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国家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依据,对江西省9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应对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完善;除华东交通大学外,其它8所学院应将培养目标细化到毕业要求;除赣南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外,其它7所学校应根据要求,开满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必修课;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等,应增加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和学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的教育事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8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党和国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高校师范专业是中小学教师的母机,它既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对象,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培养方案也称培养计划,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学制、学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和保障。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方案的科学与否[1-2]。因此,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十分有必要。
一、研究对象
本文培养方案是以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西师大科技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九江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9所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这9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历史长且规模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江西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现状。本次调查的数据为2017年修订完善后的培养方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以上9所高校官网,收集、研读各校的培养方案和有关培养方案的学术论文、书籍;通过教育部官网和百度收集、学习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为科学分析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奠定理论基础。2)逻辑分析法。在归纳总结近年来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对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逻辑分析,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近年来,在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认证”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即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质量国家标准》)引领下制定的。因此,为了对各高校培养方案进行更加全面和科学地分析,我们的参照依据不仅源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等与教师教育改革直接相关的文件,还将从《质量国家标准》和《实施办法》层面进行考察。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导向,也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3]。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之所以有体育教育专业类别,是因为社会上有体育教师这个行业,各级各类学校需要专门的体育教师[4]。因此,培养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根本任务,也是专业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动力的源泉。本文所调查的9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但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的培养目标还包括了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早已从1998年颁布的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中独立出来,因此,社会体育指导的培养早已不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有限的4年大学培养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应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令人遗憾的是,九江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没有明确指出学生的出口和应具备的能力。在培养各级各类体育教师的表述中,南昌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和江西师大科技学院明确表述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江西师范大学的定位是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而南昌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的表述则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或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等。大家知道,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对师范专业冲击最大的就是新的教师资格制度,因为它从制度上封堵了师范毕业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特权,要求所有申请教师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国考[5]。在参加国考的过程中,考生需确定考取哪一类别的体育教师,例如小学、初中、高中和高职等。不同类别的笔试和面试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高校应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各种优劣势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就将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途径,这些对学生后期的考证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除江西师范大学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外,其它高校都确定为应用型人才。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但李强、毛振明[6]和唐炎[4]撰文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和不足等方面进行反思后,认为近年来各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倾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社会分工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成自己的专业使命,体育教育专业责无旁贷。在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复合型”不能定位于满足多种就业渠道的需要而对各种专业能力浅尝辄止,而应在内涵上区别于传统的课程实施和知识传授,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包括资源开发、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教师终身成长的“复合”需求。
(二)培养规格规格即产品的大小、质量以及性能等相关指标。9所学校培养方案中有关“培养规格”表述不一,比如:江西师范大学称为“规格要求”,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称之为“培养要求”,江西师大科技学院称之为“培养标准”,南昌师范学院和九江学院称之为“培养规格”,华东交通大学表述在毕业要求里。尽管意思可能比较接近,但从规范性而言,南昌师范学院和九江学院无疑更符合《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综合9所学校的培养规格,内容可大致分为三大块:1)素质方面,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和艺术鉴赏等方面;2)知识方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等;3)专业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和操作能力等。从版块和分类上来看,与《质量国家标准》和韩志芳[7]的研究基本一致;但从内容上来看,《质量国家标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要求更高。这9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中对这些能力的要求都或多或少有所缺失。此外,《实施办法》中特别强调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因为培养目标不能是一个空洞的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毕业要求来支撑它、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实现它。除了华东交通大学将培养目标细化到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外,其它8所学校均没有进行该项工作。按《实施办法》的要求,培养目标要细化到各素质、知识和能力版块中,然后有对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作为实现路径,同时还要有相关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各子目标的培养要求。毫无疑问,这9所学校的培养方案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三)课程体系课程被认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蓝图”,是连接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的“纽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8]。