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范文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它的逐步兴起与不断推广,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广大师生在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有效引领和有力推动下,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教育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了非常新鲜而又极其生动的活力元素。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逐步推进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课程资源现象同样也不例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类型;途径;教学相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形象地阐述了一个绝对真理———人的思想须不断地解放,人的视野须不断地拓展,人的知识须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人才能永葆自己前行的动力。在学校教育中,这既是“学与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也是“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相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语文教学来说,基础教材是“渠”,拓展延伸是“水”;课堂教学是“渠”,社会生活是“水”。我们只有把教材教学与拓展延伸相结合,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才能开通一条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活水渠道”。这正是在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它的基本类型和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呢?

一、善于在基础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理论和实践表明,这些“例子”作品不仅是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而且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板块”。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它说“不”呢?

(一)从教材内容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凡是基础教材中的经典语篇,无论古今中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引人想象的“空白”现象,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加挖掘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进行“深度挖掘”或“二次开发”,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比如,《牧童和狼》一文中,在“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这一结尾作者没有交代“牧童的最后结局”;《寻隐者不遇》一诗中则隐去了“松下问童子”的具体内容;《所见》则中省略了“牧童补鸣蝉的经过和结果”……这些都是可观可感的“空白之处”,也是隐性课程资源的蕴藏所在。

(二)从图文互动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课文插图属于一种“非连续性阅读材料”,是文本内容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色彩艳丽、意蕴丰厚的课文插图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又能积极启发他们的学习思维和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图文互动”形式,教师可以有效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以《嫦娥奔月》为例。文中的“嫦娥奔月飞天图”刻画了嫦娥在智斗奸人逢蒙后飞向月球的美丽形象,这与第六自然段的内容相吻合。有鉴于此,笔者让小学生结合图中形象和文中所讲,合理地想象“嫦娥在飞奔中可能会想些什么”。学生在图文互动中更加体悟到主人公“机智勇敢、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三)从标点符号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以《孔子游春》为例:一是文中第二自然段末尾有一个省略号,意在表明大自然的形象非常丰富,如“滚滚的雷声是她走动的脚步”“丝丝的春雨是她哺育万物的乳汁”“皑皑的白雪是她送给大地的棉衾”等;二是第九自然段中省略了“孔子论水”的其他内容,为我们留下了“见仁见智”的无限遐想。课堂教学中,笔者激励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各自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想一想水还有哪些方面的‘君子’品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善教者总是能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省略号的拓展与延伸,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其思维和想象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二、善于在拓展延伸和生活链接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这既是教育业内人士对新时代语文教学情势的对比和研判,也是对今后语文教学作出的一种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

(一)从课堂拓展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坚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以课堂教学为重要阵地,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开展“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教学活动,这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直接做法。比如在《人类的老师》一文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文本教学程序,而是首先与小学生“唠嗑”,如根据锯齿草或螳螂臂发明锯子、根据鱼鳍发明船桨等仿生学例子,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许多自然生物真是人类的‘老师’啊”,然后问问学生还认识哪些“人类的老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教学结束后,可让大家在课后继续寻找相关实例,以不断地拓展学习视野。

(二)从校园生活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这种教育不仅包括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修养,而且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正所谓———“校园是学生成长的‘第二家庭’,是锤炼学生生活能力的‘微型社会’。”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是小学生自觉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比如,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活泼生动的课间活动,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活动和争先创优的PK赛事,发生在师生、同学之间的喜怒哀乐现象,以及每天都在进行的值勤活动等,所有这些,只要我们认真引导,它们就都是有利于促进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

(三)从校外生活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校外生活主要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三个方面。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校外生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成为涵养并滋润语文多元化学习的“源头活水”。比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绿色之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雾雨霜雪”中观察四季更替,在“花开花落”中感受天地灵气,在“日月星辰”中欣赏宇宙流转,在“潮起潮落”中慨叹自然磅礴,在“阴晴圆缺”中体悟人间冷暖……再如,还可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一些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学与做、说与写”相结合。这都是在课堂和校园内难以获取的课程资源。

三、善于在动态生成和科技汲取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给学生一片天地,他们就能还你奇迹。”小学生天性活泼且富有活力,往往在不经意间会给教师一些惊喜。

(一)从学生动态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是无可置疑的“学习主体”。不仅如此,他们与教师一样,是课程资源与开发的“同等主体”,其本身及其学习活动中蕴藏着多姿多彩、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以《狼和小羊》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结束后,让全班学生围绕课文结句———“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来讨论与交流“小羊最后的命运”。就在大家兴致勃勃“见仁见智”的时候,有位男孩却“不合时宜”地说“狼很聪明、很可爱”。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动物世界》中学得了“狼的生存本领强、协作精神强”等知识。他为狼“抱打不平”,并述说了诸多“狼性特点”,全班奉上非常热烈的掌声。这不是一笔可观的课程资源吗?

(二)从教师动态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教师既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力量和主要责任者,其生活阅历与积淀、业务学习与体会、教育经验与总结、教学灵感与反思等,同样是一种不容忽视且非常珍贵的课程资源素材。曾经有一次,为了教育小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笔者把自己多年来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的随笔小记、各类论文以及教学日记等“汇集本”在班级里作了简要介绍,有些学生很感兴趣,随后就请求老师能够借给他们阅读学习,笔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笔者竟然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才子偶像”,这有效激发了学生勤于阅读写作的兴趣,实现了课程资源的“良性循环”效应。

(三)从科技汲取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融“音、像、图、文、动”为一体的良好支撑,而且以其海量储备、更新灵活、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成为目前最为丰富、最具实力、最有潜能的课程资源“宝库”。比如,在教学《梦圆飞天》时,笔者借助网络下载“神五”飞行中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让小学生欣赏“宇宙地球”的概貌,从而引领他们在感受宇宙浩瀚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悟现代科技的伟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艺术实践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这不仅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我们应为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红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海峡科学,2009(9).

[2]金杏花.走出文本海阔天空———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8).

[3]费敏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两点思考[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1(1).

[4]苏尚锋.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J].现代教学,2011(12).

作者:马文静 单位:滨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