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与焦点范文

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与焦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与焦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与焦点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知识图谱法对我国幼儿体育研究轨迹进行梳理,得出幼儿体育研究的时空序列分布,通过三阶段划分阐述我国不同时期幼儿体育研究的主题内容;重点聚焦于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不同视角,分门别类地概括已有研究以及相关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总体特征。结合国际幼儿体育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指出幼儿社会生态环境、幼儿生活方式和幼儿身体活动3方面及其相关要素的研究是今后我国幼儿体育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幼儿体育研究;幼儿身体发展;知识图谱法;综述

幼儿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85%,较现在的77.4%提高近8%;普惠性幼儿园占到80%,较现在的60%提高20%[1]。不仅如此,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幼儿教育将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有质量”就是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全过程发展和全人群发展。身体健康是幼儿发展的本源,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石,幼儿身体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尤为关键。当前我国幼儿体育实践精彩纷呈,幼儿体育理论研究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产生了大量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通过梳理归纳幼儿体育研究成果,总体把握幼儿体育研究焦点,归纳幼儿体育研究特征,探寻今后幼儿体育研究趋势,为我国幼儿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1幼儿体育研究的轨迹

依据时空序列探讨幼儿体育研究主题,在宏观层面可以揭示幼儿体育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微观层面可以把握幼儿体育各领域具体研究热点和演化过程,有利于提高幼儿体育理论研究的实效性以及与实践活动的切合度。本研究借助CiteSpaceV知识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幼儿体育研究轨迹,在研究主题和表达式的反复组合和搭配上,形成了最终的检索表达式:主题=“幼儿体育”或者“幼儿身体活动”或者“学前体育”或者“学龄前体育”或者“学龄前身体活动”或者“0~6岁体育”。文献来源设定为核心期刊,检索时间范围为1949—2017年(检索下载日期为2017年9月30日),共检索到259篇符合条件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幼儿体育研究始于1992年,因此本研究的对象实际为1992—2017年幼儿体育研究核心期刊类学术论文。本研究之所以以核心期刊论文为依据,源于核心学术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指出“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期刊”[3]。本研究遵循管理学中的“最满意原则”,集中力量梳理核心期刊学术文献。从统计结果来看,1992—2017年有关幼儿体育的核心期刊论文中,体育活动、幼儿体育、体育游戏、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身体素质、游戏活动、动作发展、幼儿活动和幼儿身体是排名前10的高频词。1992—2000年,幼儿体育研究数量不多,共38篇,年均4篇;研究问题不集中,较为零散。这一时期关注的问题多为幼儿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并较多探讨体操、舞蹈、球类、表演等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各类体育活动的创编和实践。2001—2009年,学者们对幼儿运动能力、区域性幼儿体育活动开展、幼儿体质监测、幼儿肌肉动作发展、特殊需要儿童体育干预、幼儿园教师体育素养、幼儿体育教育思想等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涉猎,领域更开阔,挖掘更深入。在研究的数量上,2006年最多,共16篇。2010—2017年幼儿体育的研究数量和探讨趋于平缓,但与历史年份相比仍然处于高位。幼儿体育年均发文量达到18篇,2013年突破20篇,2016年达到21篇。学者们开始关注国际幼儿体育发展及相关政策、理论与实践,并开始对我国家庭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政策、幼儿动作发展、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等进行探讨。这一时期,除《学前教育研究》《中国学校卫生》一如既往地关注幼儿体质健康问题外,几乎所有的体育类核心期刊都刊载了幼儿体育学术研究成果。与体育其他领域学术研究不同,幼儿体育研究人数较少,成果尚不集中。因此,在计量发表成果时,以两篇起算:发表2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来自16所不同机构,13位作者来自高校,其中5位来自师范院校,反映出幼儿体育的教育性特点;另外3位作者来自幼儿园,反映出幼儿体育研究的实践性特点。同时,幼儿体育实践强的特性决定了无论是高校还是基层幼儿园,其学术研究成果均具有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

2幼儿体育研究的焦点

库恩认为:“科学研究的重点随着时间变化,有些时候速度缓慢,有些时候会比较剧烈”。[4]自1992年核心期刊首次刊载“幼儿体育”研究主题以来,关于幼儿体育主题的研究便经历了幼儿身体素质培养手段、幼儿体育教育教学、幼儿体育教育思想、幼儿身体活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幼儿体育环境、幼儿体育的边界和世界各国幼儿体育发展等6个焦点问题。为揭示幼儿体育研究主题的演变情况和研究动态,本研究进一步对以上6个焦点问题及其相应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

