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职教学质量管理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机械职业教育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规模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产生矛盾
2007年底,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桂发〔2007〕32号),并召开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经过3年攻坚,广西职业教育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职业教育攻坚预期目标。但是,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匮乏,以及生均实训设备不足等矛盾也不断显现,直接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教师职业基本终身制,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缺乏进取心,没有危机感。特别是有的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工资涨了,就不想上课,更不思教改。二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三是大量专业教师直接来自于大专院校,缺乏岗位技能训练,职业教育水平不高。(2)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探索。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不足,对教材拓展不够、挖掘不深,重理论、轻实践,教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等等。(3)教学常规管理不够精细。学校在教学管理精细化方面尚欠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重视规范化,没意识到信息化所起到的作用;许多细节管理存在漏洞。
二、教学质量管理创新实践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连续多年保持在校生上万人的中职学校,保持规模发展和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是学校一直努力的目标。在保持万人规模的前提下,又要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如何改进不足,采取怎样的策略,是我们研究的关键。
1.打造“钢筋混凝土式”的教师队伍,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按照“引入、培养、激励”的建设思路,以多元长效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敬业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式”的教师队伍。(1)广泛吸纳人才,改善师资结构。利用公开招聘,公平、公正地引进人才,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特别是从区内外大中型企业、高、中职院校引进教学骨干和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行业专家”、“职教专家”等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为特质的“三高”人才,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钢筋混凝土式”的教师队伍。(2)采取三种培养方式,促进教师成长。①校本培训是基础。聘请职教专家、教授等高端人士来校讲座、交流,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教师。针对新教师进行学校发展战略、校史校情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新进教师的师德师能,明确爱岗敬业要求,确立主人翁意识。定期举行面向教师的全员培训,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能力、教改策略方面让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在职业品德、职业能力方面着实得以提升。②外送培养是渠道。一是积极组织管理干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美国、韩国、巴西、日本、台湾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二是选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派出学校优秀教师及专业骨干到区外开展调研和考察,通过学习发达地区的优秀学校先进经验,促进教师的成长。③自我提升是关键。落实“一个月工程”,即组织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实现“每年下厂(企业)实践一个月”,加大教师下企锻炼力度,促进教师提升技能,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制定奖惩制度,以教师具备有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为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持“教师证”“技能证”双证上岗,对不达标老师采取扣减课时费的处罚,鼓励教师不断进取,提高学历和职称。(3)出台一系列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积极性。学校出台一系列师资队伍管理办法,合理、有效规范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如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认定和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分类计算;调整教师课时费、行政人员坐班费和领导干部职务津贴;对教职工参赛、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给予重奖等,既规范了管理,又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三段七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管理精细化学校建立“三段七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率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1)三段教学检查。三段式教学检查是指每学期的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常规性教学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具体是:①期初教学检查。包括教师授课计划及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案、课件检查;教学设备准备情况等。②期中教学检查。包括教师执行教学计划与落实教学任务的情况;教案检查;教师履行教学工作基本规范与学生学习状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测评。③期末教学检查。包括教师是否按计划完成教学安排;现代职教理念手段运用的体现程度;考务工作的情况;学生成绩分析;考核方式改革的评析;教改总结。(2)教师教学质量七级评价法。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包括以下七部分:①学生评价。根据10个方面对教师的师德、形象、态度、方法、能力、对学生的关爱度等内容进行测评。②教师自评。教师根据师德考评、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服从工作安排、实践能力等5个方面的17个考评点进行自我评价。③系部评价。系部根据教师自评的内容进行系部层面考核评价。④教务处(企业)评价。教务处对教学常规、教学过程、教学态度3个方面的14个考评点,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工作学习过程,由企业根据校企合作协议规定,对学生、老师进行管理和考评。⑤督导评价。教学督导每天采取抽查听课的形式,检查教师教学水平,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熟练程度、教学语言、教姿教态、课堂管理等7个方面的17个考评点进行评议。⑥科评处考评。科评处根据“三段”教学检查的结果、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同行评教等4个方面的12个考评点进行考评。⑦学校评价。学校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汇总,综合评价,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按一定比例进行表彰和处罚,对分值较低的教师进行质量跟踪,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三段七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校各教学执行部门高度重视教学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与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教学条件等各方面的监控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学各环节良性循环状态,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开辟信息化管理新路子,促进教学管理高效化(1)建立校园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在建立覆盖全校范围、惠及全校师生的高效能校园网的前提下,搭建可以应用于普通计算机、平板电脑、安卓手机等平台上使用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对所有教室、实训室、公共场所、体育运动场所等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任何教师的上课情况,利于教学的有序化管理。(2)建立“RCS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包括网络教学、行政办公、教务管理等16个子系统,体现“人人、处处、时时信息化”的“RCS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实现学校管理无纸化办公、移动办公等,实现教学的高效管理。(3)利用信息化,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效率。①“电子眼”代替人工巡查。在教学巡查督导上,将行走班级式巡查改为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进行电子巡查,把原来近10人花2节课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实现了1人花1节课就能完成。而且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或是任何一个校领导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跟踪、查看教学情况,实现远程质量监控。②信息化改变听评课和相互学习方式。督导人员的听评课或各专业教研组老带新的听课学习,依托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教师只需一台计算机或是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随时开展教学听课活动。同时,教研组成员可针对教师某次课程进行集中听课,集中评讲,从而达到共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目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弥补了传统工作模式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不足,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应该说,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前景。中职学校如何下大力气在“提高质量”上做文章,力争在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是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一位职教人都应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的。
作者:李如岚邓春雷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