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契合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重新审视教学管理存在的固化性、半保留性、低存储性等负面欠缺点,指出应多维建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终端平台以及打造“信息公众”建设等相关机制,以期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理念拓展与路径革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教育;教学转型;实践分析;建构指向
在教育创新阶段,信息技术能够直接或间接融入到教学模式革新与机构功能重组的过程中来,学校领域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向与教学内容的体系建构逐步转向以学生个体的思维意识形态与认知诉求为中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实践效率与转型成果已经不再以事务处理流程为决定要素,而是以相关主体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为根本支撑,强调要以“技术支持”推进教育变革。
1.信息技术教育的属性特征分析
可视化教学机制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可知,此种“参与式对接式”教育技术能够为未来课堂的多维度建设提供必要的实证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与科学学科的技术工具与思维观点等层面上看,知识可视化是指在学科数据计算、信息整合以及成果表征过程中衍生出的知识传播与革新的新模式,信息技术的传播发展与载体定位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程教育的体系模式,如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转化成直接的图片、视频等知识体系,成为当代教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信息网络平台为受教群体的思维共享、知识存储以及资源获取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支撑,参与主体的成果测评形式能够以“信息源”的形式进行归档与保留。以Clicker为代表的教学工具兼具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的交互教学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由信息技术催生的“通用型”无线局域网系统,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科问题,学生个体可借助手持式样的Clicker应答设备进行感应交流,所有的应答状态及对应内容会及时全面地传递到教师端,生成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统计表,这种以“非纸质、非线性”的教学资源与管理模式有助于教学体系由“分立”向“共享”等方面的深度转变。在信息化教学支撑状态下,教学管理人员的资源利用观已经逐步实现从“要素论”向“技术生态论”的转变,信息技术从简单的学科教具转变为支撑环境,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多数改革者的思维观念还停留在“技术贯彻”上,现有的“教与学”机制尚缺乏必要的革新措施。基于此,应重新审视个性化网络信息平台的建构模式与教学资源“大数据”的导向关系,努力从“21世纪竞争力”的教学总目标出发,从科学发展的视野上出发,关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以及道德引导等层面的教学流程与评价模式问题。
2.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教育实践指向
2.1重审“信息人”的教学定位
由信息技术所建构的知识传递系统强调现有教学资源与教师个体专业此发展的整体与部分关系,构成了新型“教育生态统一体”。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普及与新课程改革机制下,“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应努力向“技术人”、“自组织人”以及“进化人”的视角进行渗透与转化,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实体支撑,努力实现受教个体与技术化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果反馈以及要素循环等过程。社会综合信息系统作为集学生个体、教育信息以及价值环境的统一体,以“价值平衡”理念为现实参照,需要借助方法论与新型教学理念来对着力解决信息环境变化同“信息人”建设之间的矛盾。
2.2建立健全信息教育支撑实体
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为实践程序交互化、程序化以及网络化提供了建构根基,平板电脑作为信息化教学“智能终端”的代表形态,逐步借助其技术优势推进“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有效阅读,“iBooks”作为一种学科支撑软件,能够通过打造一对一辅导系统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素养的现实要求,同时,由此衍生出的“在线教育系统”则能够以“交互辅助系统”的形式,实施跟踪受教个体的学习轨迹与实践方式。教育信息化应切实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全视角发展。此外,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对比,计算机虚拟系统中所打造的“教育云端”从数据联通、横向对比等层面为受教个体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划清了界线,有助于“信息学习型”教学机制的多维度建构。以此为着眼点,相关信息技术开发人员应统筹考量区域本土文化精髓与信息化教育机制的特殊性,关注信息技术核心概念、基本命题模式以及思维逻辑方法,对中国教育体系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与战略思维创造发展条件。教学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充分考虑理论拓展同教育实践融合之间的内部对接关系,根据实际教学检测成果编制并定期“信息指导报告”,努力将教育过程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理论与实践的前瞻性研究中,以此来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实效化发展。
2.3贯彻落实“信息主权”理念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教育信息系统中所建构的知识网络体系与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密切关系,虚拟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线教育管控平台与地理空间“相疏离”,对“主权概念”形成了现实冲击。因互联网具有“强渗透性”、“去中心化”与“世界性”的综合特征,能够允许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参与到信息上传与要素交流过程中,相关教学管理群体难以切实有效地管理“信息流”,其具有的信息分类能力允许所有参与主体能够进行个人信息的传输与传导,在进行个体自由意愿规制以及信息联动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重新审视个体信息保护、知识要素“跨维度流动”以及信息管理等层面的内在契合关系,以期更深层次地推进“信息主权”的行使环境建构与科学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国元,董艳.论“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1):108-112.
[2]袁磊,李彬语,王卓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新模式探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61-66.
[3]任友群,李锋,王吉庆.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7):56-61+9.
[4]李艺,钟柏昌.重构信息技术课程——从经验选择走向思想投射[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0):5-11+19.
作者:宫润涛 单位: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