2.1幼儿体育活动和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体育活动和幼儿身体素质”始终都是幼儿体育领域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研究内容整体呈现“立体化”多元发展趋势,在不同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20世纪90年代,褚跃德[5]、高金英[6]、高晓红[7]从体操、舞蹈、球类、表演等活动项目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功能入手研究幼儿体育活动,探究实操性强的项目活动的创编和实践。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关注离不开对幼儿体育的功能和价值的探讨,一是体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体育是幼儿时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8];二是体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重新认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指出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情感发展、自控能力、智力发展、自主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9]。进入21世纪,Russell等[10]从实证角度全面探讨幼儿体育的价值功能,认为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增加肌肉力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血管和代谢健康、增加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以及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指出幼儿需要通过一定水平的体力活动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和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厘清发展幼儿身体的手段和功能,就是从思想上摆正研究幼儿体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2幼儿园体育和幼儿体育教育教学

幼儿身体活动与教学是幼儿园的法定任务。冷小刚[1]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研,这是较早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区域性幼儿体育活动的论文,成为区域性幼儿园纵向对比、调研分析的重要参考数据。玉珠[12]1997年将视角从微观的体育项目开展转向宏观的幼儿体育教育管理与组织形式,指出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载体,幼儿体育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实施过程以及评价标准研制成为研究者进入新世纪重要的研究内容。黄树诚[13]认为,确定科学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是提高幼儿体育质量的三大途径。2015年起,健康领域视角下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构建逐步在国内幼儿园中开始研究和实践。随后,美国幼儿体育课程实践成为学者们探讨和借鉴的对象,幼儿大肌肉动作、粗大动作[14]的研究成为焦点。

2.3游戏活动和幼儿体育教育思想

游戏活动自古有之,游戏的来源有二,一是幼儿的模仿,一是成人的干预和指导。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形式,是幼儿体育的手段[15]。闻乐华[16]、余育娜[17]、李玉峰[18]从人类学、民俗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研究幼儿游戏,研究成果丰硕。进入21世纪,研究者不止对幼儿体育游戏实践进行探索,更多地通过比较研究法,从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对陈鹤琴、张雪门、杜威、蒙台梭利、福禄培尔等幼儿教育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幼教体育思想的搭建和比较研究,夯实了幼儿体育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2.4幼儿动作发展与幼儿身体活动

研究幼儿身体活动离不开对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幼儿动作发展是评价、诊断、监测幼儿个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998年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开启了中国幼儿区域性动作发展调研研究[19]。大肌肉动作发展是动作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期是大肌肉运动行为建立的主要阶段,李静[20]、侯如兰[21]在进行动作研究过程中同时关注了幼儿的大肌肉动作行为和精细动作的学习和发展。孟祥芝[22]、高秀洁[23]进一步从心理学、教育学对幼儿各阶段动作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张莹[24]从实证角度研究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强调重视幼儿动作的准备和经验,重视练习动作的身体素质构成和负荷强度大小,同时提出要重视幼儿练习动作与环境的关系、练习动作与特定体育项目基本技能的结合等问题。动作研究从技能上推动了幼儿身体活动的研究步伐。

2.5幼儿游戏与幼儿体育环境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个老师”[25],幼儿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游戏?研究者们立足于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育环境进行了实践性探讨:如对盛行德国的“森林幼儿园”的介绍[26];如对源于欧洲体验式幼儿园,又积极与本国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相结合的日本“森之幼儿园”幼儿游戏活动空间的学术探讨[27]。除了幼儿身体活动所在的物理环境研究之外,郝晓岑[28]将社会生态理论引入幼儿体育教育环境研究中,将美国幼儿体育的个体、微观、宏观环境进行了多层次剖析,从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幼儿体育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阐述。聚焦幼儿体育环境从实际应用上加速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幼儿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6幼儿体育的边界和各国幼儿体育发展

以“幼儿体育”为篇名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始于1981年[29]。但真正对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和讨论的文章出现在2015年的《体育学刊》上[30]。之后《幼儿体育概念辨析》发表,对“幼儿体育”概念及其相关概念间的梳理和辨析上又进了一步[15]。同时,学者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更加关注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幼儿体育发展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并对家庭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政策、幼儿动作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31-33]。值得一提的是,以上6大焦点与历年以“幼儿体育”为关键词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有着亦步亦趋的同步性特点,彰显出幼儿体育研究的时代性特征。