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载体,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体系予以支撑。按照课程类别来分,课程体系主要有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用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传授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按《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通识课应包括“思想政治”“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外语”和“计算机”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必修课程,还应包括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选修课。从这9所高校的课程体系上来看,通识课开课数、学分要求和学分比例都与《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相符。井冈山大学还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开设了“井冈山精神教育”课程;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师范学院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省情”等特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等课程。学科基础理论应包括“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和“体育科研方法”等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的课程。从各学校的开课情况来看,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南昌师范学院开课数及学分分配上都达到了《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上饶师范学院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学分不足;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尽管学分都满足要求,但都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且江西师大将“社会体育学”放在了选修课部分;华东交通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不仅学分远未达到要求,且未开设的必修课程较多。专业核心课是最具专业代表性的课程。《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各专业必须开设3门核心课程。其中,“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和“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出口主要在中小学且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有基本了解,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关系,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基本原理,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等教学理论,知晓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心理机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者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从以上9所高校开课情况来看,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南昌师范学院的核心课程开设全面;其余6所学校都未按要求开设“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程;尤其是井冈山大学仅开设了一门核心课程,存在明显的缺陷。据了解,相关高校未开设“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权威教材。
(四)课程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这里专指教育类课程。由于教师教育课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导向作用,且《课程标准》和《实施办法》对高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学分做了明确规定,各学段的《教师标准》和《考试标准》也都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有明确要求,因此,本文将这9所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教师教育课程单独列出分析。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所以不论是《实施办法》,还是《课程标准》《专业标准》和《考试标准》,本文都主要以中、小学段的要求为主。首先,学分是课程的重要保证。《实施办法》和《专业标准》要求中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必修学分不低于10分,总学分不低于14学分;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必修学分不低于24分,总学分不低于32分;中、小学教育专业都要求教育实习和见习时间不少于18周。从这9所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来看,赣南师范大学的必修学分达到了38.5,尽管其未对选修课的学分作出要求(事实上他们开设了大量教师教育类课程供学生选修),但必修课程的学分已达到小学教育专业对课程学分的要求,且教育见习和实习周数为18周,符合《实施办法》和《专业标准》的要求。江西师范大学的必修学分为12分,选修学分8分,共20分,满足中学教育专业对课程学分的要求,其培养目标中明确表示主要培养中学体育教师。就学分而言,江西师范大学也符合《实施办法》和《专业标准》的要求,但其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只有14周,与18周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南昌师范学院不论学分还是教育见习、实习时间都只达到中学教育专业要求,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江西师大科技学院的学分达到中学教育专业要求,但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不够。其它几所高校的学分与培养目标所处的学段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和九江学院,在必修学分较少的情况下,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寥寥无几,且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也都未达到要求。因此,总体而言,师范大学或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课程比较重视,而综合性大学明显对此类课程重视不足,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认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
(五)课程内容《考试标准》中明确提出,体育教育的考试主要考查申请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是否知晓行业法律法规;同时,也将考查考生的学生指导、班级管理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基本能力。《专业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从业人员须秉持四个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高校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应围绕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开展[9]。从这9所高校所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来看,职业道德素养课程主要是“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主要帮助学生养成职业道德、知晓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教育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教育史”“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等,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作用、发展历史和先进的理念,掌握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基本能力课程主要是“普通话”“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分析与设计”“说课和模课”等,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过程的操作能力。具体到这9所高校来看:赣南师范大学和上饶师范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最全面,能充分满足学生考证和专业成长的需要;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应增开“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和“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南昌师范学院应增开有关教学设计、说课、模课等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井冈山大学应增开“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九江学院应增开“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和“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必修课程,同时增开相关选修课。
四、结语
总之,从对以上9所高校的调研、分析来看,各高校都应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完善,比如:九江学院应将其培养目标调整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和井冈山大学应减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任务。此外,这9所高校应规范培养规格的表述,增加创新创业能力版块。除了华东交通大学外,其它8所学校都应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将培养目标细化为毕业要求。除赣南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外,其它7所高校都应根据《质量国家标准》开设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必修课。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等应增开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和学分。
作者:黄达武;刘露;谢彬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