视、不断打量当前的生活世界,这样,“此在”的“前了解”与“生活世界”就有了某种逐渐的融合,领会就发生了。
因此,领会就是“此在”对世界的不断描述、不断重复、不断审视、不断打量。同时,这也意味着“,领会”本身就有解释的意蕴,领会中就包含着表达与解释。那么,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领会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现象学的描述:在当下境域中,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学生看到的绝对不是孤立的微笑的面孔,而是显现出微笑的整个生活“境域”。这说明,在学生看到教师的微笑时,学生就已经被卷入到当下微笑的世界中,在那一刻,学生是沉浸在微笑中的,微笑呈现在学生的意识中,仿佛在向学生诉说着什么,一切都存在着意义。教师的微笑在向学生诉说什么呢?这个地方不能用对象化的方式来分析,或者说,外在的解释和论争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而只能需要学生自己的领会。当然,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理解,并不是当下明白的,而是一个正在“实现的经历”,是在对教师微笑不断的揣摩、体会、理解中实现的。学生能够领会教师微笑的意义,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教师微笑的意义是与当下的“境域”有关的。如果这是一个学生需要被鼓励的境域,那么教师的微笑就意味着鼓励;如果这是一个需要被理解的境域,那么教师的微笑就意味着理解;如果这是一个需要被宽容的境域,那么教师的微笑就意味着宽容。这就是说,教师微笑的意义是与当下的“境域”有关的,同样意味着只有处于当下“境域”中的学生才能够理解当下微笑的意义。其次,正如前文所讲,学生能够理解教师微笑的意义,还需要一个根本的前提,那就是学生对老师的“前了解”。如果学生不是事先“了解”了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学生是不能领会教师微笑的意义的。如果学生认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和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那么学生就能够领会教师微笑的意义;如果学生认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专制、冷淡、欺骗学生的人,那么学生就很难领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因此,总体来看,学生对教师微笑领会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当下“境域”不断描述、不断解释、不断反复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前了解”与当下“境域”不断融合的过程,虽然领会的过程非常短暂,但对于学生来讲却是一个完整的“体验”意义的过程。那么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能“领会”到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在不同的生活境域中,教师的微笑会有不同的意义。虽然在不同的生活境域中,学生会领会到教师微笑的不同意蕴,但有“两点领会”却是在所有的教师微笑中都能领会到的:一是领会到教师体验到了“我”(学生)当下的体验,二是领会到教师相信“我”(学生)能……。学生“领会”到教师能体验到自己当下的体验,是关心、理解、宽容、鼓励等意义产生的前提;学生领会到教师相信自己能……,则是学生做出下一步决定和行动的动力,这正是学生在“看”到教师的微笑后,总能做出“正确”行动的原因。
下面,具体描述学生在所有的微笑中都领会到的这两点共同领会:第一,学生领会到教师体验到了自己当下的体验。在教师的微笑中,学生领会到教师体验到了自己当下的“遭遇”,不管是高兴的、窘迫的、怯懦的、担心的,还是希望的,学生领会到这些体验被教师体验到了。学生为什么能体验到这些呢?这种体验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告诉他的:因为曾经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过教师热情的帮助,在自己获得成功时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和赞扬,在烦恼时教师和自己屈膝长谈。正是这些共同的“实际生活经验”,正是这些曾经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相信教师体验到自己当下的体验,也正是这些共同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有“意义”的事情推动着学生相信教师体验到了自己当下的体验。因此“,共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能够领会到教师体验到自己当下体验的基础。而相反,如果没有这些“共同的生活经验”,没有师生之间的亲切交谈,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帮助,没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关心,没有生活中这些有意义事情的发生,学生也就不会领会到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当下的体验。因此,在表面上,看似只是学生自己的领会,其背后却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投入到对方生命中的结果。第二,学生领会到了教师相信“我”(学生)能……教师的微笑不仅意味着教师体验到了“我”(学生)当下的体验,同时,也是对“我”(学生)能……的相信。对学生能……的相信,就是对学生进一步决定和行为的认可。比如,当“我”(学生)在考虑是否要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这个时候教师的微笑中包含着相信“我”(学生)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当“我”(学生)因为做错了事,拘束地站在教师面前时“,我”(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这个时候教师的微笑中包含着的就是相信“我”(学生)能改正错误;在“我”(学生)因为迟到而惶恐时“,我”(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这时教师的微笑中就包含着对“我”(学生)下次不会迟到的相信。因此,教师微笑中包含着的相信,不是语言表达出来的相信,而是当下境域“建构”起来的相信,是悬置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在“生成中”的相信,因而,这种相信也只有在这个境域中的学生才能领会到。教师的微笑并不是相信本身,而是“激发”学生去相信,也许学生原本有所怀疑(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个事情),有所焦虑(怀疑自己是否会受到批评),但是,当他们看到教师的微笑时,一切怀疑都消失了,因为,他们在教师的微笑中“领会”到了“相信”。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领会是一个“正在实现”的过程,那么,学生“何时”才能领会到微笑的意义呢?依据现象学的理论,这个何时,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时间,而是一个在等待中、期待中的时间,即是讲只有在学生投入到对微笑的关注中、在对当下生活境域的理解中,教师微笑的意义才会到来。因此,学生何时才能领会到微笑的意义,并不是现成的时间上的领会,它需要教师的爱心、投入、关注,也需要学生的投入、关注、理解,正是在双方投入的姿态中,在真诚的等待中,教师微笑的意义才能来临。