3幼儿体育研究的特点

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本源,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奠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幼儿体育成为各人群身体活动的基础性内容。现阶段我国关于幼儿体育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多类特征。1)从研究人群上来看,高等院校是幼儿体育研究的主阵地。但不同于其他研究,幼儿体育的研究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基层,基层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的实践研究论文是幼儿体育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幼儿体育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2)从研究学科构成来看,幼儿体育研究是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综合研究,研究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涉及领域众多,研究成果涉及教育、体育、心理、卫生、保健、医学、文化、工程建设等多个学科,未来需要强调的是学术合作和资源整合。3)从研究焦点和主题上来看,我国幼儿体育研究先后经历了幼儿身体素质培养手段、幼儿体育教育教学、幼儿体育教育思想、幼儿身体活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幼儿体育环境、幼儿体育的边界和世界各国幼儿体育发展6个主要焦点问题的发展和综合性研究,勾勒出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从实证研究到理论研究再到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到综合研究的发展脉络,在研究热点和侧重点上表现出阶段性差异。4)从幼儿体育研究方法上看,研究者们从早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逐渐过渡到定性、定量的综合性研究。并且随着幼儿动作研究的现实需要,出现了动作监测、视频解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34]。对问题的分析上,从最初的单项目、单技能、个别群体的实践研究逐渐发展为幼儿人群身体动作、活动环境、幼儿体育教育思想以及体育活动干预策略的理论研究。

4幼儿体育研究的趋势

随着对幼儿体育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将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层次加深,如幼儿生活方式、体育环境对幼儿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35],这与日本幼儿体育研究热点同步;如幼儿身体活动与幼儿肥胖发生率的关系研究,这与美国青少年体育研究热点同步;如体育融合课程对幼儿及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影响研究,这与国际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研究热点同步。在理论应用上,幼儿体育的多元属性决定了多元、综合、交叉的理论研究成为幼儿体育研究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幼儿体育研究轨迹、诊断研究视角和方法,同时结合国际上不同国家幼儿体育研究理论、方法、成果,幼儿体育研究的趋势包括:幼儿社会生态环境、幼儿生活方式和幼儿身体活动3方面及其相关要素的研究。

4.1幼儿社会生态环境研究

幼儿生活在一个多元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受幼儿个体与社会环境系统进行交互组合和相互干预,促进个体身体活动的增加,进而实现幼儿身体健康的实质性改善和提高。幼儿面对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微观环境(家庭、社区环境和学校)以及宏观环境(医疗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环境、信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在美国,2016年幼儿体力活动计划的制订,就囊括了工商业、公共健康娱乐、教育、健康保障、公共健康、交通土地和社区设计、大众传媒、非营利组织以及宗教等9大领域的专家学者[36]。这说明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幼儿身体发展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不同环境领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支撑,幼儿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以及系统各要素研究是幼儿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4.2幼儿生活方式研究

我国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幼儿生活方式研究较晚才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张东彦[37]通过体质监测获取幼儿生活方式与幼儿身体促进的相关数据,指出喂养方式、睡眠时间、看电视时间、户外运动时间等与幼儿身体形态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国际上,美国提倡积极出行方式,日本提出“吃得好、多运动和睡得好”(即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幼儿健康三原则,从幼儿饮食、睡眠、体温、精神状态追踪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幼儿身体系统是一个自循环生理系统,对幼儿生活方式的研究有助于确保幼儿良好的生活节奏和健康的身体发育。

4.3幼儿身体活动研究

充分认识幼儿体育价值,是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根本前提。幼儿接受体育的过程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过程,幼儿体育要实现的是防御能力和行动体力之综合能力,防御体力包括对酷暑和寒冷的适应力、对病菌的免疫力以及对压力和疾病的抵抗力;行动体力包括肌肉力量、爆发力、持久力、协调力、平衡性、技巧性、速度、柔软性以及节奏感[38]。幼儿良好的身体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身体调节能力,更能使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和预测更加准确。运动伤害事故自然而然就会减少,从而从体育本身减少身体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治标治本地实现幼儿身体发展的良性循环。2016年6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幼儿体育”这一概念,这是继1981年学术上首次提出“幼儿体育”概念之后官方首次以政策文件形式提出的基本概念。2016年10月我国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全民健康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立足全人群就是要使不同人群在身体方面获得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使幼儿、老人、残疾人等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获得普惠性的支持和帮助;立足全生命周期就是要使处于生命周期顶端的胎儿、幼儿到生命周期末端的全人群活动普适性的服务和保障,我国幼儿体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要求幼儿体育工作者们深钻深挖,全面推动幼儿体育理论研究,进而指导幼儿体育的实践开展。

作者:郝晓岑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