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基地。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联系愈加密切,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对于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深层次剖析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合理对策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协调发展其一院校数量和经济规模。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中,为了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数量迫切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如果仅依靠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主要是坚持专业特色发展,而区域经济增长则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需要培养不同专业特色人才,在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下,应该注重打造更具专业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如果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量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增长需要,那么人才培养方面将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优化产生制约作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二院校学生人数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方面,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如果不相符合,可能出现企业技工荒问题,致使企业经营生产活动陷入困境,不利于企业经营效益增长和规模扩大,影响到国民经济速度增长。而经济增长速度变慢,那么国内居民收入水平随之下降,很多家庭难以负担供子女读书的费用,致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招生数量不足,规模减小,进一步加剧技工荒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岗位设置中,主要是结合社会岗位需求进行设置,并非是单一的根据学科性质划分。专业结构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经济结构则影响着教育内部结构变化,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劳动力结构相应的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可以充分结合经济需求进行调整,促使专业设置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其一专业二结构和产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结构设置方面,如果并未协调产业结构设置,可能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岗位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需求人员过剩,找到符合专业需求的岗位难度随之增加,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事业现象,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支撑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长远生存和发展。当前社会上企业找不到专业人才,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现象越来越普遍,主要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机构设置不协调,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发展需求相背离。针对此类现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深入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岗位需求,促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和产业结构相协调,优化课程结构,培养更多被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以此来缓解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其二专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对于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需要充分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的调整则是在劳动力结构基础上动态调整。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各个产业内部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工业化的人才需求逐渐从劳动操作技能人才需求转变为高智能操作技能人才需求,除了具备专业知识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可以掌握计算机技术;第三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热门的服务意识自然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伴随着产业机构的变化,劳动力结构随之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劳动力结构中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结构变化。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与劳动力结构相背离,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所以,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领导者予以高度重视,可以深入市场,在把握劳动力结构基础上,制定相符合的专业结构,为社会输送更被岗位所需要的人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3.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区域经济水平协调发展其一教育经费投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经费的支持力度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操作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而双师型师资队伍则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施都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如果政府未能给予充足经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落后,师资队伍水平偏低,在后续教育教学中缺乏硬件和软件保障,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难以满足时展需求,无法服务于区域经济增长,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应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需求协调一致,培养更多被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二职业素质和用人单位要求。现代企业发展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更强的质疑素质,在进入岗位时间后,可以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竞争上岗,提升人才的职业素质来满足岗位需求。高职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不高,在后续轮岗中可能无法适应岗位需求,未能被正式录用,不仅耽误毕业生的找工作时间,还会为企业带来资源浪费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要求协调一致,提升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具备更高的软实力,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服务于区域经济增长。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培养更多被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在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人才培养是否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迟滞效果,甚至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作用产生质疑,加深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误解,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1.高职人才素质水平偏低,服务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偏低国外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基本上符合各国国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社会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框架还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理论体系,未能对职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指导。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培养观点不一,是否应该从事科研工作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质疑。也正是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发生偏差,人才培养质量偏低。

2.校企缺乏长期的合作机制,实训教育缺失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对专业人才需求度不断提升,只有不断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获得长远发展。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保障,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实训来整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为后续岗位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入企业后可以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实现共赢。但是,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来看,很少有固定合作企业,而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企合作中,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以,部分高职院校为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寻找的实习单位与本专业不相符合,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局限性较大。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枢纽作用弱化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就业导向原则,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和研究型毕业生而言,尽管研究型毕业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功底更高,但是高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掌握水平普遍高于研究型毕业生。不同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导致高职毕业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很多高职毕业生在考取本科学历时难度较大,毕业时甚至由于长期技能训练的缺失,导致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都没学好。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进入应用型高校,对接问题同样十分严重。很多高职毕业生升入大学后由于缺乏对应专业,所以只有尽可能贴近专业;应用型大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市场定位同高职院校相背离,致使高职毕业生不得不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甚至完全摒弃以往所学知识,重新开始学习,导致知识对接不准确。高职院校和应用型大学在办学方面界限模糊,分工不明确,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职业岗位技术水平分化,对于岗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度不断提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尚不具备纯正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只有对应的应用型大学,所以很多高职毕业生无法与本科有效对接,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增长人才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1.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地,为了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增长,首要一点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各个阶段,为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理论建设中,政府教育部门起到主导作用,整合社会教育专家与行业专家,集思广益,确保最终建立的理论体系更加权威和可靠。与此同时,在理论体系中融入科学发展观,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的观念。当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内容局限性较大,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情况不相符合,即便有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不过是原则性的。

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地位,调动企业参与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企业和学校共提供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场所,整合所学知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校企合作有序开展,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调动双方的合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同企业合作,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高职院校自身教学方向,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2+1模式、订单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和校企双向介入几种模式。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资源互补,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人才保障。

3.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水平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水平,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地位,为成人高校办学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同时转变以往的办学思想,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自身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推行弹性学制,促使成人学生在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同时,保证正常的上课时间和上课质量,切实提升成人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成人学生的知识技能予以综合考核与认定,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业,提升学习效率。结论综上所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偏低,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需求发生偏差,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服务区域经济增长。所以为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注重高等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增长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善仓.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淮安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李 滨.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15

[3]周志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以娄底高职教育发展为例[J].甘肃科技,2015

[4]蔡 勤.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突破路径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

[5]马 莉,徐 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企业导报,2015

[6]刘 丹.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摘要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

[7]左 媛,王炳强,桑金歌,于国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

[8]薛 欢,雷 洋.构建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J].商,2014

[9]王鑫芳.无锡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从高职物联网专业说起[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0]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5

[11]马晓东,朱桂平.浅析苏北高等职业教育与苏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16

[12]李海宗,肖文芳.浙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

作者:尤艺金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