三、处于“投入”状态的教师和学生
“在这一刻,教师微笑了……,学生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学生领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在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教师和学生处于怎样的状态?在教师微笑的这一刻,教师处于怎样的状态?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事件”来描述:假如现在一个学生正焦急地向你(教师)解释他不小心犯的错误,这个时候,你(教师)看着他,你(教师)看到了他的窘迫,看到他在努力向你(教师)做着解释,可能因为着急眼角还溢出了泪水,在这一刻,你(教师)向他发出了微笑。在这个境域中,教师所处的状态就是“投向学生的看”和“这一刻的微笑”。“看”意味着关注,意味着对学生当下境况的体验,微笑则是告诉学生你(教师)理解他当下的处境,你(教师)相信他能处理好当下的事情。因此,教师从“看”到学生当下的处境到这一刻发出微笑的过程中,始终都不是把当下的“事件”看作是一个与己无关的“外在事件”,也不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而是从一开始,教师就已经卷入到当下的事件中,就已经沉浸在当下的境域中,就已经与当下的境域浑然一体。现象学把这种一开始就沉浸于当下境域中的状态称之为“投入”。
因此,在教师微笑的这一刻,教师处于“投入”的状态。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学生处于怎样的状态?我们同样可以借助这个“事件”来描述:假如现在你是一个不小心犯了错误的学生,你焦急地向教师解释着你无意中犯的错误,这个时候,你看到教师正在静静地看着你,倾听着你的诉说,在教师的“看”和“听”中,你体会到教师体验到了你当下的体验,也正在“经历着”你不小心犯错的经历。这个时候,你还可能因为着急眼角溢出了泪水,在你不知所措时,在这一刻,你“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在看到教师微笑的那一刻,你停止了诉说,你沉浸在教师的微笑中……,你领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因此,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学生是沉浸在微笑中的,或者说,在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学生就被卷入到微笑之中,就已经与微笑融为一体。因此,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学生也处于“投入”的状态。因此,在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教师和学生都处于“投入”的状态。那么,投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关于投入的经验,比如,我们专注于一幅绘画作品时,专注于科学研究时,聆听音乐时,或者看电影时,都会有投入的状态。在投入时,人会完全丧失于正在投入的体验中,而不会把正在看的作品、做的研究、聆听的音乐当作一个被体验的对象,甚至我们也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看或者听。在投入状态中,没有对投入对象的分析,也没有对自己当下体验的分析,而只有当下“对某物”的体验,只有“向着某物的经历”。
因此,当教师在微笑的这一刻,教师并没有思考应该不应该微笑、应该怎样微笑,也没有一个诸如“自我”之类的主体控制和决定着自己的微笑,甚至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微笑了,只是在那一刻,教师在“投入”到这个境域中时,微笑自然发生了。同样,学生在看到教师微笑的这一刻,学生是“沉浸”于微笑中的,在“沉浸”中学生领会到了教师微笑的意义。与投入的微笑相对应,在教育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教师的微笑,本文称之为“形式的微笑”。“形式的微笑”是指教师的微笑并不是在当下境域中自然出现的,而是由教师先于“与学生的相遇”带入到当下境域中的。在教育中,我们总是告诉教师要保持微笑,通常指的就是“形式的微笑”。固然,“形式的微笑”也能带来宽松的环境、友好的氛围,但“形式的微笑”却很难产生鼓励、谅解、理解、宽容的教师价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同样可以借助于这样一个“事件”来描述:假如现在你是一个不小心犯了错误的学生,当你焦急地向教师解释你无意中犯的错误时,你“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当你希望教师能够理解你时,你“看到了教师的微笑”,当你因为着急眼角溢出了泪水时,你“看到的还是教师的微笑”。这个时候,作为学生的你一定会想“:为什么教师一直在微笑?教师有没有听到‘我’的解释?教师有没有原谅‘我’犯的错误?教师有没有看到‘我’改正错误的决心?”因此,在“形式的微笑”中,学生体会到的不是理解、谅解和宽容,而是“疑惑”。因此“,形式的微笑”不是教师“投入”其中的微笑,而是教师“带入”到当下“事件”中的微笑,这种微笑脱离了当下的生活境域,成为教师可以控制的对象。在这样的微笑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投入”其中,因此也不能产生教育意义。并且相反“,形式的微笑”不但不能对学生产生当下的鼓励、理解、宽容、关心、接纳的教育意义,反而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虚情假意”的印象,这是我们教师在微笑时应该注意的。
在教育中,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保持微笑,事实上,我们需要的是出现在当下境域中教师“投入”的微笑,而不是“形式的微笑”,因为只有发生在当下境域中的教师“投入”的微笑,才会产生温暖、宽容、鼓励、接纳、谅解、关心、理解的意蕴。在已有关于教师微笑的研究中,大多关注的只是教师微笑的意义与作用,几乎没有探讨教师微笑意义发生的过程、学生对教师微笑的领会等问题,原因就在于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是难以描述和解释的。本文在对教师微笑意蕴的现象学阐释中,并没有“理论的“”对象化的”分析教师微笑,而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把教师微笑放置在“实际生活境域”中,从教师和学生体验的角度来描述和解释教师微笑意义发生的过程,虽然这样一种研究方式并不能完全透彻地解释清楚教师微笑的意蕴,但却给我们进一步研究教师的微笑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研究方式。
作者:张鲁宁 单位: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